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武小晚特別去查了一下相關文獻,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武小晚不敢造次,但確實也對火鳳凰產生濃厚興趣,只希望能通過查閱專家文獻,整理一些信息,與網友共同分享。

此為「虎座鳳鳥架鼓」,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的楚國墓葬。

此為:東周四節龍鳳紋玉佩。玉佩上刻有龍鳳一體的紋飾,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1號墓。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上述兩件出土文物,相信去過湖北省博物館的市民都不會陌生。在湖北境內(荊州、隨州、天門、鄂州等地)出土的墓葬遺址內,出現大量與鳳凰相關的文物,這是楚地火鳳凰的一種表現形式。

同時,在《山海經》、屈原、宋玉的《楚辭》等文獻記載中,也多次描述到鳳凰,多表現鳳凰能歌善舞的特點。如《山海經·南山經》云:鳳鳥......飲食自然,自歌自舞。

甚至,湖北省有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鳳凰尾主體,如鄖陽鳳凰燈舞,用皮紙、紗布、細布、彩紙,按頭、頸、身、翅、尾、腿六部位,分別支撐後再組合連接進行表演。又如洪湖鳳舟。洪湖鳳舟出征一般有五個步驟:描彩、出巢、祭祀、競賽、鳳還巢,根據傳統習俗,每年端午期間,還要請專人舉行儀式,為當地百姓祈福求平安。

洪湖鳳舟

另外,鳳凰也是湖北省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常見的文化元素,如漢綉、雕花剪紙、紅安繡花鞋墊、黃梅挑花等等,可見,鳳凰在楚文化中極為重要的地位。

統觀以上列舉的各類文物中的鳳凰形象,無不令人感覺美好、神聖、吉祥,甚至將鳳凰擬人化,比喻賢德之人。如《詩經·大雅·卷阿》中「鳳凰于飛,翙翙其羽,亦傅於天。」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楚文化研究所的吳艷榮認為,楚人視鳳為領舞,在顯示世界裡,鳳是楚人心目中真善美的象徵,是楚民族奮發圖強的精神寫照。

正是基於這種強烈的文化認同,火鳳凰已經成為楚文化獨特強大的代表元素,並直接運用於文化旅遊、藝術設計、影視動漫等創意產業。

武漢洪山廣場迎春鬱金香花展將4萬餘盆鬱金香擺成「火鳳凰」圖案,也正是借鳳凰真善美的文化寓意,弘揚傳統文化,並藉此祝福廣大市民吉祥如意。

更多關於火鳳凰的研究可參看:《關於湖北弘揚鳳文化的幾點思考》,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楚文化研究所,吳艷榮。

【by DJ】


華夏文化中,中國對龍和鳳凰的崇拜已經幾千年.而在楚地,荊楚文化對鳳凰的崇拜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

鳳凰涅槃,慾火重生,鳳凰因極強的生命力,被古人奉為神鳥,所以鳳凰又稱百鳥之王,而流傳全國最廣的一句就是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其實九頭鳥也是生命力強的像征,所以形似鳳凰.

我們楚人對鳳凰的崇拜很早以前就開始了,收藏於湖北省荊州市博物館的虎座鳥架鼓,兩隻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隻長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鳴鳳,背向而立的鳴鳳中間,一面大鼓用紅繩帶懸於鳳冠之上。通體髹黑漆為地,以紅、黃、金、藍等色繪出虎斑紋和鳳的羽毛。全器造型逼真,彩繪絢麗輝煌,既是鼓樂,也是藝術佳作。值得指出的是,在這一鳳與虎的組合形象中,鳳高大軒昂,傲視蒼穹,虎卻矮小瑟縮趴伏於地,反映了楚人崇鳴鳳、嚮往安詳的意識和征服猛獸、不畏強暴的精神。這個先秦時代的文物,是楚文化里鳳凰因素最好的詮釋.在湖北地名里鳴風山、團鳳、鳳凰鎮…不勝枚舉.所以這次武漢花展,以火鳳凰為圖案,就是對荊楚文化中鳳凰情結的最好宣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