更多内容尽在专题页:NBA 新赛季「知」多少?

比如2018的选秀。


谢邀

首先,纠正且强调一下。

这个问题的前提就错了,现如今完全没有巨人在选秀中更占优势的说法。选秀仅仅是为球队补充新人的一种方式,不同于足球里青训培养的概念,NBA有更具特色的方式,先利用各级联赛选拔这些天赋异禀的运动员,随即再利用选秀把球员吸收进联盟。这也体现出了棒球、篮球等运动在美国不同级别教育学校内的发展程度之高。

再强调一遍,至少在现如今,完全没有内线球员在选秀中更胜其他类型球员的说法。即使是在2007年以及2009年,格雷格·奥登和布雷克·格里芬也是依靠超人一等的天赋赢下了选秀竞争,而并非是单纯因为,他们是个大个子。

当然如果有人提到哈希姆·塔比特,那我就自闭。

整体而言,选秀的策略是,择优而选,抑或,择需而选。

而既然提问人用了2018级新人作为例子,那么我也用2018级作为例子,分析一下本届乐透的产生过程。这段文字,来源于我的专栏中关于小迈克尔·波特的部分。

之前也说了,菲尼克斯太阳选择德安德烈·艾顿,毫无争议的选择,不选才才真的太冒险了。

萨克拉门托国王,是要赌一手选不想加入的卢卡·东契奇和小贾伦·史密斯,还是要选心倾球队,想要在更高顺位证明自己,但有相当大风险的马文·巴格利呢?队伍选择了,马文·巴格利,算是不温不火,尚算中肯,毕竟这个新秀也不是说没有潜力,只是要看队伍自己培养新秀的水平了。第三顺位肯定是卢卡·东契奇,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当然这时候其实和达拉斯的交易其实已经出来了,第一反应,亚特兰大鹰是不是疯了,选特雷·杨太冒险了,如果有这种心态,不放心卢卡·东契奇的进攻,选小贾伦·杰克逊就是了。再然后,哦,丹尼斯·施罗德肯定要走了,达拉斯给了首轮签?还有现金和次轮签吗?亚特兰大鹰应该是要攒选秀权了,还有薪资空间可以换垃圾合同,应该未来2年内能集齐4个首轮吧,特雷·杨的试训可能比我想像中要好。第四顺位,毫无悬念小贾伦·杰克逊,孟菲斯灰熊明年感觉还是一支不错的球队啊。他们会交易掉谁吗?还是要打一打看,拼一下季后赛?我觉得这个新秀的即战力一般,但看客观评价和大学三分命中率确实不错啊。然后,达拉斯独行侠帮亚特兰大鹰选一下特雷·杨,而第六顺位是波澜不惊的穆罕默德·班巴。我很好奇奥兰多魔术攒了一堆单兵要怎么用,其实给这名新秀的成长环境也一般,还是说要以这个新秀为核建立防守体系,这么想的话好像还挺欢乐的,但其实这种想法有点不符合实际,换防脚步不确定的前提下,光靠几个封盖,结合目前的身板,至少是2年以后的事情吧,奥兰多魔术明年仍然是鱼腩,毕竟看得出来东部的实力其实是有很明显的增强趋势的,但他们的比赛至少更好看了,关注一波。

第七顺位,混乱的芝加哥公牛攒了一堆后卫,今年恰好打的又都不错,克里斯·邓恩和扎克·拉文都还在,应该没必要选择后卫,但其实科林·塞克斯顿我是有高评价的,选他来配合扎克·拉文其实也是相当优的选择。而如果想要继续培养克里斯·邓恩,那么就是温德尔·卡特,凑成鲍比·波蒂斯,温德尔·卡特和劳里·马尔卡宁的内线三叉戟,温德尔·卡特可以解放劳里·马尔卡宁,罗宾·洛佩兹可以选择性交易,一年合同的即战力内线应该会有不少缓冲期球队想要,就看球队怎么选择了,是要让扎克·拉文更轻松,还是让劳里·马尔卡宁更轻松。然后他们选择了温德尔·卡特,那就是罗宾·洛佩兹要走了呗。

第八顺位,温德尔·卡特和科林·塞克斯顿中剩下的那一个,一定是克利夫兰骑士的选择,随即他们就选择了这名斗牛犬后卫,不出意外。第九顺位,纽约尼克斯,他们会选迈克尔·波特吗?我的理解是不会,根据我之前的理解,迈克尔·波特基本就是进攻潜力超大的独角兽,但是,纽约尼克斯的基层建设里,克里斯塔普斯·波尔津吉斯基本是毫无疑问的进攻首选,当然选他来配合做3号位上的副攻手也不是不行,但如果剩余的新秀里有更加稳定的3D球员,那么选下这名新秀可能才是更加好的选择。但是,他们是不是要赌一下呢?当我听到亚当·萧华读到凯文·诺克斯的名字时,我的反应也没那么激烈吧,纽约尼克斯队新秀的调研一向做得好,而且大胆。凯文·诺克斯和米卡尔·布里奇斯,看来前者是更好的选择,我得去查一下这个球员的身体条件。而第十顺位,选中余下3D中的另一个,米卡尔·布里奇斯对于体系完整的费城76人,完美的选择,打的好了在未来甚至可能代替逐渐老化的JJ·雷迪克。再然后,惊心动魄的第十一顺位,这才是小迈克尔·波特的主战场,我这样说吧,夏洛特黄蜂,缺乏天赋的球队,没有理由不赌一下吧。但随即他们选下谢伊·吉尔吉斯·亚历山大并和手握12顺位签的洛杉矶快船的信息。我当时脑海内反应出两个爆炸性的信息,小迈克尔·波特要掉出乐透了,小迈克尔·波特的伤病绝对很严重,而试训结果也很差,在所有球队都达成了不能选他的共识,不然夏洛特黄蜂绝对是没有理由要手软的。而洛杉矶快船向上交易了选秀权却没有选他,其实意味著他们的计划里根本没有小迈克尔·波特,13顺位的签也不会选他。至于丹佛掘金这只下赛季必定要破釜沉舟,休赛期各种交易补强去争夺季后赛资格的球队,而且他们在前场已经阵容拥挤了,没有小迈克尔·波特锻炼成长的余地,看来我是要失望了。然后几乎也不出意外,洛杉矶快船拿下了两名后卫,言下之意,奥斯汀·里弗斯要离开这支球队了。所以我当时,算是两眼睁睁看著丹佛掘金,但比较出乎我的意料,他们选了这名不被看好的潜力新秀,我算是长舒了一口气,倒不是说觉得这名球员今后会如何,以及丹佛掘金如何赚。我只是替小迈克尔·波特长舒一口气,在乐透末尾,最后的机会,被一支不太适合他的球队选走了,我真不知道是该说他幸运还是糟糕,我只是觉得他终于在乐透区被选中了,其余的都要再说,只是这一点,他还是能在失望之余,保有一丝庆幸。

看了上述文字,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明白?

每一次选秀,都是包含运气成分的信息战,说是球队、球员之间的博弈也不为过。搜集到越多关于新人的信息就越有可能选到更好的球员,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认为。

举例:洛杉矶湖人,关注了凯尔·库兹马四年。

而更为具体的会影响一支球队选择的因素,我可以作如下总结(可能少了些),按重要性排序

球员的天赋:选最好的球员

位置的需求:在球员足够优秀时,选择队伍缺少的球员类型

领袖的需求:自己领悟,比如球队领袖想要谁或是不想要谁

发展的需求:即战力还是相信过程

当然,队伍的签位以及球星的家乡问题也会影响选秀,譬如德里克·罗斯。如则不然,其实当时2008年的选秀期间,迈克尔·比斯利也有成为状元的可能。

所以,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考虑过以上这些因素。

但是,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大概是,篮球场上,五个位置的相对重要性。

我觉得这个很有思考的意义,而且,很多人也都很感兴趣,所以我简单谈谈个人看法。

首先,三个位置理论,布拉德·史蒂文斯教练所指出的理论。

他认为篮球场上的位置划分,仅需三个位置,分别是:Ball Handler、Wings以及Big。

也就是所谓的,处理球的人、侧翼以及巨人。

这个理论,相信很多人都可以理解,但需要做更多的解释。

比如,上赛季克里夫兰骑士队的阵容就很符合这个说法,组织后卫以及勒布朗·詹姆斯作为处理球的人,能够投篮和防守的2、3、4号位统一称为侧翼,而负责护框的那些球员,则是巨人。

这个概念里,侧翼,同指为,能够防守、能够投篮的球员。

但更加常规的划分里,也就是所谓的PG、SG、SF、PF以及C位。

PG:组织后卫

SG:得分后卫

SF:小前锋

PF:强力大前锋

C:核心前锋/中锋

而在后期,一些因为篮球发展而得到相应发展的概念,扰乱了大家的思考,譬如:

双能卫

锋卫摇摆人

3D

侧翼

锋线

空间内线

我们该如何去理解这些定义?我在此仅能说说我的个人理解。

双能卫:既有得分的能力、爆发力,同时亦兼具组织才能的后卫,往往因为受到身高限制,而被迫处于组织后卫位置上,但实际往往不局限于位置,而在场上自由的根据形势决定要做的工作。既可以在队伍陷入僵局时得分打开局面,也可以帮助球队梳理进攻,让队友参与到比赛中。

典型例子:斯蒂芬·库里、达米安·利拉德、凯里·欧文、德里克·罗斯

锋卫摇摆人:身材的标准不局限于后卫,而在后卫到标准前锋身高之间摇摆不定,能力上既有得分的爆发力有兼具著后卫般处理球技巧的球员。

典型例子:德维恩·韦德、特雷西·麦克格雷迪、科比·布莱恩特

3D:防守型三分射手

侧翼:非持球型2、3号位的统称

锋线:3号位以及部分4号位的统称

在一段时间之前,我就很介意,如何能够更加准确的区别一些特质相似的,身高大概在196cm-208cm之间的球员,最后我的意见是,通过上述三种分类,去定义这些球员。

比如,能够防守,也擅长投三分的球员,就是3D型球员。

而非持球型2、3号位的统称可以是侧翼,比如克莱·汤普森、JJ·雷迪克以及罗伯特·考文顿他们都可以被称为侧翼。至于为什么非要加上非持球这样一个限定词,因为我认为,首先,诸如科比·布莱恩特和勒布朗·詹姆斯这样持球比例很高的明星球员,有著其他更适合的标签去描述。其次,大家对于将这样能够更加自由、主动发动进攻的球员称为侧翼,往往内心有一些排斥,因为大家往往把侧翼认定为更偏向蓝领、拼图、角色球员的一种存在。

至于锋线球员,一般,只要在三、四号位上打的时间占绝对比例的人,基本都可以被认定为锋线,但二号位以及一部分四号位要区别出来,其中的微妙区别,大概在一些综合性上才能体现,诸如身材、技术、职能上。典型例子,比如勒布朗·詹姆斯与布雷克·格里芬都是典型的锋线球员,凯文·杜兰特也是,扬尼阿斯·安特托昆博也是,但安东尼·戴维斯比起锋线,可能更加偏向于内线这样的定义。而相应的,在克莱·汤普森这样纯粹的兼具三号位身高的顶级3D出现之前,诸如JJ·雷迪克、凯文·马丁这样的球员才是二号位上的主流,而在近些年之前,如果一个球员的尺寸与体格都满足三号位,大家更偏向于把他叫做锋卫摇摆人,而不是统一称为锋线。

这也是为何我对现如今大批球迷将能够投篮、防守的二、三、四号位球员都叫做锋线球员有点气愤的原因,他们只是抓住了一部分特征,而忽略了一些相当微妙的部分。

即,即使克莱·汤普森可以打三号位,他也不会在这个位置上打太久,因为这意味著他往往要面对比自己更加强壮、高大的防守人和进攻手,这会让他在比赛中的消耗加快。

为什么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区分这些相似但不同类型的球员呢?

除了上述的一些原因,更加重要的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在于,因为他们的职能相似,但的确天差地别,而这样的区别,还决定著他们所引领队伍的,体系。

这也是为何我们势必要更加谨慎的去思考这些。

比如,安东尼·戴维斯在进攻端想要把对方的内线拉出来,又不想被对面的进攻人拉出外线以完成协防护框的任务,那么就只能作为中锋位置去承担战术意义。

勒布朗·詹姆斯、凯文·杜兰特都是以得分为主要职责,兼以组织的责任。所以他们都可以在三号位上站很长的时间,而让一个有投篮能力的四号位在队内承担拉开空间的职责。但其实还是有微妙的区别,凯文·杜兰特的组织能力相较勒布朗·詹姆斯弱,而投篮能力和身高相对好,所以其实意味著,进攻端,凯文·杜兰特比起勒布朗·詹姆斯更需要站到四号位上才能发挥自己的功能。一方面,他本人就可以作为空间四号位发挥投篮优势,另一方面,组织能力相对弱一档的他需要更好的位置去作为支转球的轴。但勒布朗·詹姆斯作为四号位的目的则是更加纯粹,是为了轻化队伍,加快速度(比如迈阿密热火),抑或是给其他不能承担内线职责的锋线提供位置(现如今的洛杉矶湖人)。

所以,也就是所谓的,锋线内线化。

按照程度,勒布朗·詹姆斯、凯文·杜兰特以及安东尼·戴维斯。

而我的意思,大家应该都能明白?

这些不同的定义,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他们彼此有一些共同点,但又有微妙的不同。

换言之,3D、侧翼、锋线、空间四号位,可以共同用于描述同一位球员,这不矛盾。

再然后,也是最后,位置偏移。

现如今的联盟,位置偏移的现象很严重。比如,身高208cm的本·西蒙斯在打一号位;身高大概率不超过203cm的德拉蒙德·格林作为四号位,且时常客串中锋;二号位出身的詹姆斯·哈登已经在打一号位了;至于一大批三号位出身的球员出任四号位,如同量产的机器。

这都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开发核心球员的能力,建立体系。

譬如,能护框、能投篮的安东尼·戴维斯,要去打中锋。

譬如,能投篮,能组织的尼古拉·约基奇理所当然,轴心进攻点,低位或高位。

譬如,能得分,能组织的詹姆斯·哈登,理所当然,一号位才是终点。

那么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探讨一个问题。

当二号位偶尔客串三号位,三号位时而客串四号位,四号位时而客串五号位的前提下。被占据了位置的五号位,该向什么位置偏移?

答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位置供他们偏移,他们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

曾几何时我也想过,是否是因为现阶段的中锋球员都不够强,所以才导致了中锋的生存空间日益被压缩,也曾经想过有朝一日大量的优质中锋能够将联盟引导回复古的年代上去。但当我看到乔尔·恩比德、卡尔·安东尼·唐斯以及尼古拉·约基奇这样的球员后,我们应该有一个认识。

像是过去那样,重型中锋能够统治比赛的时代,的确一去不复返了。

但优质的中锋球员依旧掌握著成为一支球队领袖、核心乃至联盟第一球员的机会,毕竟,他们也能够像后卫一样的投篮,也可以提高效率,而并非刻板的背身在低位没好气的亦步亦趋。时代的确变了,中锋式微。但优秀的球员不会被埋没,我仍然相信,在时代选择球员的同时,球员,也在决定时代的趋向性。

那么,究竟怎么样的球员,才是相对,更加重要的?

一号位、二号位、三号位、四号位、五号位、双能卫、锋卫摇摆人、3D球员、侧翼、锋线、空间内线还是中锋?哪一个位置才能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需要理解一点,即,首先,所有类型的球员都不可或缺,而新类型的球员还可能会继续出现。然后,联盟最多的球员,并非核心球员,而是角色球员。

一支常规的冠军队伍,要有8-10名轮换。

一支常规的冠军队伍,要有2-3名核心。

一支常规的冠军队伍,要有5-7名角色球员。

常规的2名一号位,2名五号位,以及4-6名2、3、4号位。

所以,从位置上,其实,我们只能说,拥有侧翼、锋线、空间四号位、3D素质的球员,是联盟最稀缺的球员群体,因为他们是能够填补2、3、4号位的人群,也是为何普遍,现如今大家在没有像我这样将不同职能的球员细分之前,都异口同声,锋线球员才是未来的原因。

但其实,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更深刻的一些东西。

即,他们身上的一些素质,比如,防守、投篮、效率(万金油的适配性)。

所以,显然,职能才重要,能力才重要。

位置的划分,显然不能完全囊括所有的特质。

我们应该认为,真正能够主导NBA未来的,是这些拥有不同优异素质、能力的球员。

核心球员也好,角色球员也罢。

论需求,可能拥有这些素质的侧翼、锋线、摇摆人、3D球员们更多更重要。而按照构建体系的价值而言,大家也能够看得到,无论是作为一号位的魔术师埃尔文·约翰逊、作为二号位的迈克尔·乔丹,作为三号位的勒布朗·詹姆斯,作为四号位的德克·诺维茨基,作为五号位的沙克·奥尼尔与蒂姆·邓肯,作为双能卫的斯蒂芬·库里,作为锋卫摇摆人的科比·布莱恩特。

不局限于一个说法,保持独立的思考,与时俱进的学习一些新的事物,观察不断产生的问题,思考并得出专属于自己的体系结论,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题外话:觉得我写的不错的话,可以给我点赞,关注我或是我的专栏,不定期更新和回答问题,谢谢支持我的人们,给你们比心。


只有身高教不出来,篮球永远都是巨人的运动。

至于小球盛行,最多就是把那些风格局限性大的球员给淘汰了,如果给你一个又灵活又高的球员,看看哪支球队不抢。

例如杜兰特,他虽然是个前锋,但他那身高搁在十年二十年之前,妥妥的中锋身高。加上他的能力,绝对到哪儿都是香饽饽。

篮球整体来看还是看身高的,这话虽然不是绝对,但基本情况如此,也许当下时代给了小个子更多机会,但也无法扭转这个现象。

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大个子,特别是好的大个子是稀缺资源。

那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给你选择球员的权利,从100人里选出12人,这100人里只有20个大个子,你会不会优先选择大个子呢?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从2000年至今的选修吧:

如果我们把前锋和中锋当做大个子的话,从2000到2018年,19届选秀一共出产了14位大个子状元,其中姚明、勒布朗、霍华德、博古特、格里芬、AD、唐斯、西蒙斯算是打出来了。由于艾顿打得太少,除去艾顿不算,成材率61.5%。五个小个子状元里,罗斯虽然耀眼但伤得太多、打得太少,只有欧文和沃尔算是打出来了,所以成材率是40%。

很明显,小个子状元无论是数量还是成材率都不如大个子状元。即使是2010年以后,小球风潮慢慢流行,9年里依然选出了5个大个子状元,其中戴维斯、唐斯、西蒙斯都对得起人们的期望,艾顿目前看起来也不会水掉。

选秀看的是未来,对于一个新秀,球探要考察的太多了,然而球探总会有看走眼的时候。比如本内特在大学可三可四、能内能外,到了nba就不三不四、内也不精外也不精;比如在大学里三分命中率38.4%的富尔茨到了nba会丢掉他的投篮……

球员的心态、脾性更是捉摸不透,技战术层面的东西在nba级别的比赛里能否保持大学的水准也说不准,只有身高臂展和运动能力是不会看走眼的天赋。如果选秀选了一个有足够尺寸、运动能力出色的大个子,不出意外的话,再不济他也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蓝领、内线屏障和终结者,即使做不了一支球队的重建基石,作为一个重要的轮换成员或者交易筹码也是可以的。

另外,选秀还要看球队的需要,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已有德雷克斯勒的开拓者在1984年用手中的第二顺位选择了萨姆·鲍维。


下面说一下2010以后手握状元签的球队为什么选择了那些大个子。

2012,黄蜂用状元签选择了安东尼戴维斯,那一年AD鹤立鸡群,不是看不起同届球员,AD的天赋的确是超出同年级生一截。黄蜂外线核心是风头正劲的埃里克戈登,内线相对孱弱,经常站中锋的是老奥卡福和更老的卡曼。

2013年,状元本内特,骑士。同届的有奥拉迪波、迈卡威、亚当斯、字母哥……那么骑士为什么选择本内特呢?12-13的骑士阵容名单上拿得上牌面的可能只有欧文,得分第二的就是TT了。加之当时还有要球权的迪昂维特斯,骑士不可能再选一个奥拉迪波或者迈卡威。骑士当时要的就是一个前锋,而本内特看起来前景十分美好。大一的本内特场均16.1+8.1+1.2盖帽,两项命中率53.3%+37.5%,罚球命中率70%。体格强壮,能里能外。国际赛场泛美运动会上15.6+9.4。而另一位现在成长为mvp候选人的前锋当时只是个206、215磅,还不怎么打得上球的瘦弱少年。

2014年受伤的大帝也在第三顺位被76人摘走。

2015,森林狼选唐斯。那一年涌现了很多优秀内线,唐斯兼具7尺长人的身材、优秀的运动能力和全面的技术,还曾砍下两次四双。森林狼已经拥有了维金斯和拉文这样充满希望的外线双子星,再选择一位天赋出众的全能内线看起来是再合理不过的事。

2016年新秀质量不错,但那一年是属于本西蒙斯和英格拉姆的。西蒙斯场均19.2分11.8篮板4.8助攻2抢断0.8盖帽,英格拉姆场均17.3分6.8个篮板2次助攻1.4个盖帽1.1次抢断。那一年76人如果得到状元签就会选择西蒙斯,如果是榜眼就会选英格拉姆

2018状元艾顿,拥有令人垂涎的身体素质,还有篮下脚步和三分,缺点是防守偏软,抗拒对抗。拥有状元签的是太阳,艾顿在凤凰城长大,加之太阳内线孱弱,选择艾顿也是情理之中。


选秀的规则一般不就是有大选大,无大选优,最后都没有选最适合自己队的。

技术啥的可以练,但是身体没法练,大个子更容易接近篮筐,得分和篮板更容易,而且视野也相对更开阔,传球助攻也容易。

最后,就算技术没练出来,大个子还有身板,至少可以当个内线蓝领肉盾。

除非当年参选的小个子实力真的特别爆炸,不然大家还是会选大个子,毕竟,再不济,也能当蓝领用。当然,可怜的奥登大帝,唉,啥也不说了。


1、天赋+NCAA的资历

2、球队需求

参照76人靠年年选秀,也就定了双帝。其他两个大个荒废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