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作爲一名大英雄,自然是少不了愛情事業都要有,據書上記載,成吉思汗的後宮嬪妃多達五百多人,而這些妃嬪大多還是從敵方陣營過來的。那麼問題來了,成吉思汗主動將她們放在自己身邊,就不怕被殺害嗎?

  從當時女性的角度分析,首先得原因可能是“有這個心沒這個膽”,有哪幾個真正敢要暗殺這麼一個脾氣不好的人,而且女人生來柔弱,報仇這事並不在行。另外,蒙古草原上本來就固有搶親的風俗,她們自己也很理解這樣的風俗,她們爲什麼要暗殺自己餘生倚仗的丈夫?還有,殺了成吉思汗的後果是什麼?毫無疑問就是自己部落的全體滅亡,本人死也就罷了,自己部落也全部受到牽連,這可不是成吉思汗嚇唬誰,他完全乾得出來並且已經幹了多少次。而且那個時代,女人本來就是依附男人爲尊,連天下都能征服的男人,有哪個女人不被他的魅力所征服,後來愛上他還爲他想辦法的女人也爲數不少。

  草原上的女人們從小時候開始,接受灌輸的思想就是隻崇拜最後勝利的人,贏家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失敗者一文不值,即使是自己以前的愛人和丈夫。而且自己只是男人附屬品,這種觀念也深深刻在這些人的內心深處。 當然,想是這樣想,但是心裏不管有多少,肯定有點怒氣,爲了降低她們的怨氣,減少她們的內心痛楚,成吉思汗也是煞費苦心,給予她們很多物質回報。母以子爲貴,有了兒女之後,等級制度也就隨之提升,女人的精力開始轉移到如何生兒育兒,報仇的動機自然減持,你橫不能殺死自己孩子的親爹吧。

  成吉思汗自認爲各種防備已經萬無一失,萬萬沒想到幾十年後,成吉思汗還是死於敵國王妃之手,好像是西夏王妃,那年成吉思汗已經是六十多歲的糟老頭,而西夏王妃正值妙齡,經歷了太多的美女與戰火,也許放鬆了警惕,纔會葬送女人懷裏。儘管不知道傳言是否真實,但也充分說明瞭一個道理——該來的總還是會來的。

  說成吉思汗本人的智商和情商不高是假的,爲了追求某種男人都能理解的刺激,喜歡在蛇蠍窩裏求樂趣,居然順利活到了六十多歲,換做別人,只怕還沒這麼好的命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