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報道過不少買車糾紛,但幾乎都比不上今天的事件,女主人公那歇斯底里般的無助令人印象深刻。近日,一位穿着入時的女士竟然盤坐在一輛奔馳新車的發動機蓋上,大聲和店員理論,說到激動處聲淚俱下。

  事情起因並不複雜,一位女士在西安利之星奔馳4S店貸款買了一輛66萬元的奔馳車,交完首付提車時發現車輛存在發動機漏油、儀表不正常等問題(車尚未開出4S店);女車主隨即與4S店協商,後者給出的解決方案,由最初的承諾退款,輾轉到只能換車不退款、再到只補償不退車,車主都一一同意了;然而七天之後,4S店卻給出“根據國家三包政策免費換發動機”的最終方案,被迫讓女車主接受。

  4S店前後多次的反轉,特別是提車七天後截然不同的態度,令外界不能不猜測:4S店有意在三包政策上鑽空子,等七天包退期限一到,車主只能被動接受新車更換發動機的事實。

  “我希望事情被曝光,我被抓走”

  憤憤不平的女車主到4S店說理,所以就有了開頭“無理取鬧”的一幕,自稱研究生畢業的女車主,說她深知此舉蠻橫丟人,但不能欺負人好說話,並向在場看車的圍觀者說,希望報警並讓事情曝光,因爲她實在投訴無門,早在與店裏交涉的過程裏,她就多次聯繫奔馳的售後但均無結果。

  從現在曝光的視頻和資料來看,目前“新車更換發動機”事件是女車主的一面之詞。截稿爲止,奔馳官方尚未對此事件作出任何聲明。而從現場披露的種種細節,包括女車主展示與店裏工作人員交涉的聊天記錄,4S店負責銷售和售後的人員均在場,卻無人敢與女車主對質,女車主的控訴所言非虛。而從事後疑似女車主的微信截圖來看,經過她大鬧4S店一役,事件以退款退車解決,頗爲圓滿。

  我們不禁疑問,如果女車主所言屬實,是何原因導致一臺0公里的新車出現如此大的問題,需要更換發動機?又是何原因讓4S店多次反轉,車主孤立無助,投訴無門?

  根據業內資深人士透露,0公里新車更換發動機是很嚴重的事故,新換發動機就算沒問題,但與車架號不一致,甚至可以判定爲“事故車”,嚴重影響車輛的二手殘值,所以也能理解女車主聽到“免費更換發動機”一方案,氣的火冒三丈。

  一般來說,即便是智能化的流水生產線,在生產汽車關鍵零部件時,也會有一定的次品率;有歐洲調查數據顯示, 奔馳發動機的故障率遠低於同級水平,只有0.84%(國產略高)。但如果生產出了次品,怎麼杜絕有缺陷的關鍵零件,不會安裝到車上並流入市場呢?只有靠出廠前的重重把關。

  除了靠零部件生產環節的自檢,還靠QC部門(QUALITY CONTROL:質檢部)出廠前全面的檢測。據瞭解,一輛新車裝配完成後,QC部門會經過一系列嚴格檢查,所有零件、操作等都有系統記錄下來,出現問題能快速得到反饋。在檢查完成後,QC部門一小組還會駕駛新車作一小段路程測試,看是否符合出廠標準,合格的車輛再安裝里程錶出廠,這層層檢測環節幾乎可以杜絕殘次品流入市場。

  我們還不能斷定,這次出問題的奔馳車在出廠時發動機就有問題,也有可能在運輸過程中車體受損,或後期人爲所致,這種情況下多屬於經銷商責任。但一般來說,運損不會導致如此嚴重的結果,經銷商也多願意採用避重就輕的潛規則來解決:一邊小修小補,一邊交付給客戶,車輛在質保期間出現問題,4S店會負責解決,而不會冒被客戶投訴的風險,協商更換主要零部件。

  爲什麼4S店對一個問題出現如此大的反轉,是否如女車主所言“好人容易欺負”?這裏不做更多的揣測,畢竟公開的資料有限。但女車主表示,曾致電奔馳希望解決問題,但得到"根據國家三包政策規定"的回覆,跟4S店如出一轍;更讓人費解的是,女車主致電給奔馳金融,投訴15天車一直在4S店沒開,能不能暫停還款?得到也是“不可以暫停還款,這是以個人徵信作的承諾”這種無助的答覆。德國嚴謹的造車理念,是否來到中國就變成了“傲慢的造車”呢?如果事實是女車主無理取鬧,4S店到後面爲何又低調的退款呢?

  最成功的汽車品牌,卻屢犯低級錯誤?

  無獨有偶,如果說此次“新車更換發動機”溯源不明的話,那麼下面兩起“錯裝漏裝”,則讓奔馳陷入“質量門”的漩渦裏,出廠時QC部門沒有負責任嚴把關。

  近期,海關總署發出公告稱,部分進口奔馳GLE、GLE Goupe和GLS的三元催化器型號與環保公司型號不一致,存在一定的風險,要求各地海關暫停放行口岸的問題車輛,經重新檢驗和整改並檢驗合格後再獲準通關。

  據瞭解,海關查扣的這一批高端SUV共有308臺,其中279臺已出售。奔馳官方給出的反饋是三元催化器工廠的車輛供料IT系統陳舊,未能對GLE、GLE Group和GLS初期車型進行一致性檢查。業內人士推測事件的成因,國內一直對進口汽車錯裝、漏裝的處罰不嚴厲,也疏於檢測,而國內即將實行國六排放標準,現在開始嚴抓進口車的排放問題,這次"逮個正着"。不過對奔馳來說,此次的整改處理並不冤枉,也是自身出廠檢測不嚴導致。

  更有眼尖的車主發現,在一些百萬級的奔馳豪車上,竟存在“肉眼可見"的低級錯誤。

  有車主發現,花了140萬買的德國進口奔馳S450轎車,兩側車門竟然“有點不一樣”,左側車門有鍍鉻裝飾條沒有運動套件,而右側則有運動套件沒有鍍鉻裝飾條,顯然兩種版本的車門被裝到同一臺車上了。 而4S店坦然承認是廠家裝錯的問題。土豪車主則要求德國廠家開一份證明,如果證實是廠家裝配錯誤,也就認了,意味着是絕版的奔馳,不追究該事件。

  “絕版奔馳”也發生在一輛S65L AMG汽車,前扶手蓋印有AMG阿法特巴赫徽章烙印,後座扶手蓋卻印有邁巴赫標誌烙印,代表奢華舒適的邁巴赫標誌竟出現在S65L AMG性能車身上,確實讓人費解。

  這些“絕版奔馳”以後流入市場,價格會不會翻倍尚未知;但這些低級錯誤是廠家裝配不嚴謹導致,奔馳的QC部門也有檢測疏漏,是無可推卸的。

  誠然,撰寫本文的初心不是責難奔馳,而是通過目前的系列事件,向奔馳生產和QC部門作出反饋;同時也讓各位準車主在買車時多留心眼,規避不同形式的坑,但並不鼓勵遇到問題就以大鬧的方式解決。

  奔馳作爲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車品牌之一,大家對它的期望本來就高出業界水平。令人讚歎的設計、嚴謹的工藝和愉悅的駕乘感受,纔是這個德國百年車企應有的標準,才無愧於聳立在每一輛奔馳車頭的三叉星標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