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著名國際關係和對外政策專家、俄對外和國防政策委員會(SVOP)主席團主席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

" 可以說,普京在這六年經歷了除了大型戰爭以外的所有(棘手)問題。"俄羅斯著名國際關係和對外政策專家、俄對外和國防政策委員會(SVOP)主席團主席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日前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這六年是普京所有總統任期之中最困難的六年。"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左)盧基揚諾夫(右)

圍繞俄羅斯大選及接下來6年的發展之路,盧基揚諾夫認爲,兩週前普京向聯邦會議發表的年度國情諮文是觀察俄羅斯政策走向的重要風向標,"普京(接下來)將最大程度提高俄羅斯國防能力的想法是顯爾易見的。"他說。

根據俄羅斯媒體事後對2018年國情諮文用時分配所進行的大數據分析,普京用了42分鐘談國防和軍隊建設,12分56秒談發展經濟和工業,2分鐘談外交,而鼓掌的時間也有1分25秒。

" 這是普京理念的反映,和平受到很大威脅,非常大的威脅,所以他把其他(任務)都放在了一邊,而要全力保障和平、和平發展,而和平離不開強大的國防基礎。"盧基揚諾夫說。

費奧多爾•盧基揚諾夫自2002年《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雜誌創刊時便出任該刊物的編輯。在他的領導下,該雜誌已經成爲俄羅斯最權威的外交政策和國際關係期刊。2012年,他被選爲俄對外和國防政策委員會(SVOP)主席團主席,該機構是俄羅斯安全和外交事務研究領域最權威的老牌智庫之一,也因其"親克里姆林宮"的立場而被視爲影響力巨大。

2016年5月,盧基揚諾夫主持了俄對外和國防政策委員會重量級報告"俄羅斯外交政策:從2010年末-2020年初"的發佈會,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親臨現場。

盧基揚諾夫同時還是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RIAC)成員,這家成立於2010年的外交智庫,由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成立,旨在提升俄羅斯國家的軟實力。此外,他還擔任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學術委員會主任。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中)盧基揚諾夫(右)

第三任期是普京最困難的六年

澎湃新聞:您總體上怎樣評價普京即將結束的第三任期?

盧基揚諾夫:兩週前,普京總統在俄聯邦會議發表國情諮文時介紹了俄羅斯新型軍事裝備項目。他談到,我們一直在尋求談判,用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是沒有人想聽我們說話。那麼現在就聽我說,接着他就介紹了俄羅斯新型軍事裝備。

" 那麼現在就聽我說"這句話就是對這一時期做出的結論,即在這一時期之前,俄羅斯嘗試通過某種方式同西方在軍事政治問題上找到共同語言,卻沒有取得任何結果。那麼我們現在不再想嘗試找到這種以西方觀念爲基礎的共同語言,而是提出了本方的一些理論--由西方來實施的我方的建議,而不是我們來實施他們的方針。這應該就是對普京過去六年任期的一個總結。

這六年是普京所有總統任期之中最困難的六年:危機加劇、工資水平持續提高;敘利亞危機和烏克蘭危機,時至今日還在持續;同美國的衝突也在加劇--雙方的對立(持續增長)、新的制裁(不斷推出),衝突達到了新的水平;還有同歐盟的危機等等。

可以說普京在這六年經歷了除了大型戰爭以外的所有(棘手)問題。剩下其它的問題是過去就存在的,不可避免。"不應當指望變得更好,而要指望自己",這是他不久前說過的話。

澎湃新聞:俄羅斯未來的發展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

盧基揚諾夫:在未來國家發展方面,我們有很多的困難。最主要的是,俄羅斯恢復了它的軍事政治實力和能力;但在經濟上,情況距離成功還很遠。總體上,問題並不是我們說了很多年的問題,比如需要進行現代化改造、需要經濟強勁增長的方式,這是問題的本身,這是對的。但現在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問題在於世界經濟體系在急劇變化,美國的政策變得完全不一樣,其它國家也隨之改變自己的政策。俄羅斯不僅僅需要激活自己的經濟發展,還要迅速尋找在新條件下如何去做的方法,過去的模式已經不起作用了。

中國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中國非常清楚,在這之前使用的經濟發展機制都無效了,需要某種新的機制。

普京還面臨另一個重要任務。這是他的最後一個任期,他應該在某個時刻開始考慮在他離開之後,俄羅斯的前路走向何處。這是非常複雜的,在各種情況下他和俄羅斯國家的穩定已經是最分不開。通過何種方式可以將自己同國家(穩定)做切割,讓自己的離開不會給國家帶來某種衝擊,這目前還是很不清晰的。我想他自己也還沒想清楚,暫時也沒有這樣的計劃。這是下一任期非常關鍵的問題。

把其他都放到一邊,最大程度提高國防

澎湃新聞:在新一任期,普京是否會繼續加強軍事力量,會不會擔心大力發展軍事將拖垮經濟?

盧基揚諾夫:普京將最大程度提高俄羅斯國防能力的想法是顯爾易見的。

在2012年的總統大選之前,普京非常詳細描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綱領。我記得一共有八章,按照不同的專題,其中很大的章節關於對外政策,非常詳細說明了對外原則、優先方向等。但這次的國情諮文,其中並沒有談到對外政策,幾乎沒有談,只談到了國防。

這是普京理念的反映,和平受到很大威脅,非常大的威脅,所以他把其他(任務)都放在了一邊,而要全力保障和平、和平發展,而和平離不開強大的國防基礎。

說到國防發展對俄羅斯經濟的抑制和決定性,需要汲取前蘇聯的教訓。前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陷入了軍備競賽之中,這毫無意義,除了數量增加,沒有帶來任何實際的效果。

這就好像美國總統特朗普前段時間和朝鮮領導人的辯論。金正恩提醒特朗普說我有核按鈕,而特朗普說我有比你更多的核按鈕。這是一種軍備競賽的邏輯。

暫時我們還沒有這樣的基礎,讓俄羅斯重蹈覆轍。當然,支出是有的,這些支出首先在(確保)能力上是足夠的,其次在某種意義上還協助了經濟發展。因爲軍事工業的發展,是一個刺激因素,可以提高就業,擴大技術基礎。

但這不能夠替代主要的問題,不能代替經濟的發展。很遺憾,前蘇聯在某一刻進入了將所有主要的資源、所有優先方向都投入了軍事領域的道路,這毀滅了前蘇聯。俄羅斯不會這樣。

澎湃新聞:如何看待俄羅斯在國際社會中的被動地位?

盧基揚諾夫:俄羅斯是一個大國,在許多方面都可以自給自足,也就是說它完全可以獨自生存。從另一方面來說,它當然是全球體系的一部分,是全球經濟的一部分,也依賴於全球經濟。這種情況無法改變,當今世界就是如此構建的。

但由西方媒體特別是美國媒體所控制的世界信息領域,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些媒體是公開針對俄羅斯施壓的工具,他們可以影響各方,影響非西方國家,包括中國和印度等(深受其害)。這方面很難處理,儘管俄羅斯想對應地推出自己的某些媒體工具,但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包括俄羅斯還有中國,都承受着西方主導的媒體的壓力--對這些沒有準備好也不想按照美國的方式生活的國家的壓力。

俄羅斯社會的管理很平穩

澎湃新聞:你剛剛談到了"後普京"問題,爲什麼俄羅斯這麼多年來都沒有出現比較合適的總統接班人?

盧基揚諾夫:這裏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普京在我們的體系中起了非常特殊的作用,他確實非常強大。

第二個原因,所有的政治體系都是這樣構建的,即不被需要的"選擇"就不會出現,這在許多國家都是這樣,包括在西方發達國家,比如說德國,在德國也出現了領導人(長久)不換的情況。

第三個原因,是其他人的立場的不確定,在這樣的狀態下就不能形成任何明確的有意義的觀點。他們有可能不是右派,也不是左派,不是自由派,也不是保守派,不是社會主義者,誰也不是。這非常不好,這對於國家的發展是非常可怕的。

我希望下一階段,首先能出現新一代(領導人);第二,能夠推動出現新的觀點和新的對話。我們也已經看到了各國都有這樣的趨勢,比如在美國和在歐洲出現的情況,這些都是對新觀點和對話的需求。所有人都厭倦了這種均衡的統一政策,即只有政黨名稱的變化,但其他沒有任何的(政策等)變化。現在人們對政黨政策的清晰度有所要求了,不論是右派、左派,保守派還是自由派,他們都需要表明具體的方向,表明觀點和需求。

澎湃新聞:近年來在俄羅斯不斷髮生的遊行活動,你怎麼看?

盧基揚諾夫:實話實說,我暫時沒有看到大的問題。不滿肯定是有,而且有可能還會增加,但是不滿的規模可能還影響不到普京的統治。

人們對一些事情,對自己的生活狀態不滿。抗議發生了,問題解決或者解決不了。但總體來說這些都是常規的問題。

在俄羅斯目前還沒有出現有嚴重針對普京的抗議活動。俄羅斯社會的管理很平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