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要:要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兜牢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黨和國家始終不曾止步。這一美好目標,凝聚着百姓的期望,也需要社會各界付出不懈努力,不斷攻堅克難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美好目標,凝聚着百姓的期望,也需要各界付出不懈努力、不斷攻堅克難。如何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如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如何讓更多人圓上"安居夢"?對此,代表委員們在兩會期間暢談了他們的觀點。

趕上了創業好時候

對於創業者而言,趕上這樣一個熱火朝天的創新創業新時代,無疑是一件幸事。

"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工作,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政策措施,'雙創'正在成爲解放發展生產力、匯聚民智民力、促進經濟行穩致遠的活力之源。"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工商聯主席燕瑛說。

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企業的大量涌現,對各類人員的就業創業吸引力明顯。"共享汽車的出現,不僅提供了就業崗位,也方便了市民出行。"全國人大代表、豬八戒網創始人朱明躍介紹,在豬八戒網上,每個人都是創業者,也是自由職業者。目前,豬八戒網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建立了15萬平方米實體園區,預計今年將覆蓋全國所有的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這意味着更多創業者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和平臺。

燕瑛委員認爲,由於"雙創"工作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各地情況各不相同,針對創業的不同階段、不同的創新羣體、不同示範基地,施策要更注重精準性、系統性、配套性。

" 在加強資本市場培育的同時,政府性創投基金應加大對種子期和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特別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雙創'企業扶持引導的力度,探索建立公共透明、市場化、專業化的項目評估機制,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燕瑛委員說。

朱明躍代表表示,政府要對共享經濟平臺包容發展、審慎監管,也要重視共享經濟發展,通過大數據、智能化方式,把已有資源、人才通過市場化方式盤活和配置,進而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既要"就好醫"也要"好就醫"

我國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7歲……對普通百姓而言,"健康中國"已經不是簡單數字的體現,而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我從事血液病臨牀工作。近幾年來,在臨牀中明顯感到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個人就醫負擔減輕了,家庭承受能力也越來越強。這既是國家醫療保障體系愈發完善、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建立大病保險制度的必然結果,也是脫貧攻堅戰中,健康精準扶貧實效的具體體現。"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吳德沛說。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民羣衆對健康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在"能就醫"的基礎上,如何實現"就好醫、好就醫",成爲更多百姓的期待。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院長李秋認爲,目前,兒科醫療服務在城鄉和區域之間還存在差距。"兒科基層服務能力的短板,不僅是醫生短缺,還有其他服務的短缺,比如說專科兒科護士、專科兒科醫療輔助技術等。"

患者抱怨看病難,醫生勞累仍加班。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級醫院各司其職,這也是分級診療的應有之義。

" 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中,要下大氣力推進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只有把全科醫生隊伍真正建立起來,分級診療才能實現,才能真正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難題。"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劉冠賢說。

李秋代表指出,穩定擴大兒科醫生隊伍,一方面,要對兒科收費標準進行調整,增加人力資源投入,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另一方面,改善就醫流程,採取分時段預約、診間繳費等,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

從"居者有屋"到"住有所居"

住有所居,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夢想。5年來,棚戶區住房改造2600多萬套,農村危房改造1700多萬戶,上億人喜遷新居。

" 過去一年,我國大力推動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在鼓勵供給和需求方面均出臺了強有力的措施,逐步破解了租賃市場發展的一些障礙。"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說。

公平公正是住房保障的生命線。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羣衆早日實現安居宜居。

"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政府應把握好落實好,這是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保障。"全國政協委員、瀋陽市副市長姜軍說,棚改既可提供公租房解決收入低困難羣體住的問題,也可以提升城市形象,關鍵是要制定好、運用好政策,讓困難羣體能買得起、租得起,不能造成新的庫存和無效產能。同時,可運用市場機制通過政府補貼方式實施棚改,以調動多方積極性參與和支持。

" 住房租賃與住房銷售市場並重,可以解決住房體系失衡的現實問題,提供消費者更多居住選擇,進而可以起到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作用。"王填代表認爲,要培育成熟的住房租賃市場,關鍵在於"租售同權",引導人們從"居者有其屋"的觀念,向"住有所居"轉變。

" 公租房處於城市住房體系中的最基礎層次,是政府承擔兜底職能的重要內容,也是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運行的基石,有利於彌補住房體系的短板。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對低收入家庭要應保盡保,充分體現了政府兜底民生政策。同時將保障範圍擴大,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職工、進城務工人員納入,這將有效推進城鎮化質量,切實解決目前突出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焦斌龍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秉志 常 理 李萬祥 李華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