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能理解高通如今的心情,熱熱鬧鬧酒席辦了,媒婆也請了,快要和5G入洞房了,結果半路殺出個博通,反倒沒高通什麼事了。這高通能幹嗎?

對於保守的美國機構投資人,高通現在的價格無非是根據高通現有業績確定的,高通如今64左右的股價,市盈率靜態38左右,這在美股已經是很給面子的估值。而博通給予的價格則貌似更加慷慨。但是,這一切都是基於4G時代來看的,如今各國5G箭在弦上,而高通大量的利潤都消耗在對於5G的技術儲備上,4G進入尾聲,這就促使各品牌4G手機銷量下滑,因為消費者正在等待即將到來的5G。

作為財務投資人的機構,或者對於少數股東,其當然需要保守的根據市盈率安排短期的投資行為,但是對於實際控制人,並不僅僅是獲得一個公司的凈資產,還有這個公司匹配的無形資產,技術專利,很明顯博通這一次收購的出價必然還是偏低的,高通不會滿意。萬物互聯的概念是高通提出來的,在高通的發展藍圖裡面,其5G技術未來並不是單單的手機技術,其一整套的技術解決方案將運用在任何一件電器上,任何一臺汽車上,甚至任何一個玩具上。

高通已經開始聯合現有4G的手機廠商,來預熱5G的市場,而在5G的技術上面,高通也積累了很不錯的空口技術,可以說一切都整裝待發,等時間節點一到,大幹一番事業。而且如今高通的位置也非常有優勢,其是一個技術解決方案的第三方企業,如華為和三星,除了空口技術,其都有自己的手機和通信產品,這樣的話競爭對手也許就不會用他們的技術,而高通如今技術穩定發力,而又是一個獨立的第三方,純技術提供者,這個位置環顧世界也是得天獨厚的。

故而,說到底,依然是一個低估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朱萬平認為:

據CNBC2月9日報道,2月8日,高通公司董事會再次一致否決了競爭對手博通的1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588億元)收購邀約。而博通此前表示,1200億美元已是該公司提出的「最高和最終報價」。

另一方面,高通公司董事長保羅?雅各布稱,高通董事會一致認為,博通修改後的報價仍大大低估了高通的價值,並且遠遠低於公司董事會的監管要求。

去年11月13日,高通曾拒絕了博通的第一次收購要約,拒絕理由同樣為「低估」了高通的價值。博通第一次要約收購高通的價格約為70美元/股,而剛剛被拒絕的第二次要約收購價格已經達到82美元/股。

不過,高通公司同時表示,願意與博通公司進行會面,「看看是否能夠解決其收購提議中有關價值和確定性的重大缺陷」。畢竟,在第一次要約收購之時,就有高通部分股東表示,博通多要收購高通價格需要在每股80美元以上,如今博通提出每股82美元的收購價,雖然被高通董事會拒絕,但是難免部分高通的股東可能已經「心動」。

高通第二次拒絕的博通的收購方案後,可能將由高通的股東來決定其命運。高通將在3月6日舉行股東大會,屆時將投票決定是否讓博通提名的董事來取代該公司現有的董事會。如果順利通過,博通收購高通無疑將順利很多。

否則,即使博通CEO陳福陽願意第三次提高價碼,又是否真的能滿足高通董事會的「心裡價位」呢?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通國內的重要客戶,包括小米、中興、vivo、oppo均公開反對博通收購高通一事。

小米總裁林斌就公開表示「小米和高通是戰友,小米很小的時候高通就提供支持。收購案讓小米擔心未來高通還能否繼續推出劃時代的晶元產品。」實際上,小米和高通關係十分密切,此前高通多款最新的晶元都曾由小米手機首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