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視評論員: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中國芯再也不能受製於人)

央視評論員: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中國芯不能受製於人

本文圖片 央視新聞客戶端

兩年前的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發錶重要講話。以習總書記“4·19”重要講話為標誌,我國網信事業在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指引下,進入瞭邁嚮網絡強國的新時代。

兩年來,“互聯網+”如火如荼,互聯網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網絡空間主鏇律高昂,正能量充盈;網絡安全的“護城河”進一步鞏固。我國網信事業韆帆競發百舸爭遊,呈現齣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麵。

在新時代,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必須要有新作為。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我們要掌握我國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傢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麵實現“彎道超車”。總書記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遠見卓識,站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鮮明指齣瞭我國網信事業發展的關鍵點和突破口。

今天,重溫習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對照當下國際形勢的嚴峻現實,我們更深刻體會到領袖那高瞻遠矚的戰略思考和深邃的曆史眼光。

央視評論員: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中國芯不能受製於人

2017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全球首款可載客無人駕駛飛機亮相。 視覺中國 圖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初步形成瞭高性能計算和自主可控信息係統核心技術協同發展的科技創新格局,取得瞭以天河高性能計算機、飛騰處理器、麒麟操作係統等為代錶的一大批標誌性成果。同時,著眼下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係統,我們組織開展瞭前沿技術攻關, 努力為我國網絡信息安全貢獻更多自主可控的科技創新成果。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同建設網絡強國戰略目標相比,我們在很多方麵還有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術上。習總書記對此一語中的: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製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

尤其近年來,麵對中國的和平崛起,一些發達國傢心態失衡,加緊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我國一些國際知名通信企業連連遭遇貿易壁壘,不時受到各種“製裁”。

央視評論員: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中國芯不能受製於人

2018年4月2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手術室的過道上,智能物流機器人“小易”為一颱正在進行的手術運送手術器械。 視覺中國 圖

事貴製人而不製於人。我們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傢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彆人的後麵亦步亦趨。

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也是買不來的。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而生動地闡釋瞭這一嚴肅的課題。總書記指齣:一個互聯網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彆人手裏,那就好比在彆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思想,是我們大力推進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強大思想武器。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中國芯”再也不能受製於人。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一定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在關鍵領域和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取得基礎性、戰略性、原創性的重大成果。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當今世界,“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網絡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術創新領域,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反觀國內,互聯網不僅是我國搶占新一代信息技術前沿的橋頭堡,也是我國經濟走嚮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央視評論員: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中國芯不能受製於人

2018年4月14日,北京火車站,乘客刷臉進站。 視覺中國 圖

我們要順應時代大勢,緊緊牽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抓緊突破網絡發展的前沿技術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進國産自主可控替代計劃,構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體係,為建設網絡強國打下堅實基礎。多年來,我們堅持發揚“兩彈一星”精神,衝破瞭彆人的封鎖,擺托瞭他國的遏製,創造瞭一個又一個科技奇跡。今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們一定能變壓力為動力,敢於直麵挑戰,奮力實現網絡強國的宏偉目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