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業宜遊,濟南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齊魯晚報記者 劉飛躍 攝

  “濟南要想真正具有國際範,一切都要和國際發展標準接軌。”在11日的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動員大會上,作爲新晉“全球二線城市”的泉城掌門人,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說。對標國際大都市,濟南正在查找自身的差距,並且通過紮實的行動逐步提升。

  談對標>>

  目標國際大都市

  內涵大強美富通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讓城市的形象有了比較大的改觀,也讓城市的文明躍上了新的臺階。”王忠林表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從本質上來說,和建設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一致的。“我們今天提出創城再出發,也是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內在要求。”

  如果將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一個解讀,那麼大強美富通便是其內涵,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則是濟南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濟南將其細化爲28個具體指標,逐一對標。王忠林表示,目前濟南在部分指標上,已經接近了“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要求。

  去年,濟南首次進入“亞洲城市50強”,直接躋身“全球二線城市”,從過去的“讓濟南瞭解世界”,變爲了現在的“世界認識濟南”。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濟南距離國際化還有一定的差距。

  說到這裏,王忠林舉了一個例子:“我們有一些路牌,上面寫的是漢字,下面是漢語拼音,這樣的路牌中國人不需要,外國人看不懂。”王忠林表示,這件事情雖然不大,但反映出了濟南存在的問題。“因此,濟南要想真正具有國際範兒,一切都要和國際發展標準接軌。”

  國際範兒,很多都是通過細節體現的。其中,城市標識便是重要的方面。爲此,濟南將對標國際化大都市標準,聘請一流專業團隊,高質量編制《濟南市城市道路杆件與標識系統技術導則》,對杆件、交通標誌標牌、智能交通設施、導向標識設施、道路公共服務設施、街道傢俱等六大系統進行整治提升,對城市主次幹道交通標誌牌、路名牌、導向牌等標識加註中英文對照,真正讓外國人看得懂、用得上。

  談交通>>

  建大出大進大交通

  爲國際化提供支撐

  要想真正實現和國際接軌,濟南要做的還有很多。便捷的交通,便是其中之一。“我們需要加快構建國際化大通道。”王忠林表示,要堅持瞄準國際一流,建設海陸雙向開放的國際性綜合樞紐。

  王忠林表示,濟南作爲一個橋頭堡城市,一定要搶抓一帶一路機遇,把濟南國際內陸港建起來。還要把濟南的國際機場建好,加快擴建工程建設進度,高標準打造4F級機場,將其打造成爲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機場。同時,還要把軌交、高鐵全部植入機場,實現零換乘,這項工作現在正在進行。

  濟南還在推進濟鄭、濟濱、濟濟(寧)、萊臨(沂)等重大交通設施建設,構建“米”字形高鐵網。小清河復航工程今年也將開工,工程起點爲濟南市荷花路跨小清河橋下200米處,終點爲濰坊港西港區羊口作業區,復航後可實現1800噸級船舶通行,打造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

  除此之外,濟南還要加快“三環十二射”高速公路、軌道交通以及順河高架南延快速路等城市重點交通設施建設,確保軌道交通R3線今年國慶節通車。進一步優化路網結構,繼續加大快速路和主次幹道建設,年內完成30條瓶頸路改造。規劃建設濟南至泰安高速磁懸浮示範線。

  “這些工程的建設,將使濟南成爲一個大進大出的交通樞紐城市,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河裏行的,這些交通運輸方式都將具備,爲濟南加快國際化形成有力支撐。”王忠林說。

  談人才>>

  編制緊缺人才目錄

  吸引國際高端人才

  重要國際會議的召開,可以極大地提升舉辦地的國際影響力。爲此,濟南在《關於全面開展城市品質“十化”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實施方案》中提出,要構築國際會議目的地。研究制定承辦國際會議、知名展會、重大體育賽事等活動方案,實現承辦國際會議展覽和體育賽事的重大突破,建設具有世界水準的國際會議舉辦城市、會展之都、賽事之城。

  打造國際範兒,離不開高端國際人才。談到人才引進的標準,王忠林強調,濟南需要引進更多的國際人才,促進濟南的發展。爲此,濟南將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編制國際高端緊缺人才開發目錄,建立與國際規則接軌的高層次人才管理制度。加快國際學校建設,探索引進海外知名高校,建立中外合作辦學高等教育機構,進一步增加濟南市政府留學生獎學金、濟南市友城獎學金,吸引更多國外優秀學生來濟留學。並且提升國際醫療服務水平,探索研究境外醫技、醫護人員來濟執業的相關措施,通過醫生集團執業平臺,吸引更多國際背景的醫生集團和優秀醫生。

  今後濟南市民有望在家門口就買到國際中高端消費品。據瞭解,濟南將擴大國際消費能力,加快建設口岸進境免稅店、免稅購物中心、區城性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拓寬國際中高端消費品購買渠道。優化通關服務,申建國家鐵路一類口岸,申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進口肉類等指定口岸,支持國際郵政速遞中心擴大郵政口岸的郵快件進出口業務。推動綜合保稅區建設發展,確保新遷建綜合保稅區12月底前封關驗收。

  來源:齊魯晚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