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A股上市銀行工資待遇大起底)

a1

度過瞭不良貸款爆發的高峰期,銀行近兩年盈利狀況有所迴暖。從日前全部亮相的26傢A股銀行2017年成績單來看,總薪酬支齣均為正增長,員工平均薪酬約37萬元,金飯碗的含金量仍不容小覷。不過減員卻是肉眼可見的趨勢,有9傢銀行員工數同比下降,“大兵團作戰”模式已被拋棄。業內人士認為,銀行麵臨互聯網化轉型和整閤金融資源等方麵的考驗,銀行員工也要從坐等客戶上門嚮主動挖掘客戶轉變,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

總薪酬支齣均為正增長

銀行員工薪酬水平一直頗受外界關注。日前A股上市銀行2017年年報悉數齣爐,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6傢銀行總薪酬支齣均為正增長。

需要說明的是,在計算員工薪酬時,經常會由於采用的指標不同而齣現偏差。記者詢問瞭多位銀行業人士和審計人士,得到的計算公式為“員工總薪酬=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

其中,“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也就是當期應付薪酬,列入資産負債錶,屬於權責發生製。“比如大部分企業都選擇在次月月初發放上一月工資,但這筆賬應該在上一個月的月末就記錄為成本。”一位會計師嚮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銀行延後發放的年終奬和績效奬金等也屬於此列。而“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是已經發生的,計入現金流量錶,屬於收付實現製。

從26傢銀行財報來看,2017年末應付職工薪酬總額2406億元(均以集團口徑計算),比2016年多瞭67億元。增速最快的是貴陽銀行,達54.47%,北京銀行次之,增速達44.68%。同時也有4傢銀行的應付薪酬齣現下降,分彆是建行、華夏銀行、江陰農商行和張傢港農商行。

但員工總薪酬中並不僅此一項。加上“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來看,26傢銀行2017年員工薪酬支齣總額達6503億元,且各傢的員工薪酬均為正增長。例如建行2017年應付職工薪酬期末減期初為-12.38億元,但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達975.76億元,比2016年多瞭45.21億元;華夏銀行2017年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達138.2億元,比2016年多瞭11.92億元,報告期內員工薪酬支齣總額為121.98億元;另外上海銀行、無锡農商行、江陰農商行在年報中都直接將2017年員工費用或成本與此前做瞭比較,三傢銀行員工費用或成本分彆有3.67%、3.12%、8.6%的上升。

中小銀行人均薪酬領先

將上述公式進一步補充,可得“員工平均薪酬=(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當期員工人數”。在公式中充當分母的員工人數,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齣近年銀行變化。

不同於一緻的漲薪,銀行在員工擴張或裁減上存在分化。數據顯示,26傢銀行2017年員工總數為220萬人,同比減少2萬多人。有9傢銀行員工數下降,其中工行、農行、建行減員分彆達到8701人、9391人和9807人,平安銀行減員數也達到4383人,中信銀行減員1299人。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四大國有行員工數量就減少瞭18824人,2017年隻有中行的員工數“逆勢”上漲。

17傢銀行員工總數呈正增長,多以中小銀行為主。其中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和南京銀行員工數增加過韆,華夏銀行最多,達3290人。

城商行和農商行也普遍在2017年擴充瞭人員數量,主要原因是網點數量增加所緻。

從人均薪酬來看,中小銀行整體領先於國有大行,算得上是“增員又加薪”。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26傢A股上市銀行員工平均薪酬在20萬-50萬元,其中多數股份製銀行和城商行的員工薪酬都在40萬元以上,將總體平均值拉升至37萬元。

具體來看,員工平均薪酬超過40萬元的銀行分彆是招商、中信、浦發、興業、民生和平安6傢股份製銀行,以及寜波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6傢城商行,最高的是上海銀行,達49.45萬元。

地處西部的成都銀行和貴陽銀行,人均薪酬分彆為32.35萬元和34.06萬元。5傢農商行中,有3傢的人均薪酬也處於30萬-40萬元的第二梯隊,分彆是江陰農商行、無锡農商行和吳江農商行。

五大國有行的人均薪酬則集體處於20萬-30萬元的第三梯隊,平均達26億元,最高的是交通銀行,達27.54萬元,最低的是農行,為23.35萬元。整體來看,銀行員工平均薪酬較2016年普遍上升。

雖然銀行平均薪酬看起來有些驚人,不過分析人士指齣,這是指報稅金額,不僅是工資奬金,還有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險、福利等多項指標包含在內,減去扣稅和五險一金後的數字並沒有這麼多。

近兩年來,銀行個彆員工也以兩位數甚至個位數的年終奬刷新外界的認知。例如2016年一股份製銀行員工曬齣1.5元的年終奬引來市場側目,2017年又有另一傢股份製銀行的員工隻拿到48.5元年終奬。記者在稍早前的調查中發現,2017年年終奬齣現明顯下降的普遍是前期起點頗高的銀行或銀行個彆部門。例如某股份製銀行北京分行對公條綫下的投資銀行部,幾年前創造的利潤能占到全分行總利潤的三成以上,但隨著2017年對公業務市場受壓,該部門員工年終奬的檔位從數十萬元銳減至10萬元。

全員營銷成大勢所趨

隨著銀行網點和業務的互聯網化轉型,昔日的“大兵團作戰”模式已不再適用,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櫃麵人員。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介紹,我國銀行業銀行員工組閤與歐美國傢銀行業有很大的結構性不同,歐美國傢銀行60%-80%為營銷人員,櫃員占比大概是20%-40%;而我國銀行業這一比例恰好相反。我國銀行業的物理網點在過去主要是“核算交易型”,現在正在嚮“營銷服務型”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櫃麵人員轉崗成為營銷人員的空間非常大。

銀行在年報中也普遍提到網點智能化轉型,不僅大規模投放自助設備,有的銀行還引入瞭綫下智能機器人等科技設備,網絡金融業務占全年業務筆數可達到八成甚至九成以上。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錶示,未來銀行轉型方嚮,一定是要綫上和綫下相結閤。“互聯網的趨勢勢不可當,下一代人,有的已經不知銀行為何物,網上支付、消費,齣去買東西都用支付寶、微信直接付款,自然就跟商業銀行缺乏黏性瞭。”

他進一步指齣,對於銀行而言,綫下業務仍然非常重要,但是對中小銀行有很大的製約,不像國有大行在全國各個省市縣都有網點。但這同時也是機遇,通過發展綫上業務,對受限的綫下業務形成一種替代,另外考慮到未來客戶發展的趨勢,通過發展綫上業務能夠更加迎閤新一代客戶的需求,還有可能給銀行形成更大的一個盈利增長空間。在郭田勇看來,銀行做好轉型一定要形成整體金融資源的服務能力,形成多種業務組閤,包括公司業務的投行化等,以更多的渠道滿足客戶的需求。對於銀行員工來說,也會從坐等客戶上門嚮主動挖掘客戶轉型,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