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熱前幾年突然在我們國家流行起來,在一些綜藝節目、訪談上都有一些涉及國學的內容。國學成爲人們交談的熱點,因此有一批聲稱是文化學者的人開始走入大家的視線中來,他們以其淵博的知識、流利的口才迅速博得大家的好評,成爲人們心中的大師,比如當時名紅一時的于丹,現在可大不如前,人格不及格,學問再高都沒用。

  這些在國學風中有一些名聲的文化學者,本身就經不起推敲,那些文化大師、國學大師,有的確實實力非凡,但不乏有些渾水摸魚。當時在國學流行時,名聲最大的應該就是于丹,大學教授,還帶有博士生,她的文化背景以及經歷都使她博得人們的一致好評,開始成爲大家心目中的榜樣,她也一度成爲當時中國學術界的一杆標杆。現在看來一切都成爲過眼雲煙,于丹已經跌落國學神壇。

  于丹在迅速走紅後不久,就有人開始說她的問題,俗話說,人紅是非多,《百家講壇》出名以後,看的人數也開始增多,那問題就更容易被大家發現。不久,有人就發現于丹在講解《論語》時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毫不顧忌《論語》本身的含義,甚至扭曲事實。有學者看不下去後,就舉報要求抵制于丹,在此之後,她在某次學術討論會上,也因爲學術問題遭到抵制,此後,于丹逐漸開始跌落神壇,人格不及格,學問再高都沒用。

  人格是一個人的重要品質,人格要是有問題,那文化水平再高那也於事無補。于丹在某些學者爆出學術水平不行後不久,就有人稱她人品不行,還有人說看到她對助理大呼小叫,毫不尊重。緊接着着各種關於她的黑料不斷爆出,她在人們心中的好形象也逐漸消失,也許她的專業水平是非常高的,但是她的人格水平在大家看來是不合格的。于丹開始跌落神壇,網友紛紛表示,人格不及格,學問再高都沒用。

  于丹跌落神壇的事件,讓我們看清一個道理人格不及格,學問再高都沒用,高學歷不等於人格高、人品高。高人格、高人品纔是我們這一生需要認真培養的東西。做人一定要時刻遵守某些原則,更何況作爲一個工作人物,更應該需要有一個高尚的人格,爲青少年以及廣大人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千萬不要爲了成名,不顧一切迷失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