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by艾栗斯

「龍的傳人」?倒回去幾百年你敢「自稱是龍的傳人?」那時候「龍的傳人」只有皇帝一個人,就是當時的「聖上」、「真龍天子」!其他人要敢拉龍來給自己臉上貼金,那就是謀權篡位、斬立決的事了。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龍只跟皇權有關,跟國家、民族都還沒有什麼關係。

以下分三個層次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麼皇家會選擇龍這種動物?

龍神通廣大,飛龍在天、騰雲駕霧、影響雲雨河澤,在古代就有「通天地的神獸」這一角色,當然在古 、人的臆想中龍自然化身神人和帝王的坐騎。漢高祖劉邦第一個把自己的身份和龍聯繫,藉此來顯示自己的非凡身世、命中注定要萬人之上的權位。由此龍開始成為皇權的標誌,漸漸發展下去,到了明清時期徹底被皇權壟斷。

龍袍、龍椅、龍紋、龍的雕塑…為了凸顯權威,皇室將龍的裝飾無所不用其極。這種神秘的動物從未現身,卻有著翻天覆地的力量,對於普通的百姓而言,已經足以威懾。

龍什麼時候成為國家的象徵?

一直到1862年以前,遲遲沒有融入國際體系的天朝上國還沒有代表自己國家標誌的國旗,這就好比一個從沒有上過運動競技場的運動員,自然也沒有自己的號碼牌。而沒有國旗,不管是在國際貿易(沒有懸掛旗幟的商船會被視同為無國籍限制海盜船);還是在後來的外國海軍進入中國水域的糾紛仲裁中吃虧。

於是終於在1862年,清廷終於下令,將黃龍旗作為水師旗,又過了22年,清廷正式確立國旗的樣式,即「黃底藍龍戲紅珠圖」,至此龍從皇帝的象徵變成了中國的國家標誌。

但是這只是在國際上的明確和宣布,當時的百姓可不吃這一套。作為「龍的傳人」,其實我們自己也有反「龍」的風潮。一次是在1912年清朝完了以後,「真龍天子」倒台,扯下「龍」旗,象徵帝國的龍被踩在腳下,普天歡慶。另一次是在破四舊的時候,龍燈不能再舞、印有龍鳳圖案的畫必須被銷毀、甚至含有「龍」的詞也被忌諱——「水龍頭」被稱作「水開關」,「車龍頭」改叫「車把手」。

龍什麼時候成為民族的象徵?

說實話,得感謝聞一多。在西方圖騰學的影響下,以聞一多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和決心建構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圖騰。雖然那時龍還沒有成為全民族的象徵,但是舞龍燈、貼年畫、賽龍舟……龍的意向已經埋在最深層的情緒里。1492年,聞一多發表了一篇關於龍與圖騰的文章,核心思想是這種融和了多種動物形象的龍,是最能代表多民族融合的象徵。

另一個要感謝的是台灣的詞曲家侯德健,一首《龍的傳人》在兩岸唱響的時候,也解封了世界華人對龍的共同情感。存在於民族記憶中的龍終於成為了中國的文化符號,也成為十幾億人的共同的精神烙印。如今我們在一些大規模的晚會上可以看到端莊的主持人手持話筒,說出「我們是龍的傳人」這樣的話語並且自然而然地感同身受。?


昨天晚上有點無聊。

所以用一小時時間跳著刷了兩部劇:

一部印劇,一部泰劇。

兩部劇都很長。泰劇更完了,60多集。印劇才連載到三十幾集。

不過,我飛速刷這兩部劇,並不是為了追劇情,而是為了——

龍族!

對,這兩部劇,都是講述「龍女」的故事。

泰劇,名叫《三面娜迦》。

印劇,名叫《娜迦女2》。

對,「娜迦」就是龍女。


一說起龍族,很多國人會有誤解。

以為是這樣的:

其實並不是。

這只是「龍」,不是「龍族」。

龍是「龍族」的一種眷屬,除了行雲布雨,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神通。

佛經中提到的「天龍八部」中的「龍」,其實是「龍族」,稱作「Naga」。

所以你們就能看出了,

《娜迦女》和《三面娜迦》中的「娜迦」,正是「龍族」的女性化音譯。

我們一般把「Naga」翻譯為「那伽」。

泰劇《三面娜迦》劇照:

1、女主角的「原形」

2、可以很清楚看到蛇頭上有「蛇冠」。

有「蛇冠」的,被視為修行到一定程度了。

在印劇中,「蛇王」則會顯現出多個頭。

普通龍族只是畫成蛇形。

3、娜迦女主角化身為人形的樣子。

印劇《娜迦女》劇照:

1、電視劇片頭

很清楚可以看到女主角背後的蛇頭形成扇狀對不對?

2、那伽王和那伽後的原形

很清楚可以看到就是蛇。

女主角現原形也是蛇,但暴走狀態下會變成九頭蛇。

3、女主角在現代社會的人形狀態

4、貌似女主角的女友

泰劇和印劇中的「龍女」觀念,和佛經中的記載十分相似。

共同點:

那伽就是那伽,不是進化版的蛇,而是外形像蛇的龍族。

原型是巨蛇,但平時可以化為小蛇。作為「龍神」出現時是半人半蛇的形象,但在人間混,完全可以cosplay人類女性。唯一壓力就是,受到影響會現出蛇形。比如聽到印度訓蛇人的笛聲。

龍宮在地下,或水中。

額頭都有寶珠。寶珠威力很大,失去會有危險。

平時性情還好,一旦被惹,報復心極強。報復的方式和「水」有關,例如泰劇中的娜迦為了報殺夫殺子之仇,興起洪水湮沒了一整個王國。

有趣的是:

泰國民間和印度民間,都有供奉那伽(龍族)的神廟。

但娜迦最想乾的,卻是變成普通人類,和人類男子相愛生活一輩子。

比如泰劇中的娜迦,修行了一千年,只為投胎當一個凡人。

(愚蠢的人類啊……珍惜自己的身軀吧!)

然後,我想起自己多年前寫過的文章:

女媧和伏羲,很可能是龍族。

所以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其實是有道理的!

摘一段自己寫的原文:

「弗雷澤的《金枝》中說到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世界上許多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地方,卻流傳著相似的神話。伏羲和女媧的故事也一樣,這一對親兄妹是母親無意中踩到龍跡而生,一生下來便是人首蛇身。後來,一場大洪水淹沒天地,滅絕了人類,只有伏羲、女媧生存下來。為了繁衍人類,他們在不同的山頭各自點燃一堆煙,相約若煙霧匯為一股便成婚。兩股煙在空中飄飄蕩蕩,終於匯在了一起。兩人於是成婚,誕下子孫。」

「新疆吐魯番19世紀出土的墓葬中,有一幅伏羲女媧圖。兩人人首蛇身,從腰部以下蜷曲交纏,是蛇交尾的直觀表達,『龍的傳人』一說,正是為了紀念這二位『龍祖』。有意思的是,藏語中的『魯』,直譯為龍,正是人首蛇身……」

新疆出土的伏羲女媧摹本圖。

漢代不同地方出土的伏羲女媧石刻。

伏羲女媧的現代模擬像:

很清楚可以看出,這些都是人首蛇身對不對?

而中國人熟悉的那種四不像「龍」,反而是沒有變化成人形的能力的,就只是一種特殊的畜生而已。

人首蛇身、變化人形、能駕馭水(只有伏羲女媧從大洪水中倖存),神通廣大……這其實是龍族=Naga=那伽(娜迦),不是龍。

那麼,大概可以大膽推測,中國人一直自稱「龍的傳人」,確實有其源流——在上古時期,華夏民族的血脈中,大概真的有龍族的血統。

這也沒啥稀奇。

藏史中記載,松贊干布的曾祖母就是龍女。

龍族跑到人間來談戀愛通婚又不是第一次發生。

比如——

白素貞。

^_^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是多種動物的組合,是智慧、力量、自由、勇敢的化身。老祖宗一直傳揚並繼承著這種精神,把龍作為中華民族權威和神靈的象徵。我們以我們是「龍的傳人」、「龍的兒女」而驕傲!


謝謝頭條官網的誠邀,晚上好,讓我來回答這樣一個比較有深邃內涵的答題,有誠惶誠恐之感!從古至今,上下五干年,中華民族始終以'龍』的傳人為榮,以『龍′為圖騰,膜拜!尤其在古代,皇帝在衣服上綉上龍的圖案,以真龍天子自居!可見,龍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目中佔有多麼重要的位置與分量!!華夏五干年文明史,燦如星河,光耀千秋,蜿蜒曲折的萬里長城更像一條騰空而起的巨龍,它就是中華民族傲驕於世界的不屈的脊樑!做為中國人,深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感到驕傲與自豪!就像那首歌所唱的一樣: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


六千五百年前,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義氏,在今河南省淮陽(古稱宛丘>建都,定姓氏,結網罟,養牲畜,興庖廚,畫八卦,肇始了華夏文明;他造干戈,飾武功,統一四海,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綜合各個部落的特點,創造了龍的圖騰,中華民族始稱」龍的傳人"。

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陵(淮陽)


中華民族福德大,所以見到的畜生也都是高級的。龍作為祥瑞之物,但中國人可不是龍的傳人,那就是一首流行歌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