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2019年北京世園會開園待客在即。記者4月13日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爲保障世園會正常舉辦,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等5省市植保部門日前在北京召開了重大遷飛性害蟲聯合監測工作協商會,會上成立了世園會重大遷飛性害蟲聯合監測組,並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和應急防控機制,共同做好聯防聯控。

  據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副站長楊建國介紹,2019年世園會舉辦地北京延慶是遷飛性害蟲的重要通道,世園會展期也適逢多種遷飛性害蟲發生蟲害關鍵期,世園會期間場館的燈光更可能引誘遷飛性害蟲被動降落,園內衆多的展示植物也是其繁殖的理想場所。遷飛性害蟲一旦爲害,會嚴重影響展示作物的觀賞效果。

  據瞭解,目前,北京需要關注的遷飛性害蟲包括小菜蛾、草地螟、棉鈴蟲、粘蟲、亞洲小車蝗等。同時,由於遷飛性害蟲的發生取決於周邊省市蟲源地的發生量,因此必須多地進行聯合監測才能提高預測預報的準確率。

  本次協商會上,各省市分別介紹了本地遷飛性害蟲的監測工作基礎,對2019年遷飛性害蟲的發生趨勢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會專家根據近幾年的發生情況與2019年形勢,建議由北京牽頭成立重大遷飛性害蟲聯合監測組,在河北、天津、內蒙古、遼寧有條件的地區協同建立6個遷飛性害蟲聯合監測點,北部監測點主要監測草地螟,南部或東部監測點主要監測粘蟲、棉鈴蟲等。同時,建立信息溝通機制,由5省市通過聯合監測微信工作羣及時互通蟲情、氣象、防控等信息,第一時間掌握蟲源地發生與防控信息,爲做好聯防聯控提供最有力的技術支撐。

  會議還建議建立應急防控機制,做好聯防聯控工作。在做好遷飛性害蟲聯合監測的基礎上,抓緊上報應急防控方案,做好應急演練和防控藥劑、藥械等各種應急物資的儲備工作,周邊遷飛性害蟲一旦爆發立即啓動應急預案,儘量減少蟲源遷入。

  研討結束後,與會專家應邀到北京延慶,參觀了遷飛性害蟲昆蟲雷達監測點和世園會現場,實地瞭解當地監測基礎、害蟲種類、地形地貌、場館燈光引誘條件等。

  據瞭解,北京市植物保護站於2016年在延慶區建立了一個昆蟲雷達監測點,引入一臺雙模式昆蟲雷達。爲了保障世園會,該監測點已經提前20天進入正式開始監測,雷達和探照燈已經正常開啓。世園會期間昆蟲雷達將開展逐日監測,定期彙總蟲情信息,及時進行分析研判,適時發佈蟲情預警信息,力保世園會正常召開。

  新京報記者 周依 編輯 李麗霞

  校對 劉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