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明白攝影是用光的藝術,但對光真的能理解嗎?你對光的理解越是透徹,才能明白,原來該這麼拍,不用升級器材也可以拍出好作品,攝影中用光的學問太多了。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去發現,用攝影的思維去捕捉光

  如果你喜歡攝影,你對光線是非常敏感的。生活中一些小的光影變化都能給你啓發。比如早上你端一杯茶,你能從茶杯的溫度感受到色彩的變化,繚繚霧氣在空中明暗交替。一個人從你身邊走過,除了他的外貌形象外,光影輪廓讓你印象更深刻。花開花落,不管是陰天、晴天還是雨天,它們除了形態的變化,還有色彩冷暖的變化……

  在古詩中,我們能從“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中體會到光影帶來的趣味。攝影中的光,並不是隻有太陽光,善於用光雨天你也能拍出日光的效果。在白天光線夠好的條件下,狗頭與牛頭的畫質差距並不大。長曝光可以拍出很多眼睛所看不到的細節……

  雨天的光線柔和,是很美的光線,這些都是攝影人的思維,光影的變化決定一切。光影的變化並不只是追求日出日落,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如何才能走進攝影的光線中,下面幾點供參考:

  1.體會光影在空間的層次感

  一張成功的攝影作品,就是對光影明暗、濃淡、對比、層次的準確把握。可以說,光影的造型作用是攝影元素中最至關重要的。無法想象,沒有了光,攝影還有什麼意義。光影在空間層次感方面有良好的表現,觀察並感悟光在攝影中的層次的表現,是對光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通過簡單的光與影,透視關係,遠與近、大與小、明與暗的對比讓作品在形式上有良好呈現,這兩幅照片把畫面的空間距離交代得很好,很好地體現了光的魅力。

  光的明暗的變化會產生空間與層次感,在攝影中我們需要去體會並發現這種變化。這幅照片在虛實的處理上與光線的強弱變化相結合,讓畫面更有立體的空間感。

  2.光的冷暖變化

  一張通透的片子,高光、陰影之間的過渡應該是連續的,高光、陰影的顏色也應該有所區別,這樣才能形成對比,有了對比作品纔有精神。

  這幅作品對光的體現非常強烈,有幾點要注意,人物臉龐的高光過曝了,畫面的飽和度過高,給人感覺有點燥。如果在暗部增加冷色的對比,畫面更有空間感,也能起到協調色調的作用

  畫面的色調處理上我們可以感受到光線的冷暖變化,這種冷暖應用得好,過渡自然,畫面很通透。

  3.別忽略點光源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點光源,只照亮某一局部,它與周圍的環境形成強烈的明暗反差對比。這種光線非常的漂亮,拍攝時可以注意。

  在明暗對比之下,人眼會更快的鎖定到相對亮的點光源,此時只要主體的位置與之呼應,用大面積的暗背景來增加對比,讓主體有更強的表現力。對於這樣的光影效果的處理,主體要求很高,成爲畫面的點睛之筆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用點光源來拍攝景物的效果很好,把光線都集中在拍攝的主體上,讓主體在光影中更有魅力。在補光中需要一定的技巧。

  4.窄光,精細地佈局

  光線經過物體的遮擋,會形成陰影,強烈的明暗交替。有時會形成一道光束,這樣的光線是很難得的,如果應用得很好,會讓人眼前一亮。

  對光影的控制很精細,對光影做減法,提煉出畫面中自己想要表現的主體,把其餘冗雜的信息通過攝影的技巧給去除掉,從而更直接更明確的表達作品的意境,而且視覺上會更有衝擊力。

  對光線的控制很精細,到位,這種窄光在對拍攝對象的外形和輪廓需要精心設計,拍攝的難度比較高。

  5.光的質感,給人情緒的變化

  在一天的時間裏,光線在不斷變化,不同的時間,光線的質感也是不同的。早晚天空與地面會出現明顯的冷暖反差,此時天空與地面又不至於死黑與細節,是拍攝的最好時機;中午、下午、太陽落山前後光線的變化你能夠感受到不同的質感嗎?

  6.別忽略焦外光斑的表現力

  光不僅對主體本身的影響,背景同樣不能忽略,特別是在背景的點光源,我們利用鏡頭的大光圈拍出的焦外光斑會非常的漂亮。

  利用逆光和背景的點光源的變化,只是前景的枝條的形態不夠優美,需要取捨。相比下面一幅作品就好了很多。

  利用水面的點光源,用長焦拍攝的光斑效果很夢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