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3日讯(胥晨 王天驰 记者 霍枭涵)近日,黑龙江森工系统苇河林业局十个林场(所)的干部职工群众纷纷行动起来,开赴山岭沟壑,对撂荒地、疏林地进行清林割灌作业……推进苇河林区的“万亩红松坚果林”工程。

  林业局苗圃。

  据科研人员介绍,普通人工红松林通过嫁接技术,10年左右即可进入产果期,随着树龄的增加,松子产量也会逐年递增,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绿色银行”,前期一次投入,坐享长期收益。2019年,看好国内外坚果市场潜力的苇河林业局提出“吹响生态文明冲锋号,打造万亩红松坚果林”的工作目标,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在林区部分疏林地块内嫁接培育万亩红松坚果林。

  目前,苇河局拥有榆林、平林两个自属苗圃,每年新播、换床、留床的树种均有红松种苗,加之前几年生产的育成苗和穗条,都可以用于该项目建设,这既解决了苗圃销售剩余库存,又节约了资金。另外,该局青山林木种子园是黑龙江省五大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之一,拥有30余年的红松坚果嫁接实践经验,也能够为打造万亩红松坚果林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真正让停伐后的国有林区实现砍树人向种树人的转变,从卖原木到卖果实的转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