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後悔的一首詞,字字落在心中,驚艷了世界卻送走了性命 新聞 第1張

說起詩詞的高峯,我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唐詩和宋詞,這確實也是兩種文學藝術的巔峯時代。然而,只要說詞,哪怕是專門探討宋詞的專集,也不可避免地會在前言之中提到李煜。他雖然主要生活在五代時期,並不能算為宋代詞人,但他卻以舉世罕見的才華,坐上了“詞帝”的交椅。

作為皇帝,他是一個笑話,讓偌大的南唐走到了盡頭。但是作為詞人,他卻是一個神話,現存的69篇作品,已經讓他光芒四射,儼然是當時文壇領袖的地位。在前期,無憂無慮的生活,讓他的詞充滿着宮廷的鶯歌燕舞和男歡女愛,雖然很美,卻沒有多少實質內容。

李煜最後悔的一首詞,字字落在心中,驚艷了世界卻送走了性命 新聞 第2張

當他成為亡國之君後,巨大的反差讓他的才華進一步迸發出來。“國家不幸詩家幸”,那種發自內心的悲哀,結合獨步天下的才氣,將一位詞人的獨特經歷和感情變化完全展現。最出名的當屬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最後悔的一首詞,字字落在心中,驚艷了世界卻送走了性命 新聞 第3張

這首詞可謂字字如金,字字皆美。上闋感嘆這一年的時光何時才能結束?往事如煙,又有幾人還能記得?昨晚小樓又吹來了春風,在月圓團圓的夜晚,如何能夠忍受對於故國的懷念?在下闋詞人進一步感傷:當年華美的樓臺殿閣應該都還在,只不過昭華已老,主人也不再是自己。要問我有多少哀愁,那就像這一江春水,滾滾不斷流向遠方。

這首詞寫得極其優美,美到了心碎,美到了讓人原諒他的昏庸無道,原諒他的年少輕狂,恨不得時光能倒流,再給這位絕世聰明的才子一次機會,讓他不至於落到如此悲慘的境遇。然而,歷史卻不是任何人能夠假設的,時光也如同這一江春水,直奔東方,再不回頭。

李煜最後悔的一首詞,字字落在心中,驚艷了世界卻送走了性命 新聞 第4張

李煜生於南唐升元元年七夕節,在太平興國三年的七夕節,是他四十二歲的生日。往昔他是一國之主,他的生日就是南唐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此時的他卻冷冷清清,甚至連自己喜歡的女人都保全不了,只能眼睜睜看着被宋太宗霸佔過去。

在百無聊賴的時候,他填下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並且讓歌女吟唱,讓舞女助興。他的府中,自然少不了北宋朝廷布置的密探。由於這首詞中所流露出懷念故國的感情過於直接,很快就讓趙光義大發雷霆,立即讓人賜予牽機葯,殘忍地殺害了這個絕頂的天才。

李煜最後悔的一首詞,字字落在心中,驚艷了世界卻送走了性命 新聞 第5張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這個說法並不一定真實可靠,因為官修的《宋史》以及宋人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等史籍中都沒有提及李煜的死因。另外也有人認為,作為智商如此之高的詞人,不可能不知道這首詞的主題太過於敏感,會觸怒北宋朝廷。

但我寧願相信,這首詞就是李煜的絕命詞。他寫下了多少名篇,也完成了一個帝王不能完成的壯舉,人間不能再給他機會修正自己的錯誤,他用這首詞寫盡了自己最後一份懺悔。寫完之後,他就離開了這個塵世,也許他本就不應該投入帝王家。

李煜最後悔的一首詞,字字落在心中,驚艷了世界卻送走了性命 新聞 第6張

世間贊美這首詞的名家很多,但我認為近代人譚獻在《詞辨》中的點評最為到位:

詞(謂此闋)終當以神品目之。後主之詞,足當太白詩篇,高奇無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