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文學作品《詩經》是在公元前1100至公元前500年間產生和成熟的(與《荷馬史詩》同時),至於小說,是在中國過三千年文明史中最後一千年的事。著名漢學家王西里曾經說:「在創造精神以及表述的典範性和科學性上,中國文學確乎遜色於希臘文學和羅馬文學。然而,較希臘和羅馬文學的那學遺產而言,可以說,中國文學在規模上和內容的豐富性上更勝一籌。」我倒同意他的觀點,唐詩、宋詞、元曲、戲劇都是我們國家文化藝術的瑰寶,

而文學被確認為人類文明必須的部分是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特別是公元前1世紀漢武帝時期。在那個時代有兩件事情可以值得探討,

第一是以司馬相如為代表的美文(以賦為長篇韻文)的出現,它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史的開幕,開創了以帝國的首都、狩獵、祭祀等素材的敘述性文學開端。辭藻華麗、韻律優美對後世有影響。

第二是,司馬遷的《史記》,文字成熟,開闢了對歷史的尊重的傳統,司馬遷抱有極強的寫實主義精神,敘述了各種人物,包括了帝王、政治家、商人、后妃等人物,顯示分裂的現實,可以說是對當時漢代帝國安定與繁榮表面下的對抗。

從公元3世紀到三國時期,抒情詩此時成為文學的中心形式,「五言詩」是詩歌主要形式,「四言詩」和「七言詩」是附屬形式,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文學普遍抒發的是對人生懷疑、對人存在宇宙見的渺小感。如曹操所表達的「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中國文學的層次是以儒家經典為基礎,包括歷史、哲學以及雅文學和俗文學等各種著作的整體。儒家學說可以說是中國文學精神的內核,也使文學成為我們這個民族的普遍性行為,文學成為了生活的必要部分,作為取得古代讀書人的資格和任務,必須要求參加政治、文學創作、哲學活動,這三者三位一體、共同構成了古代讀書人的生活。

科舉考試也即錄用官吏的考試的題目,是考詩的,所以,參與政治活動是與文學活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文學創作已成為普遍必需的教養,倒過來,參與文學活動者也應該有參與政治活動或者應該有強烈的慾望。白居易、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韓愈作為文學家的同時,也是國家重臣,指導並影響了後世各個時代的文學創作,「古文運動」、「駢文復興」都是受其他們的文學主張的影響。正所謂「學而優則仕」,「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所以,孔慶東曾經說過:「文學史從來是權力史,政治史」。僅僅專門從事文學創作的人在中國古代是不存在的。

正因為如此,這樣的儒家意識形態、和社會體制、君權、政治家等控制下,參與文學活動的人當然數量極多,在唐代三百年,有詩流傳至今的共2200人,宋代「重文輕武」的傾向,又使人數接近到4000人,隨著自然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勢力擴大,讀書人數量增大,全國上下都掀起了文學創作的一股熱潮,人人都可寫詩作文,呤唱風花雪月、蟲魚鳥獸、山川美景。文學創作的主要還是抒情詩和歷史、隨筆式散文。

然而人多了,創作質量必然有好有壞,文學創作開始走向了普遍化。小作家們往往會失掉個性的語言,千篇一律地模仿當時有名的作家們。素材也就不斷擴大到日常生活、瑣碎方面。

此時,文學作為一種人類必須參與的意識,一種民族傳統,也就保留了下來。宋詩的生活細節化,也就使詩漸漸脫離了「雅」文學與「詩教」的傳統,逐漸趨向散文化。這是由當時創作主體(商人,士大夫,地主)等廣大市民階層決定的。他們打破了把文學題材限定於實在之經驗的一貫做法,且把口語引向了書面創作,把題材趨向於世俗化。清代的《紅樓夢》描寫十八世紀滿清貴族的日常生活,明代《金瓶梅》描寫十六世紀市民的日常生活,等都說明如此。

基於空想力和口語的虛構文學之一---小說雖然開始在宋代微弱存在,但經過發展,到明清時期,達到頂峰。戲曲也到元代風靡一時,但儘管擁有許多的讀者和聽者,卻是文學的附庸,這是距今最近一千年的實際情況。

到後來,隨著清朝滅亡,小說已成為文學的中心,口語創作是常態,而文言文學走向衰落,「古文」作家幾乎消失。但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序言》中說道:「中國小說自來無史,有之,則見於外國人所作之中國文學史中」。

所以,我們中國古代文學的基本特徵是凝視土地、熱愛現實、關注人間。換句話說,就是『』現實主義『』為主。它是我們民族文學創作的優秀傳統,這在古代偉大詩人杜甫的詩歌創作上尤為體現。所以他的詩歌被稱為是「詩史」。

另外,我們可以總結中國文學史的兩大特長是對於非虛構素材的尊重,和對於語言表現的尊重。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詩與散文處於藝術的首位和中心。

更多精彩內容 敬請關注專欄:詩歌隨筆錄

標語:詩自有妙趣 人生自有詩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