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總理是澳大利亞政府「首腦」,它的「總督」由英國女王任命,澳大利亞是現代世界上唯一的英國的「自治領」。現任總理是馬爾科姆·特恩布爾。檢點一下澳大利亞的最近幾任總理,都幹了些什麼,就知道這是一個怎樣流氓的國家了。從陸克文、吉拉德、陸克文、到·阿博特、特恩布爾,這幾任總理都秉持其一貫政策,追隨美國,巴結日本,充當美日一個小跟班的腳色。入侵伊拉克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項外交決議,也是澳大利亞歷史中所犯的最大錯誤。除了伊拉克戰爭之外,澳大利亞也被美國拖入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泥潭,但它不走字的是,這些戰爭均以失敗告終。大概好多人不會忘記,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澳大利亞的那些又蠢又笨的大兵,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整營、整團地消滅掉,或者舉著手成批地投降,成了美國的炮灰。

澳洲有網站曾於2013年刊文表示,「澳大利亞對美國言聽計從,沒有一點骨氣,完全淪為了美國的小打手。美國說要打誰,澳大利亞就跟著打誰。」真可以說,這個殖民地的人,腦子都是別人在主宰著。

上一任已下臺的總理阿博特和他的外長畢曉普,在日本準備強行奪取我國的釣魚島時,竟然與日本勾結,盛讚二戰時期的日本侵略軍「當年的勇氣和膽量使奧博特與畢曉普更「十分欽佩」,完全不顧當年日本製造了的澳洲版「珍珠港事件」,給澳大利亞造成的損害,人員傷亡近兩萬人,看他們那完全是認賊作父的行為和嘴臉,真是令人作嘔。

當然,澳大利亞也想發財、想增強國力,他們在中國得了不少便宜。長期以來,澳大利亞經濟能夠得到良好發展,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中國是澳大利亞在自然資源、能源(羊毛、羊肉、鐵礦石、煤炭、農產品)等商品的主要進口國。長期進行貿易往來,是澳大利亞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

他們在經濟上依賴中國,在政治和軍事上,卻是緊跟美國,巴結日本,與他們狼狽為奸,處處與中國作對,完全是一副流氓嘴臉。

值得氣憤的是,澳大利亞並非是南海問題的當事國,但是,他在南海問題上,叫喊得最兇,聲音最大,是叫喊最兇的一個。當時,中美之間的爭鬥或最終演變成為一場風暴。美國一直急於確保裁決結果得到儘可能多的宣傳,位於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公佈了所謂「南海仲裁案的結果」,澳大利亞仍然叫喊著讓中國「遵守」這個中國堅決表示的「不介入、不遵守、不參與」的所謂「裁決」,但澳大利亞依然追隨美日,參加強制中國「接受裁決」的幾個極少數(一位數字的幾個反中國的)反華合唱。「仲裁」結果公佈後,受到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反對,全世界近百個國家都支持中國的立場、反對「國際仲裁法庭」作出的「仲裁調解結果」的情況下, 澳大利亞當局仍然堅持其錯誤立場,和美日等國相呼應。在這一過程中,澳大利亞雖然對此聲稱「不持」明確站隊的立場,但是它頻繁對中國政府進行指責,將南海局勢動蕩的原因簡單推向中國一方,引起了中國政府和媒體的關注。澳大利亞以一種頑固的立場介入了南海問題。他們的手段和其主子美國的聲稱「不持明確站隊立場」也一模一樣,真是人以類聚,物以羣分。(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就在連杜特爾特新政府都對阿基諾前政府的行為表示不滿的情況下,澳大利亞當局依舊追隨美日,和他們狼狽為奸,大唱反華狂歌。激起當地華人華僑對此不公正、不合法的「仲裁結果」表示嚴正抗議,並嚴厲駁斥了菲方與「常設仲裁法院」的所謂「證據」,並對澳大利亞當局表示出強烈的不滿,許多華人華僑紛紛舉行遊行示威,表達對澳當局的反對之聲。

美國當前的絕對實力在下降,在亞太再平衡戰略實踐過程當中,以他自己力不從心,希望盟友能夠承擔更多的角色。當然,澳大利亞和日本兩個在地理位置上幾乎「南北對稱」的太平洋國家是上上之選。於是,澳大利亞也欣然接受了這個不光彩的角色。

從這裡,也看得出澳大利亞的政治上的短視,澳大利亞領導人的思維、思想、行為的錯誤。須知,無論世界上的反動勢力多麼囂張,到頭來,也只能是落個可恥失敗的下場。當年二戰時的德、意、日的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英機都是歷史的一面鏡子,澳大利亞的阿伯特、特恩布爾、畢曉普們,不可不借鑒。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訪澳中,正式與澳大利亞時任總理阿博特確了「亞太版」的「小北約特殊關係」,這一關係是比照美英法聯盟的確立的,因此其具有重大軍事政治的戰略意義。眾所周知,英美特殊關係是在針對蘇聯的冷戰同盟基礎上形成的。而今天,美日澳「特殊關係」所指向的也是它們共同的價值觀的敵人——中國。在一次次的聯合軍演中,澳大利亞努力配合美日的戰略意圖,與之魑魅共舞,企圖實現他們的小北約的迷夢,但那是可能的嗎?澳大利亞到頭來是會有什麼好果子喫哪。

澳大利亞是典型的西方國家,它雖然位置和亞洲毗鄰,但和美日的關係是戰略同盟。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的上升,勢必對近區域的東南亞和大洋洲國家產生衝擊,對澳大利亞獨佔大洋洲的局面必定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是原材料的進口大國,而澳大利亞是原材料出口大國,兩者經濟在過去既互補又博弈,澳大利亞沒少發洋財。但是澳大利亞害怕中國的產品大量進入會衝垮本國的工業體系。當中國必然突破第一島鏈之後,他也怕就與澳大利亞直接面對。也許到那時,特恩布爾和畢曉普們怕是哭也哭不出調來了。所以,我們在這裡再一次警告澳大利亞當局:不要太猖狂!

首先我們,要積極搞好中國人民和澳大利亞人民的民間往來,加強中澳兩國人民的感情、文化的交流,更要積極做好在奧華人華僑的各項工作,發揚他們的愛國愛民族意識,使他們在各種不同情況下,用各種不同形式的合理合法鬥爭手段,與澳當局進行各種鬥爭並爭取的勝利。

澳大利亞不是亞洲國家,他們破壞東盟團結的目的不會得逞。特別是在「南海國際總裁結果」這張廢紙上,美日澳已經是沒戲了。我們要千方百計地和東盟各國搞好團結,使東盟各國、包括南海沿岸聲索國之間,在合理合法尊重事實的原則基礎上,通過談判解決糾紛,在團結互助中得到真正的實惠,取得更大的豐收。而對澳大利亞則盡量減少與之貿易,特別是不再進口他們的煤炭、鐵礦石及牛肉、牛奶、牛肉、水果等農副產品物資。

我們要進一步加大與大洋洲各島國的經濟、政治、文化、旅遊等往來和貿易,進一步密切與密克羅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吉里巴斯、湯加、斐濟等國家的關係,本著國無論大小,都應本著「在和平友好的基礎上,互惠互利,共同進步」的原則,密切往來。

繼續拓寬海上絲綢之路,下大力氣把發展拓寬海上絲綢之路、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的鏈條,

與大洋洲各島國建立更廣泛的密切關係,團結更多的大洋洲各國,和他們一起富裕,共同受益,攜手進步。

現在,美國的新總統目前還是未知數,但隨著民主黨和共和黨鬥爭的激烈程度及矛盾加深來看,從美國的經濟復甦程度來看,他們只增長了百分之一點五,我們卻增長了百分之六點七,他們的衰落已無可挽回,美國的衰退無可避免,而我們的事業卻正如日中天。

這樣,澳大利亞的未來,也就無法確定、也是未知數了。也許,他們會被拋棄的,再次當犧牲品也未可知,到那時他們再想「回頭是岸」就怕來不及了。

總之,應該在適當的時機採取適當的措施,給予澳大利亞的反華派點樣色看看!

偉大中國的前進步伐,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歷史的趨勢,不會改變!

康有山2016年7月31日於哈爾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