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废墟摄影有种独特魅力,那种幽暗神秘的气氛,总让人想一探究竟。台湾各种废墟景点,也在近几年内吸引许多人特地前往拍照。最近,台中市中区就有业者开了一间主打「废墟」的风格旅馆,外观看起来完全不像旅店,反倒真像一间早已无人居住的建筑。

阅读本文前先说清楚,这不是什么「业配文」,也并非有业者赞助体验,纯粹住过的心得分享。在此先不提旅店名字,有兴趣者请自行搜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检视相片
骑楼处经过整理,相当整齐。

台中市的废墟旅馆,外观真的不像旅店。我开车匆匆经过周围全是老街区建筑的道路时,差点就错过。网路上有人这样评论该旅店:「别把没整修过的房子特意称作废墟。」这样的发言是有点偏激了。这间旅馆主打废墟,并非摒弃旅店该有的舒适度,反倒是特地打造出一个仿佛幽黯无光的所在,让推门入内的旅客能因为反差,感受到惊喜。

  1. 里头的天井也以非常自然呈现,这是令人很喜欢的部分。
  2. 天井处种了绿色植物。

「废墟旅店」找来纽西兰设计师Fearon Hay,并以此对外宣传。整个建筑走灰黑色设计,主打「废墟工业风」,以大量的植栽增添空间的人性与温暖度。不过本次入住时,感觉植栽长得还不够繁茂就是了。

50年历史的建筑,在台湾算中年偏老的房子。时常入住台湾旅馆,旅店若要宣传建筑的年份,但没做出老房与新屋差异,那老房子的特殊性,特别强调就没什么意义。废墟旅馆保留旧有外墙,突显其视觉感,室内以工业风方式展现裸墙及建筑结构。作风不算细腻,却也传达出一二了。

  1. 裸露红砖是在冷调性的水泥感中,增添的一点岁月温暖。
  2. 大厅的阅读区。

主打废墟的旅馆,看起来像废墟,住起来绝对不能是,否则就落入太在乎废墟的名号,而忽略旅馆实质的需求了。推门入内,可能因为是平日,旅馆里头冷冷清清,只觉得建筑内部挺有可看性。服务人员在柜台后方特别提醒,这整座建筑采半开放设计,中央天景部分有植栽,蚊虫会多一点,所以特别提供驱蚊器。

搭乘电梯入房,房内空间简洁,并维持一贯的工业风格。这儿采如同日式住房般的床榻设计。房内简单,提供的备品、饮用水等也非常简单。整个房间以木质色、黑色、灰色加上床铺的白色做配色,是我喜欢的简单风格。

检视相片
厨房区,入住时还未完备,现在不知道是否有提供餐点。

这日我住的四人房型,房间开窗看出去也是废墟。周围区域果然已经没落,加上旅馆内部冷冷清清,还真有点凄凉气氛。废墟旅馆开幕才几个月,也许是因为刚开始营业的关系,总觉得馆内许多设备还未完成。例如旅馆大门、电梯等皆无门禁,任何人都可入内。以及看起来像餐厅的区域堆了各种酱料调味罐,堆起了住客的期待,却因为筹备中还未能提供餐点,有些可惜。

检视相片
房间内相当舒适,简单中带有点个性。

说起入住的感受,从浴室、床垫枕头棉被的舒适度及清洁度,都令人安心。这几年台湾的旅馆环境改变,愿意操作小型旅宿的业者多了,特色却少了。废墟旅馆的经营也许还有进步的空间,却值得体验。


更多镜周刊报导
洗头顺便洗脸 越南理发店的正经事
走一趟十三间老街 发现南庄多了在地味
绿岛人用这个提亲 亲手制作表诚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