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挪威、德國、丹麥等國科研人員合作完成,在國際知名動物學領域Top期刊《Zoologica Scripta》刊發了一篇採集自台州的海洋昆蟲新物種——中華二叉搖蚊,此物種起源至今至少在1900萬年前。

  據南開大學林曉龍博士介紹,該昆蟲是搖蚊科的一個新物種,是由台州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齊鑫在三門的海水養殖塘裏大量發現。

  據現有資料記載,相對於全球已知的百萬種昆蟲而言,海洋昆蟲才區區幾千種。最爲常見的海洋昆蟲爲雙翅目及半翅目的昆蟲,本次發現的中華二叉搖蚊隸屬於雙翅目搖蚊科。該物種的祖先生活在淡水,論文作者推測該海生物種的形成極有可能在1900萬至2900萬年前。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形態特徵完全不同於已知的搖蚊類羣,爲了適應海洋環境的生活,已喪失了飛行能力。其交配方式也十分有趣,雄成蟲能在水面快速滑行,並與其它雄成蟲戰鬥,獲得與靜止於水面上的雌成蟲的交配機會。

  中華二叉搖蚊的幼蟲能在海水中生活,是理想的海洋水產經濟動物,可作爲海水魚、青蟹等的開口餌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