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導讀】有百年歷史的首鋼和 AI 牽手:成立首鋼 AI 園,打造世界最大的 AI 創新應用園。首鋼園北區 2.91 平方公里範圍內將全面開展人工智慧示範應用。百年首鋼與 AI 融合,一天之內可能會讓人從時空隧道洞穿首都百年,首鋼在工業時代扮演了主角,在 AI 時代也將重獲新生。

新北京的 「西部世界」 正在顯現。

12 月 26 日,中關村(首鋼)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產業園(以下簡稱 「首鋼 AI 園」)正式啟動並揭牌,園區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和世界 500 強企業首鋼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目的是打造全球面積最大的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產業園,讓自動駕駛車、機器人、人臉識別機器激活這個重工業園區。

首鋼始建於 1919 年,即將進入第 100 個年頭。在這 100 年裡,首鋼經歷了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是我國冶金工業發展的縮影。

進入 21 世紀,為了保障 2008 年北京奧運會的順利進行,首鋼率先實施鋼鐵業搬遷調整,將產能搬遷至唐山曹妃甸,為北京成功舉辦 2008 年奧運會作出了歷史性貢獻,首鋼在北京石景山留下的巨大冶煉、熱軋等設備也隨之進入了長達 10 年的 「休眠期」。

首鋼 AI 園 2 號高爐

2018 年,AI 喚醒了首鋼。

在首鋼 AI 園,紅褐色鍊鋼高爐下跑著不同類型的自動駕駛車,冰冷的鋼鐵森林裡運用到了人臉識別技術,甚至連賓士的新車發布會也選在了首鋼 AI 園,把現代技術與最傳統的重工業完美融合。

今年 11 月,賓士新車發布會在首鋼 AI 園舉辦

休眠於 2008 年北京奧運會,蘇醒在 2018 年的 AI 時代。首鋼的 AI,怎樣與工業文明交織碰撞?

百年首鋼:搬遷與重生

1919 年,當時的北洋政府從美國進口高爐,運到了位於長安街西延線上的石景山,當時的石景山還叫 「石經山」,山頂有上千年歷史的唐代金閣寺,是北京地區最早的藏經洞。

從坐落到北京西郊之後,首鋼創造了多個第一:首次將中國的鍊鋼技術向國外出口、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線材生產廠、首推企業承包制…… 至今,國內還是目前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鋼鐵工業生產廠區。

1919 年 9 月,首鋼(當時稱石景山煉廠)開始建設日生產能力 250 噸的煉鐵爐。

10 多年前,為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北京奧運籌辦,首鋼實施鋼鐵業整體搬遷,遷出北京。

首鋼的四座冷卻塔

2010 年年底,一號高爐全面熄滅,至此,首鋼北京石景山廠區宣告全面停產,留下了一座鋼鐵森林,對於北京人而言,一個時代的記憶也划上了句點。

隨著北京地區涉鋼產業停產,首鋼在北京發展首鋼總部經濟,高端金屬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生產性服務、文化創意產業成為首鋼的重點業務,實施工業區改造,建設新能源、新材料研發基地等。

直到近幾年 AI 技術爆發,讓首鋼又找到新的突破點。

首鋼 AI 園:世界最大 AI 創新應用園,AI 和奧運共造 「西部世界」

如果說 2008 年的北京奧運會,首鋼是 「離場」,那麼 2022 年的冬奧會,首鋼要上場甚至當主角了。

現在,首鋼集團已經正式成為北京 2022 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合作夥伴,這項官方合作夥伴類別也是一種創新,是首次出現在全球奧運會贊助行列中。

北京 2022 年冬奧會申辦成功後,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國家隊冰上項目訓練基地、北京冬奧會單板大跳台項目競賽場地等相繼落戶首鋼園區,其中,曾經的運煤車站也變身 26000 平方米的冰球館,單板大跳台項目就位於首鋼廢棄的四座冷卻塔周圍,工業風與奧運風巧妙結合。

這些圓柱形的筒倉原來用於存放鐵礦石,經改造,現已成為北京冬奧組委辦公樓(圖據重慶日報)

首鋼 AI 園 3 號高爐上的觀光直梯

科技也是首鋼 AI 園的一大亮點。之所以選 AI 創新應用作為園區的亮點,主要在於:

  • 首鋼 AI 園是一個天然的閉環場景。首鋼作為市屬企業,自身有一套完整的運作體系,園區內有相對獨立學校、醫院、交通設施,AI 能夠實現的場景多、可閉環;
  • 中關村的 AI 產業起步早、產業鏈完整,科教資源、各類人才、投資機構等資源富集;
  • 首鋼作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競賽場地,需要展現 「科技冬奧」 元素,同時也需要利用 AI 等最新技術實現自身轉型。

首鋼 AI 園可謂遇到了天時地利與人和,AI 時代的 「西部世界」 似乎在園區出現了雛形。

目前,首鋼 AI 園首期選址首鋼園運動中心(2000 平方米)、動力廠(4000 平方米),後續擬在首鋼園金安橋、城市織補創新工場等選取不低於 20 萬平方米的空間分期建設,首鋼園北區 2.91 平方公里範圍內將全面開展人工智慧示範應用,相當於 4 個故宮(0.72 平方公里)的面積,整個園區相當於 12 個故宮的面積,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產業園。

首鋼 AI 園的自動駕駛車

利用 AI 技術和應用,首鋼 AI 園設置了科技冬奧、智慧園區、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智能製造、AI 創新應用示範展廳,這些將成為園區的核心示範項目。

啟動儀式上,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馭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雲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IDG 資本投資顧問(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英諾昌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與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簽約,成為首批入駐園區企業。

在園區內,未來將實現人臉識別、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等 AI 技術應用:曠視人臉識別技術將覆蓋園區內的智慧樓宇;馭勢科技的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服務技術將廣泛應用到園區的智慧交通中;來自雲跡科技的酒店服務機器人,將為園區智慧酒店應用服務;優必選智能機器人技術將為首鋼智慧園區提供智能安防、智能製造等服務。IDG 將同步落地人工智慧和冰雪產業基金,英諾基金也將積極投資園區人工智慧產業,為未來服務首鋼園區和保障北京 2022 年冬奧會進行探索,助力園區成為北京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新場地。

首鋼做 AI 園的特色在哪兒?新智元智庫專家:也要建人工智慧生態體系

首鋼 AI 園的建設也能夠聚集高精尖產業發展,園區未來將打造微縮版未來都市和產業發展加速器,成為城市復興的一大亮點。

啟動儀式上,首鋼 AI 園專家委員會也正式成立,來自北大、自動化所等科研機構,科大訊飛、阿里、華為、騰訊、英特爾、IBM、京東、小米、美團點評、奇虎 360、小蟻科技等企業的專家擔任委員會(顧問)委員,共同為園區提供智力支持和資源對接。

首鋼 AI 園舉行專家委員會部分專家委員合影

新智元創始人兼 CEO 楊靜女士也受聘擔任委員會執行委員,並在當天的首鋼 AI 園舉行專家委員會閉門研討會暨新智元 AI era 年終智庫答謝上作為主持人。

新智元創始人兼 CEO 楊靜女士

中關村管委會產業發展促進處處長張宇蕾介紹,首鋼 AI 園作為中關村管委會的人工智慧產業重點發展區域,將以建設智能化基礎設施和創新應用示範為核心,共同支持首鋼園聯合高校及科研院所、企業建設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服務人工智慧企業在產業園進行技術驗證、產品研發、示範應用和模式創新,推動行業合作交流,打造人工智慧生態體系。

中關村管委會產業發展促進處處長張宇蕾

入駐首鋼 AI 園的企業也將享受政策、資金等多方面支持,具體來說有六個方面:園區將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支持重大示範應用項目實施、支持重大前沿項目和高精尖產業項目、支持建設產業協同創新平台、支持創新創業生態建設、推進特色園區發展。

北京首鋼投資建設公司副總經理付曉明介紹,首鋼 AI 園目前已經建立自動駕駛服務示範的園區,同時跟中國聯通簽約成為 5G 的示範園區,通過這些技術作為引領,今後在各種領域,智慧場館、智慧觀賽、智慧服務、機器人等等各個領域希望多用上人工智慧的技術。

北京首鋼投資建設公司副總經理付曉明

付曉明希望專家委員會能夠把把脈,指出在哪些領域裡面如何更好的和人工智慧的技術融合發展,形成更好的機制和經驗,為中關村人的智能產業提供新的模式。

委員會專家也對這座新興的產業園支招。

胡郁(科大訊飛執行總裁):人工智慧園區是不是可以做一些整體的規劃?這個規劃可以用到多種和人、和機器、和設備相關的東西。

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

另外,應該更好的將居住和工作結合在一起。原來的首鋼地面建設有個優點:辦公區和居住區離的很近,這樣在整個城市擁堵的情況下就會成為對人員和工作之間的解決方案。但是現在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類似工作居住設計綜合在一起的建築方式,我覺得在這個園區裡面應該有這樣的場所。

冬奧會期間外賓的交流肯定是比較多的,在會議和外賓的交流過程中能不能提供給他們更好的多語言的服務,包括機器自動的服務?像訊飛、騰訊還有很多的公司其實都能提供人工智慧服務,我覺得它本身就是一個人工智慧落地的一個點。

最後還需要有龍頭性的企業和中小企業的聚集。

沈曉衛(IBM 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IBM 中國研究院院長):人工智慧需要和行業的結合、需要考慮如何構建一個叫環境或平台、也要有好的故事融合起來。

IBM 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IBM 中國研究院院長沈曉衛

史揚(華為集團標準與產業部首席產業規劃專家):首鋼 AI 園整個設計理念是非常強調場景,這是非常好的也非常正確的。

華為集團標準與產業部首席產業規劃專家史揚

在這裡面除了無人駕駛之外,結合整個體育的冬奧會的場景會有些非常好的場景,就可以考慮結合首鋼的這樣一個背景,可以提供一些鋼鐵行業的數據、場景。不妨搭個檯子讓更多人通過跨界合作,也可能產生出我們想像不到的場景。

陳緒(阿里雲技術戰略架構師):我希望在 2022 年冬奧會整個期間,無論從各個部門、各個角度,阿里雲智能能夠深入的介入其中,能夠為整個平台的建設和對客戶、對觀眾的觸達起到自己提供的能力,把我們這麼多年來,的技術都能在冬奧會期間得到呈現,能夠最終通過產業化,通過應用觸達最後的觀眾和消費者。

阿里雲技術戰略架構師陳緒

宋繼強(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對於城市升級來去做規劃的話,一定要去更多的看未來突破性的一些使用的場景,而不是只是從現有的技術做一些漸進式的應用或者增量式的思考。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

在城市構造的時候,可以預留下足夠的場景,讓基礎設施可以支持未來很多的數據,數據的整個流動,從採集到處理到分析再到傳統的不同的需求。

於柏(騰訊雲技術總監):我們可以用最炫酷的東西在這兒來展示,但是這個園區是有一部分人真實的在這兒生活工作,所以我們最終從人和物以及服務的角度來講,真正要落地這些還不是那麼容易的,而是真正既友好又有趣,同時真正能代表行業裡面先進的技術的這樣 AI 的技術來落地。

騰訊雲技術總監於柏

要經過最終的應用的檢驗真正能夠實際落地的,不僅僅是看完了以後就是一個花架子。我們不光給園區,還要給管理者從數據以及使用方面、人物還有服務等等方面,真正能夠把它預期到這是一個好東西,這是我真正期盼的。

劉江(美團點評技術學院院長、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說實話,北京的 IT 產業都在中關村,首鋼到底給劃分給了什麼?一個產業園跟公司一樣,最後要做起來就像雪球一樣,因此要定位非常精準才能找到差異化。

美團點評技術學院院長、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

AI 現在關鍵還是落地應用,應用有這麼多的產業,到底在哪些產業是可以的,因為每個產業其實情況都不太一樣。

大家做決策不要說我要做顛覆性的,尤其是產業園,然後你說切最熱得技術,當然你就是宣傳什麼的是可以,但是實實在在做事這樣的做不起來。反過來一想:中關村當時我們怎麼做起來的?並不是國家規划出來的,它核心我覺得就是說對於首鋼石景山區,我覺得可能真正實實在在是怎麼真正聚人才。

研討會上,中關村管委會副巡視員劉航先生、首鋼集團副總經理梁捷女士,為到場的部分專家頒發聘書。

首鋼 AI 園:中國百年歷史的見證者和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一百年前,當時的首鋼締造者們一定不會想到首鋼會遷出北京,高爐火焰會在幾百公里之外重新燃起;

八年前,當一號高爐全面熄滅,首鋼石景山區全面停產休眠,沒有人會想到 AI 會成為喚醒園區的福音。

圖中的 「魚雷車」 也是曾經的鋼水運輸車,能運送 1500 度的鋼水,現在已經成為園區一景,取而代之的是到處跑的自動駕駛車。

這座百年老廠里,充斥著重工業、後工業、體育、文創、機器人、自動駕駛車,既有歷史的厚重又有現代的快節奏,鋼鐵森林與現代科技交織,讓人想像不到這裡是北京,但仔細一想:這就是 21 世紀的北京。

今年 11 月,賓士在首鋼 3 號高爐里舉辦了一場新車發布會,汽車工業回歸力量的源頭——鋼鐵工業,人們第一次發現,原來融合了技術的後鋼鐵工業,可以更剛強,也可以更炫美。

就在賓士新品發布會上空的 70 米,首鋼 AI 園設計了一個約 100 平米的透明玻璃棧道平台,遊人站上去之後,能夠懸空看到地面上小如火柴盒的汽車。

70 多米高的玻璃棧道平台

在低溫和大風下,新智元智庫專家集體體驗了高空懸浮的感覺:

這個玻璃棧道平台,是北京西郊難得的觀景高台,高達 70 米,眼見車在腳下跑、路在深處展,再加上呼呼打到臉上的西風,難免會讓人有恐高的感覺。

在新智元智庫專家中,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是膽量非常大的一個,他在棧道上大步向前如履平地,甚至還想跳一跳,並大膽秀了把抖音:

胡郁有如此膽量的秘密是:不要往下看。

黃昏時分,站在玻璃棧道平台上還能一覽首都的日落與晚霞。俯瞰百年的首鋼高爐、冷卻塔,這些離普通人越來越遙遠的記憶正在慢慢回歸,而技術是回歸路上的領航人。

在首鋼 AI 園呆上一天,從日出到日落,一天之內可能會讓人聯想起無數個時代,每一個時代首鋼都扮演了不同角色。

首鋼 AI 園是百年首鋼生長出的最新的一篇葉子,這裡依山傍水,傳承了山 - 水 - 工業特色景觀體系,目標是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比 「工業互聯網」 更重的 「重工業互聯網」 既需要腳踏實地得謀求轉型重生,步履維艱的路上要有煉鐵般的硬氣,也需要有一個玻璃棧道平台,能夠離開地球表面看世界,站在高處俯視問題,同時也需要不懼懸空,抬頭仰望,大步向前。

(部分文字、圖片參考公眾號 「首鋼新聞中心」、北京日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