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4359_1661072834188212_5920804468789058329_n
   女高中生通灵解惑,
不一样的青春校园
--------------------------

 

导演:陈和榆
主要演员:郭书瑶、蔡凡熙 、陈慕义、郑茵声、谢翔雅
英文片名:The Teenage Psychic
 
《通灵少女》预告片:


【前言】
近日推出的《通灵少女》,甫上映就在社群网路掀起热烈讨论。这部由短片《神算》改编的影视剧集,讲述女高中生白天上学晚上宫庙担任仙姑的故事。这是台湾公视首次与 HBO 合制的戏剧。在如此强大的跨国合作资源宣传下,使得本剧一推出即造成轰动。

15589672_1624701001158729_6492409514123236974_n (1)
瑶瑶的头因为假发变好大(可能藏了符咒吧)


【第一集剧情简介】
女高中生谢雅真(小真)卸下制服的另一身份为仙姑。每当同学们兴高采烈下课游玩时,她则必须留在庙宇通灵供信众解惑问事。

这天,春天悄悄到来。经由迟到翻墙意外,她认识了转学生何允乐。仙姑内心小鹿砰砰,却羞于表达心意。另一方面,大明星Alice近日生活周遭怪异现象频传,前来宫庙问事。当小真通灵出一名刺青女子时,Alice竟勃然大怒离去。究竟那名女子与怪异事件的关联为何,而小真的心意能否传进帅气转学生心坎呢?

【关于演员】
在《通灵少女》,郭书瑶非常衬职地扮演主角吸足了观众目光。(除了那顶过大的假发令人极度不悦)打从《南方小羊牧场》、《志气》、《爱情无全顺》、《西城童话》,(是的,我忽略了《舞斗》),无论担任主角、配角,瑶瑶都能够令观众信服她所诠释的角色,不同于其他新生代演员缺乏口气演技尴尬让人出戏。

因此,即便瑶瑶本人年龄26岁已经距离高一女学生有这么段...嗯...令我无法忽略的不小距离。可是她透过刻意仿造的稚嫩口吻、夸饰化反应以及演员个人魅力,说实在,在本剧,我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只不过,当她跟茵声鹤立在高中生临演群时,这问题又默默被凸显出来。(当然我也热爱【这群人】中茵声的自然洒脱)(←一个怕被茵声粉杀害的声明)

电视萤幕上,只要双姝站在年轻人群。对比来说就是,「成熟」了一点。这很残酷,却是事实。考量到现实演艺工业的商业效应,导演基本上很难找实际年龄低于二十岁的演员担纲演出。(更别说台湾这块很匮乏)要不是明星加持,我相信本剧应该也很难获得资方认可投资。这一缺点,只能默默忽略。

17190456_1654637744831721_3272813738569544266_n
上学迟到、上课打瞌睡、最后一刻抵达是校园剧用不腻的设定


【罕见的通灵题材与叙事】

回归剧集题材,宫庙灵媒题材对于台湾观众来说是新鲜的。打从第一次观赏短片版《神算》,我在银幕前就被惊到,台湾竟然有人能够拍出如此新颖题材又将通俗剧情融入地如此融洽。

《通灵少女》承袭此点,一方面它交代少女的青春成长故事,另一方面透过主角小真的未成年者/通灵者视角去看待成年者/民俗信仰者世界。这种身分落差使得一件平凡无奇事件能有别于不同影视作品的叙事样貌。导演刻意不使用通灵视觉特效,让剧情更显得写实,使得观众能够带入生活周遭想像。

以第一集的Alice事件来说,对比短片《神算》紧凑叙事而言,它是较为宽松突兀的;在电视剧中一集一事件完结的节奏中,我认为是适当的。透过简单叙事,流畅交待出情节转折:一名真实明星(李千娜)的客串给予观众吸睛,再透过事件完成给予主角心境改变。(从原本放弃饼干传情到转为制作红龟粿)我认为,这种的通俗叙事公式在电视剧节奏掌握是尚可的。

【导演的性别议题关注】
导演陈和榆更将他对LGBT族群议题的关怀融入剧情编写中,即便剧中没有触及「同性恋」或「同志」等字眼。在第一集剧情中却呈现出李千娜与刺青女友的爱恋情节,更让主角透过旁白去赞扬她们的情感基础使得李千娜歌声深具渲染力。

此外,当配角女同学讨论著饼干传情要送给谁时,更有一名女同学说出:『我要送给五班的学「姊」』。

从这两段情节,都可以解读出导演刻意将同性爱恋呈现出常规化。不去刻意卖腐炒作或是高喊人权疾呼,而是将同性爱等同于异性爱的处理。能在一部跨国放送的华文戏剧做出这样的设定,你怎么可以不拍手称赞!百合万岁!!!

萤幕快照 2017-04-04 上午11.59.39
李千娜继《52Hz, I love you》再度饰演女同志


【与前作《神算》比较显现的缺点】
然而,从《神算》改编的《通灵少女》无法避免地出现文本比较以致于天生原罪显露:

首先,《神算》最令人惊艳便的设定是宫庙通灵。打从(已死的)阿嬷叫主角起床揭开序幕,前往灵堂传达死者意念,到后来同学间互动(被他人贴符嘲笑、帮同学在厕所间验鬼、球场上看见鬼影误传)直至张先生替重病妻子祈福意外使得主角起乩到最后片末字幕绘图「主角眼中的世界」等等。全片以主角「通灵奇观」贯穿设定,并以一名不平凡的少女向往平凡生活作为剧情主轴。然而《通灵少女》却将过多的篇幅摆在「平凡」部分,也就是青春校园生活。在第一集,剧情过于集中饼干传情以及对于转学生的暗恋情愫,使得这一部「不平凡」的少女故事,流于「平凡」校园剧。这谓之可惜。

第二,看过《神算》的观众绝对会被余佩真的演技所震慑。她朴实内敛,忠实呈现出你我生活周遭中随处可见的女高中生模样。面对暗恋学长的娇羞模样或是通灵过程中遭遇成人世界「黑暗」的嫌恶表情,不流于夸张,精准表演出真实情绪反应。完全无愧于2014年台北电影奖最佳新人奖对她的颁奖鼓励。反倒,郭书瑶这次表演的《通灵少女》是电视剧版本,势必在喜剧节奏上取舍与电影叙事的短片版本有所不同。这让看过《神算》的观众,比较之下,可能会厌恶郭书瑶的表演方式,觉得过于浮夸,不如余佩真的真实精准。这让我们这些看过短片的人不自觉幻想,要是余佩真来演究竟有多好。无奈,基于演艺工业的商业考量,明星选角是必然的。只能期待后续集数,导演能够请回余佩真客串一集,圆我们这些看过短片观众的遗憾。

542809_135110336667950_1507437282_n
拜托让《神算》女主角余佩真客串《通灵少女》吧!


第三,当初看完《神算》的我是落泪的。在故事结束,字幕播放时,导演利用绘图插画呈现出「主角眼中的世界」。插图中,全是先前剧情,主角所经历过的情节。只不过这次却出现了「好兄弟们」,观众得以窥视,原来这就是她眼中看见的世界。这是无奈的、感伤的,完全呈现出「接天命责任积福报背后的牺牲」。不需一字一句,清楚呈现出主角是如此的不平凡,以至于牺牲掉她应享有的高中生平凡。

然而,如此感伤情怀却在电视剧《通灵少女》遭到淡化,甚至难以察觉。庙公陈慕义的演技太过出色,以至于这样的感伤在师徒中的谩骂被毁灭殆尽。导演为了补足,转而使用旁白去表达意境。例如第一集Alice事件结尾,将主角小真先前说过的「只要我想当一般女生过一般生活、全世界都阻止我,好像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不配拥有这些」去接连Alice的体悟「我从来不后悔做过的事,我只后悔那些没有做过的。」。这两段清晰流畅的对白浅显易懂,让观众清楚看见主角的心境以及转变。不过,对看惯电影的我来说,却少了点「不用说的美感」。先前看过《神算》的「感伤」让我对于《通灵少女》抱持太大的期待。因此,当第一集剧情没有呈现出这块,使得我有些不满足。

萤幕快照 2017-04-03 下午11.35.18
《神算》片尾的插画,呈现出女主角看到的灵体


综上所述,这三项「缺点」,都是基于看过原版《神算》比较《通灵少女》才会出现的想法。透过部分访谈记录,我了解导演将此部作品推向全亚洲、全世界,做出了部分必要牺牲与妥协。他势必将方言(台语)调得更少(但能保留就已经花费许多精力沟通)或是将剧情变得通俗化(例如上述所提及的青春校园剧调性)。

放眼台湾戏剧,《通灵少女》绝对是一部优秀的上乘作品。无奈的是,看过《神算》,让部分忠实粉丝变得更加的「嘴刁」以致不满足而去批评。

【结语】
2017年初三部贺岁国片的票房失利,似乎令台湾观众看见台湾影视的寒冬。不过,曾英庭的《最后的诗句》、程伟豪的《目击者》、陈和榆的《通灵少女》(以及植剧场作品)让我们看见台湾年轻影视工作者如何在有限资源中创造出优秀作品。这让失去信心的台湾观众们,看见了一道曙光。也许,白洞,白色的明天正等待著我们。

因此,身为阅听众的我们也不该放弃,看见优秀作品,就该去收看支持,你说,对不对!

 


《通灵少女》播出时间:2017年4月2日起每周日晚间9点公视、10点HBO放映
如果错过电视放映,可以在一周内于公视+7观赏该集

《通灵少女》FB粉丝页:https://www.facebook.com/TheTeenagePsychicHBO

《延伸阅读》

华联国际提供01我的少女时代正式海报0814勿忘我_454x650
     
 
假如你热爱台湾电影,想必看过《我的少女时代》,
不妨听听看本人厌恶当中集体虚假意识的观点,请看《我的少女时代》

萤幕快照 2016-11-29 下午11.10.03

超假如你对台湾电影兴趣,可以看看《索多玛的猫》,
号称台湾短片最大尺度,请看《索多玛的猫》

  

 1KF0A3490_688x458
假如你喜欢台湾短片,《保全员之死》,
一部很反讽时事的「非」同志电影,请看《保全员之死》

 
 
↓欢迎加波波粉丝团及时发篓嘿↓
https://www.facebook.com/DasKinoBo

 

痞客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