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來說,一光年的距離並非是光走一年的距離,而是應該光在真空中走一年的距離,這是一個長度單位。之所以需要強調真空,是因爲光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在非真空的介質中,光的傳播速度要比真空中的光速更慢,例如,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約爲真空光速的75%。

  那麼,爲什麼真空光速會被用於長度單位的定義呢?

  由於光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很早之前的人們會覺得光速是無限的。到了17世紀,天文學家羅默基於木衛一的星蝕現象確定,光速是有限的,只是速度非常快。後來的科學家通過各種方法測定,光的傳播速度每秒可達30萬公里。

  雖然光速是常數,並且相對於任何參照系都維持恆定,但由於測量儀器的誤差,我們不可能完全準確地測出光速的大小。在科學家把光速測定到一定精度之後,科學家決定捨棄掉光速的小數點,把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定義爲準確的299792458米/秒。

  光速被確定之後,人們捨棄了由米原器確定1米長度的標準,轉而用光在真空中傳播1/299792458秒所走的距離來確定1米的長度。這樣的好處是1米長度不會因爲米原器的誤差而發生變化,而且由於光速的定義值與此前測出的結果非常接近,這樣反過來用光速來定義1米的長度不會對與長度有關的參數造成什麼影響。

  於是,真空中的光速被完全確定下來之後,就可以用它來定義一光年的長度。這樣就不會有不確定的因素,1光年嚴格等於9460730472580800米。但需要注意的是,計算光年時所用的一年時長爲365.25天,這是儒略年。

  有了光年這樣的長度單位,用於表示宇宙天體的距離就很方便,也很容易理解。不過,天文學中更常使用的長度單位是秒差距,這個單位來歷已久,比光年更早出現。

  另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於光子本身而言,以光速運動的它們無所謂時間和空間,無論1光年,還是更遠的距離,由於尺縮鐘慢效應,它們都是在一瞬間抵達。不過,物理學中並不承認光速參照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