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篇《益州和冀州,就像小兒抱金過市,輕鬆被奪》《取袁紹之長,補袁紹之短,難怪劉備能拿下益州》分別談了劉備取益州和袁紹取冀州在策略方法上的相似之處。今天我們繼續這個話題,談談兩者在臥底、內部壓力以及面臨阻力等幾個方面的相似之處。

五、荀諶與張鬆相似

在袁紹奪取冀州的過程中,最後一步,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是由潁川世家大族領袖荀諶出面,向韓馥逼宮。

荀諶出自潁川荀氏,是荀彧的從兄弟,由於史料闕如,其家族譜系、生平事跡皆不詳。但從荀諶僅有的這一次表現來看,確實很有名士風範,絲毫不輸於荀彧。

奪了益州以後怎麼辦?劉備決定向袁紹學習 新聞 第1張

荀諶銜袁紹之命而來,雖然是來者不善,但他態度不卑不亢,始終是以韓馥部下的身份,站在韓馥的角度,冷靜地為他分析形勢:“公孫瓚乘勝來向南,而諸郡應之,袁車騎引軍東向,此其意不可知,竊為將軍危之。”

此時韓馥心裡還有點牴觸,他沒好氣地問:“為之奈何?”

荀諶繼續來一波燒腦分析:“公孫提燕、代之卒,其鋒不可當。袁氏一時之傑,必不為將軍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資也,若兩雄並力,兵交於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將軍之舊,且同盟也,當今為將軍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氏。袁氏得冀州,則瓚不能與之爭,必厚德將軍。冀州入於親交,是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泰山也。願將軍勿疑!”

其實荀諶繞來繞去,說的就一件事,你打不過公孫瓚,與其讓公孫瓚打下冀州,不如把冀州交給袁紹,袁紹畢竟是你的老領導家屬,不會虧待你的。不管怎麼說,反正荀諶成功地把韓馥繞暈了。

更重要的是,荀諶的背後,是潁川乃至豫州士大夫集團的勢力。當年韓馥到冀州任州牧,就是靠從老家潁川拉了一大批人來充當左右手,是韓馥賴以在冀州立足的執政班底。現在代表着潁川士大夫的荀諶,已經拋棄韓馥投向袁紹。這對韓馥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在內外交困的雙重壓力之下,韓馥決定接受荀諶的“建議”。

從荀諶說話的語氣,以及他能夠當面向韓馥盡情陳言來看,他應該原本就是韓馥所信任的身邊人。所以在荀諶作出了確保韓馥“身安於泰山”的承諾後,韓馥是深信不疑的。實際上,荀諶是在韓馥身邊為袁紹擔當着臥底的角色。

在劉備取益州時,劉璋身邊也有一個臥底,那就是張鬆。

張鬆是蜀郡人,與其兄張肅並為益州別駕,可見劉璋對張鬆兄弟十分信任。但張鬆恃才傲物,眼光高得很,他根本看不起劉璋,不認為劉璋是值得事奉的主君,便糾集了在劉璋手下不得志的法正、孟達、彭羕等一批人,密謀引劉備入蜀。張鬆見過劉備一次面,他為劉備“畫地圖山川處所,由是盡知益州虛實也。”又推薦法正出使劉備,進一步商量奪取益州的具體實施計劃。

奪了益州以後怎麼辦?劉備決定向袁紹學習 新聞 第2張

不過,當臥底是非常危險的,以至於會被稱為可怕的“無間道”。荀諶、張鬆這兩個臥底,下場都不太好。

張鬆所做的密謀,瞞不過他哥哥張肅。張肅害怕被連累,向劉璋舉報張鬆,張鬆被收斬。劉璋和劉備也因此而公開決裂。

荀諶的情況要復雜一些,《三國志》《後漢書》對荀諶的記載,在荀諶逼宮韓馥之後,與田豐、許攸並為謀主,然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荀諶去了哪裡呢?史書沒有明文記載,我們只能根據當時已知的事實來作一些推理和猜測,荀諶很可能在袁紹取冀州之後不久就死了。

荀諶是怎麼死的呢?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荀諶逼宮時對韓馥所說的話:“是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泰山也。”在這裏,“身安於泰山”是荀諶代表袁紹向韓馥所作的人身安全保證。

韓馥也是名士,荀諶與韓馥的約定,是士與士之間的莊嚴承諾,就像季札與徐君的贈劍之約一樣,本應是超越生死、千金不換的。也正是因為如此,韓馥才會堅信自己讓位之後不會有後顧之憂,老老實實地交出權力。但沒想到袁紹完全不守信用,逼死了韓馥。這讓重信義的荀諶十分內疚。

而且,荀諶和韓馥都是潁川同鄉,兩家之間的社會關系錯綜復雜,荀諶勸韓馥讓位,是以保證韓馥安全為代價的,如今韓馥依照約定讓位,而荀諶卻沒有依照約定保全韓馥的性命,這讓潁川的父老鄉親怎麼看待荀諶?怎麼看待荀氏家族?荀諶不得不為韓馥之死承受巨大的鄉裏輿論壓力。而在當時,“鄉評”、“鄉論”是影響名士聲望、地位、前途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此外,荀諶代表袁紹作出了承諾,袁紹卻根本沒打算遵守,這不僅絲毫沒給荀諶留面子,而且表明袁紹根本不信任,也不想重用荀諶,所謂“以荀諶為謀主”,只不過是徒有其表。荀諶為袁紹上位出了大力,但韓馥之死卻使他發現他在袁紹心目中根本沒有什麼地位,懊悔、惱怒、內疚、自責、屈辱、失落、懷疑、恐懼等負面情緒一齊湧上他的心頭,讓他不堪重負,抑鬱而死。

袁紹為什麼不信任荀諶?可能恰恰是因為他為袁紹出力太積極了。荀諶作為韓馥的部屬,卻帶頭逼宮,反噬主君,不免會被袁紹認為是賣主求榮的不忠之臣。

看來當臥底真是一個沒有前途的職業,弄不好兩頭不是人。

不過,如何對待臥底,這和領導的管理水平也有關系。袁紹不守信用,逼死韓馥,又嫌棄當臥底的荀諶,導致荀諶憂鬱而死,暴露了袁紹對待部下的傲慢自大,不會聚攏人心。後來許攸、張郃、高覽等人在關鍵時刻棄袁紹而去,就和袁紹的這種傲慢自大有很大關系。

相比之下,張鬆之死是因為他自己行事不密,被親兄弟告發,和劉備沒有關系。劉備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反而能夠利用張鬆之死,在包圍成都時讓法正寫信給劉璋,把“違信黷誓”的責任扣到劉璋頭上,對劉璋施加心理壓力。劉備也未必喜歡賣主求榮的張鬆,但他和袁紹不一樣,劉備喜怒不形於色,做足了表面工夫,還起用張鬆之子張表,官至庲降都督,這種做法起碼能讓人感到張鬆沒有白死,真的是投對了明主。可見劉備識人用人、籠絡人心的手段,比袁紹要厲害得多了。

六、審配與法正相似

審配在袁紹奪取冀州的過程中發揮了多大作用,沒有明文記載。但《三國志·袁紹傳》載,在袁紹取得冀州之後,以審配為冀州治中(袁紹所擔任的冀州牧的副職),又以審配“族大兵強”,命其為鄴城監軍,擔任守衛鄴城的重大任務。由此可知,審配出自冀州魏郡鄴縣的世家大族,有較強的部曲私兵,得到了袁紹的重用。

奪了益州以後怎麼辦?劉備決定向袁紹學習 新聞 第3張

以袁紹的行事風格,審配必是在袁紹奪取冀州的過程中立過大功,才會得到袁紹的如此重賞。而審配參與袁紹奪取冀州,肯定是利用了他“族大兵強”的優勢資源。

荀諶在逼宮時對韓馥說的話,處處暗示韓馥隨時有人身危險,最後以保證韓馥“身安於泰山”為條件,成功說服韓馥。按照荀諶所說,韓馥遭遇的危險近在眼前,似乎並非是指遠在安平縣的公孫瓚。韓馥所面臨的緊迫危險,很可能來自作為鄴城本地人、又擁有眾多私兵部隊、而且“以正直不得志於韓馥”的審配。也就是說,荀諶的逼宮,不是單純的談判交涉,而是以審配的家族武力為後盾的,一旦韓馥不肯就範,審配就有可能在鄴城發動軍事政變,危及韓馥的人身安全。

正是因為審配在鄴城具有深厚的社會根基,對鄴城有着強大的控制力,才會被袁紹任命為冀州治中、鄴城監軍,為袁紹保衛根據地和大後方。

但是,和荀諶一樣,曾經背叛韓馥的審配也難免遭到多疑的袁紹的猜忌。官渡之戰後,郭圖、辛評、孟岱、蔣奇等人紛紛向袁紹進讒言,指責審配“在位專政”。因為審配在官渡大戰期間抓捕許攸家人,迫使許攸投降曹操,確實有“在位專政”的嫌疑。倒是逢紀為審配說了些好話,纔打消袁紹的疑慮,僅僅免去審配的鄴城監軍一職,仍然保留冀州治中的職務。

袁紹集團內部地圖炮的歪風邪氣很嚴重。作為冀州派傑出代表的審配,搞起地圖炮來一點沒輸給逢紀。審配抓許攸的家人,其實就是在報復豫州派(許攸是荊州南陽人,南陽地近汝南,許攸跟隨袁紹時間也較早,可歸於豫州派)。袁紹免去審配的鄴城監軍一職,但又保留其冀州治中的職務,看起來好像是在兩派之間維持平衡,實際上只能加劇審配和豫州派之間的矛盾。最終,雖然審配主觀上和逢紀一樣忠於袁氏,但客觀上卻因為搞地圖炮而成為袁氏集團覆滅的罪魁禍首。曹丕曾作《奸饞》一文,認為“袁紹亡於審配、郭圖”,指責審配“佞邪穢政,愛惡敗俗”,是有事實依據的論斷。

在劉備奪取益州時,也有一個與審配類似的人物,那就是法正。

在劉備包圍成都,劉璋尚有餘力抵抗的時候,法正寫信給劉璋勸降,其中說到:“蜀亦破壞,三分亡二,吏民疲睏,思為亂者十戶而八;若敵遠則百姓不能堪役,敵近則一旦易主矣。”法正在信中暗示成都城內會有人起事作亂,甚至會“一旦易主”,危及劉璋的安全,這和審配在鄴城起到的威脅韓馥的作用非常類似。

法正是扶風人,不是蜀郡成都縣人,這與審配是鄴城本地人略有不同。但法正屬於劉焉劉璋集團統治益州所依賴的“東州兵”勢力,東州兵長期駐紮在成都一帶,勢力盤根錯節,早已和成都縣本地人無異。

奪了益州以後怎麼辦?劉備決定向袁紹學習 新聞 第4張

所以,法正對成都城內的東州兵及其家屬具有一定的煽動力,所造成的影響與審配之在鄴城是十分類似的,只是法正的影響力沒有審配那麼大罷了。但最終的效果是一樣的,劉璋迫於內外雙重壓力,艱難地作出了交權投降的決定。劉璋投降前所說的因憐憫百姓而“何心能安”的一番話,更多地像是一種體面的託詞,迫使劉璋投降的主要因素,無疑仍然是外有大軍圍城、內有姦細作亂的雙重困局。

法正還有一處和審配相似的地方。在平定成都後,法正被任命為揚武將軍、蜀郡太守,“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也是承擔着守衛根據地的重任,和審配一模一樣。

看起來,法正似乎很得劉備的信任,在北征漢中時劉備不惜挺身為法正擋箭,得寵的程度連諸葛亮也不得不讓着法正三分。然而,法正雖然足智多謀,但人品卻不怎麼樣。他在劉璋手下時,“為其州邑俱僑客者所謗無行,志意不得”。與法正一起喬遷至益州的扶風郡老鄉們,有熟悉法正老底的人,經常向劉璋舉報法正的經濟問題和作風問題,法正因此鬱鬱不得志。

不過,法正很快就找到了突破人生困境的出路:出賣劉璋,投靠劉備。劉備挺厚道,給了法正豐厚的回報。在當上蜀郡太守後,法正“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法正所報復殺害的“毀傷己者”數人,大概就是原來向劉璋舉報法正的那幾個扶風郡老鄉。此時的法正,完全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

可見,法正不論是公德還是私德都很差,而劉備素有識人之明,劉備真的會賞識賣主求榮的法正、真正把睚眥必報肚量狹窄的法正當作心腹嗎?似乎很難作出肯定的回答。

實際上,劉備和法正表面上的親密關系很可能只是劉備籠絡人心的一種手段,劉備對法正始終保持着一定的提防,不讓法正掌握實權。這從以下幾點可以看出來:

1.劉備重用法正是為了籠絡東州人

法正出自扶風郡世家大族,祖父法真是儒學名士,父親法衍曾任廷尉左監。董卓之亂時,三輔(京兆、左馮翊、右扶風)及南陽人流亡至益州,被劉焉編為“東州兵”,法正也在其中。東州兵及其家屬稱為“東州人”,是劉焉父子統治益州的重要力量(廣義上劉焉本人亦屬於東州人)。

劉備之所以重用法正,與諸葛亮並列,意圖在於吸收東州人的力量參與政治,藉以籠絡東州人。法正死後,劉備起用的輔政大臣李嚴也是出身東州人,說明劉備和劉焉劉璋父子一樣非常重視東州人的政治實力。

因此,劉備對法正的種種優待都是為籠絡東州人而作的政治秀,這對影帝劉備來說沒有太大的難度。對於劉備的表演,不必過於當真。

2.法正被劉備和諸葛亮聯手設局撤去蜀郡太守一職

法正被劉備任命為揚武將軍、蜀郡太守,揚武將軍是雜號將軍,沒有實際職掌,法正的權力主要是來自蜀郡太守一職,太守掌握一郡的軍政及治安司法大權,而且蜀郡又是成都所在的郡,因而法正的地位相當於東漢的司隸校尉,可謂位高權重。法正之所以能夠擅自殺傷數人而不受追究,也是因為他就是太守,就是負責執法的官員。

但是,據《三國志•楊洪傳》,在法正隨劉備北征漢中的時候,諸葛亮讓親信楊洪代理法正所任的蜀郡太守一職,負責後勤調度,在“眾事皆辦”之後,楊洪就正式擔任蜀郡太守,剝奪了法正“外統都畿”的權力。

奪了益州以後怎麼辦?劉備決定向袁紹學習 新聞 第5張

當時劉備集團的地盤不大,一共也沒幾個太守,再加上蜀郡的要害地位,要撤換蜀郡太守這樣重要的地方大員,不是諸葛亮一個人能夠擅自做主的事情,而是要經過劉備同意,甚至就是劉備作出的決策。

為什麼劉備北征漢中要帶上蜀郡太守?這其中頗有蹊蹺。表面上看,劉備是為了顯示與法正的親密關系,時時刻刻都離不開法正。但實際上,這更像是劉備與諸葛亮聯手設的局,是為了將法正“調虎離山”,以便有理由安排楊洪接管蜀郡工作事務。此時法正遠在漢中,只能臉上笑嘻嘻,心裡MMP,徒喚奈何也沒用。等到法正回到成都,楊洪早已把蜀郡太守的位置坐得暖乎乎,法正只能另謀高就了。

3.法正被授予尚書令這一虛職

表面上看,尚書令是尚書臺的長官,是朝廷處理政務的中樞要職,比蜀郡太守大多了,但是,這其實是劉備挖的又一個坑。因為劉備在平定漢中後自稱的官職是“大司馬、漢中王”,此時蜀漢集團還沒有建立“尚書臺”這個機構。尚書臺是皇帝的近侍機構,劉備尚未稱帝,當然不可能設置尚書臺這一機構。因此,法正這個“尚書令”,只能是漢獻帝那個朝廷的尚書臺的尚書令,這無疑是明升暗降,架空法正。

果然,法正在出任尚書令這一地位崇高但無實權的虛職後,明白自己在劉備心目中已經失寵,惶恐不安,不到一年就在憂鬱中死去。

不久之前的漢中之戰時,法正還是很活躍的,這說明法正身體並無大恙,但他在一年之後突然病死,很可能是精神上受到了極大打擊,心理出了問題,是抑鬱而終。這也說明,法正這個人好面子、愛虛榮,經受不了大起大落,劉備耍個小心眼就把他嚇死了,善於用人的劉備不會長期重用這種人,頂多隻是暫時利用他的價值而已。

總的來看,劉備用法正比袁紹用審配的水平要高一些。袁紹不信任審配又放縱其擅權,是非常失敗的做法。說起來,劉備集團主要成員的籍貫分佈比袁紹集團更加復雜,但至少在劉備生前,沒有人敢公開亂搞地圖炮。劉備對法正採取的是“抓大放小”的方針,對於法正私生活方面的小問題放縱不管,同時有意抑制他的權力,不讓他有機會帶着東州人集團擅權亂政。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贊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奪了益州以後怎麼辦?劉備決定向袁紹學習 新聞 第6張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奪了益州以後怎麼辦?劉備決定向袁紹學習 新聞 第7張

奪了益州以後怎麼辦?劉備決定向袁紹學習 新聞 第8張讀書,讓房玄齡不僅怕老婆,還怕女兒

奪了益州以後怎麼辦?劉備決定向袁紹學習 新聞 第9張

98版《水滸傳》最好的四處改編

奪了益州以後怎麼辦?劉備決定向袁紹學習 新聞 第10張

一段關於8小時的鬥爭史,勞動節你到底在紀念什麼?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