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300人村莊只剩20人留守 因通村子水源被分流http://www.sina.com.cn2011年02月23日17:01雲南網

如今政府已經開始採取措施,希望東川大山能早日擺脫貧瘠乾涸的面貌。本報記者 杜逸 攝

  今年1月,一條村村通的沙石盤山路通到了昆明市東川區湯丹鎮小田壩村,然而路通了,卻沒有給沿路的村莊帶來太大的喜悅。走進小田壩村新村一社,絕大部分房屋的門鎖早已生鏽。是什麼原因讓這個原本有著300多人的村子如今只剩20人在留守?村民們說,這是因為2005年以來,通往田壩村的水源兩次「被分流」,村裡的用水受到極大影響,不少人不得不選擇離開。

  用水沒保障村民走了地荒了

  小田壩村新村一社的社長楊光平說,新村一社原本有60多戶,300多人,農田面積330多畝,其中100多畝是肥沃的水田。然而自從2005年進行了引水工程改造,通向村中的生產用水被分流了,100多畝水田只剩下不到10畝,隨著缺水越來越嚴重,水田全部被改造成了旱田。不僅如此,有時連村民的生活用水都無法保證。「儘管後來政府給我們安了水管保障日常用水,但水管裏的水還是會隔三岔五地停掉。我們向村上、鎮上反映了很多次,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沒辦法,村民們只能離開了,如今村裡只剩下20人在留守。」村民楊師傅等人說。

  而說起用水困難的原因,村民們認為,是附近的企業擠佔了農業用水。村民說,2005年,湯丹鎮政府為瞭解決湯丹鎮周邊數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對小河水系進行了管網改造,將通往田壩村的水源進行了分流。2007年,小河水利發電公司在小河水源地建立了水電站,使得田壩村水源第二次「被分流」。「企業鄰近源頭,誰也不敢保證企業沒有搶農民的水。」有村民這樣說道。

  「我們是守著河水沒水喝啊!」楊光平說,直到2010年7月,自來水引入田壩村新村一社,村民的生活用水纔得到初步解決,但由於受到上游地區用水的影響,田壩村的生活用水也得「聽天由命」。

  小田壩村村委會主任何青奎介紹,缺生產用水的情況,整個小田壩村都差不多。全村近千畝田地,現能耕種的水田不足百畝。村裡已經申請立項,希望能夠修建一些水池,以保障村民的生活、生產用水,基礎設施好了,可能會吸引來一些企業,幫助當地老百姓轉變生產方式,不用再靠天喫飯。

  說 法

  電站:從沒和村民爭過水

  帶著村民的質疑,記者撥通了小河水利發電公司的電話,希望能瞭解一些情況,然而工作人員得知記者的身份後,便掛斷了電話,記者此後多次撥打該公司的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隨後,記者又電話採訪了村民反映的金沙電力公司,但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位於小田壩村的是田壩電站,它是獨立法人企業,並不屬於金沙公司。

  最終,記者聯繫到田壩電站的孫姓負責人,他介紹,田壩電站雖然位於小田壩村,但是電站從2007年建成後,從沒有和小田壩村的村民爭過生產用水,電站發電用的水都是小田壩村剩下的。加上現在屬於枯水期,電站每天的發電量只有一兩百度,僅夠水站周圍的企業用,電站基本處於半停產狀態。

  政府:先保民生再生產

  針對村民反映的情況,湯丹鎮副鎮長湯濤表示,對於用水,政府採取的政策是先確保民生再保生產,不存在企業用水導致老百姓生活生產用水困難的問題。

  湯濤介紹,湯丹鎮百分之六十的用水幾乎都取自小河水源。而湯丹有千年採銅、煉銅的歷史,由於過度開採,導致水源下沉,居民用水喫緊。2010年的旱災,導致缺水的情況更為明顯,只能從小河水源分一些水給其他缺水的村子。至於小田壩村新村一社村民生活用水時斷時續,可能是管道的問題,因為湯丹的地理環境是山高坡陡,使得管道輸送有一定困難。此外,為解決用水問題,湯丹鎮還將大力發展經濟林果,提高農民的收入。同時推行節水灌溉,進行高溫耕作,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記者 趙勇 楊燕明 (生活新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