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對《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範》(JGJ 102 -2003) 的一些淺薄的認識

一、總則

1.0.3 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1.0.4 四性試驗 (氣密、水密、抗風壓、平面變形)

二、術語、符號

2.1.1建築幕牆(Building

Curtain Wall)

由支撐結構體系與面板組成的、可相對主體結構有一定的位移能力、不分擔主體結構所受作用的建築外圍結構或裝飾性結構。作為幕墻行業從事工作者,這個概念不知道的話應該就算是打臉了。

2.1.4 大於75小於90的玻璃幕牆稱為斜玻璃幕牆,小於75度的稱為採光頂。

三、材料

建築幕墻的材料主要有鋁合金,玻璃,石材,鋼材,各種密封膠。材料選對是從業人員應該掌握的最基礎的知識和能力。

3.2鋁合金

6063-T5,6063-T6是建築幕墻最常用的兩種鋁型材,6063-T5(風冷),6063-T6(水冷,抗拉,抗壓,抗剪效果好)。

表面處理一般為陽極氧化(用於不可視面)和氟碳噴塗(室外可視面),電泳噴塗和粉末噴塗(室內可視)一般不用。

3.3 鋼材

碳素結構鋼,低合金結構鋼鋼材一般採用Q235,Q345(S275,S355),塗膜厚度不小於35μm。

不鏽鋼採用奧氏體不鏽鋼,就是不鏽鋼鋼盆用的哪一種啦。

3.4玻璃

幕牆採用安全玻璃

安全玻璃是指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鋼化玻璃、夾層玻璃及由鋼化玻璃或夾層玻璃組合加工而成的其他玻璃製品。(中空玻璃、夾膠玻璃、中空夾膠玻璃)。

玻璃尺寸與厚度的關係:6mm THK <3m2,8mm THK <4m2,10mm THK <5m2,12mm THK <6m2。

幕牆玻璃倒棱不小於1mm。

銫鉀玻璃為防火玻璃,有防火要求採用銫鉀玻璃。

3.5 建築密封材料

三元乙丙橡膠、氯丁橡膠、硅橡膠。

3.6硅酮結構密封膠

需進行相容性試驗以及剝離粘結性試驗。

3.7 others

低發泡間隔雙面膠,具有透氣性,泡沫棒,隔熱材料(岩棉,礦棉、玻璃棉,防火板)

四、建築設計

4.1 一般規定

出於安全考慮,開啟扇的開啟角度不宜大於30度,開啟距離不宜大於300mm。(圖1.1)

1.1

高度超過40m的幕牆工程宜設置清洗設備。

4.2性能要求

變形性能,非抗震設計,應按主體結構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進行設計;抗震設計時,應按主體結構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的三倍設置。

4.3構造設計

4.3.2應用雨幕原理(等壓原理)設計玻璃幕墻,通過開氣孔的方式,使得幕墻內外的氣壓保持一致,雨水就不會因為氣壓的不同,流入幕墻內側。

4.3.7立柱和橫樑之間設置柔性墊片或者預留1-2mm空隙,並且在空隙中填膠,這樣可以避免材料的剛性接觸。

4.3.8不同材料之間,直接接觸會產生化學反應,加速腐蝕金屬,所以應設置絕緣墊片。(圖1.2)

1.2

4.3.10 幕墻玻璃表面周邊與建築內,外裝飾物之間縫隙不宜小於5mm。

4.3.11明框幕墻玻璃下邊緣與下邊框槽底之間應採用硬橡膠墊兩個墊塊,厚度不小於5mm,長度不小於100mm。(圖1.3)

1.3

4.4安全規定

4.4.7玻璃幕墻與其周邊防火分隔構件間的縫隙、與樓板或隔墻外沿間的縫隙,與實體墻面洞口邊緣間的縫隙等,應進行防火封堵。

五、結構設計基本規定

5.1.2玻璃幕墻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穩定性和相對於主體結構的位移能力。採用螺栓連接的幕墻構建,應有可靠的防松防滑措施;採用掛接或插接的幕墻構件,應有防脫防滑措施。(圖1.4)

1.4

5.5.2連接處的受力螺栓、鉚釘不應少於兩個。

5.6.1硅酮結構密封膠的粘結寬度不應小於7mm,粘結厚度不應小於6mm,寬度宜大於厚度,並且不宜大於厚度兩倍。(圖1.5)

1.6

六、框支撐玻璃幕墻結構設計

6.1.1單片玻璃不小於6mm,夾層玻璃的單片厚度不小於5mm,夾層玻璃和中空玻璃的單片厚度相差不宜大於3mm。

6.2.1橫樑跨度不大於1.2m時,厚度不小於2mm;大於1.2m時厚度不小於2.5mm;螺紋受力連接,厚度不小於螺釘的公稱直徑。

6.3.1立柱鋁型材開口部位厚度不小於3mm;閉口部位厚度不小於2.5mm;螺紋受力連接,厚度不小於螺釘的公稱直徑。立柱與主體結構連接支撐每層不小於1個,兩個支撐點時,上支撐採用圓孔,下支撐採用長圓孔。

玻璃幕墻的設計應該嚴格按照幕墻規範設計,避免因為不符合規範而造成錯誤的設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