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丹江口大壩是集防訊,發電,航運為一體的綜合水庫。總裝機功率90萬千瓦時,為南水北調壩體加高十五米,庫容擴一倍,為蓄水,發電量很少,隨著庫容增大,防洪泄洪的壓力更大了。今年泄洪四十多天。

南水北調中心線工程耗資兩千多億,潤澤華北二十多座城市,總人口近一億人,丹江口市也成為水都!

三峽工程,是世紀工程!當年領袖曾寫道: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由於資金,技術的問題,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開建三峽大壩,當時的預算兩千億。總裝機功率兩千多萬千瓦時,緊次於伊泰普水電站,居世界第二!

南水北調解決的是生存問題,三峽大壩解決的是發展問題。兩者皆重要,不可缺少!

以上是個人愚見,一些數據可能不太準確!如有不妥之處,請您斧正,謝謝!晚安!


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


受益人不想說。只說說受損的。在湖北省現在的十堰市,當時的鄖陽行署下屬的兩個縣城全部淹入水下,先說鄖陽地區的所在也鄖陽府是三國重鎮,有二千多年歷史,依山伴水在漢水邊上,有古城牆,1969年以前就全城拆遷了,本人69年路過。居民遷到江漢平原各地,漢陽,漢川,等地。居民基本都是在河邊平川地帶居住,這些居民全部要搬遷。整個縣城搬家,向山上遷十公里。城內全部古建築拆光淹光。

還有均縣。就是古戲中唱的湖廣均州。也是全部淹入水中,因明永樂年修武當山,在均州城內也修有個紫禁城。這些也全部淹入水中。當年拆遷可不象現在有什麼「拆二代」。叫你走就得走。當地老百姓可為了國家建設做出巨大的犧牲。以後要調水又加高丹江大垻,又遷了好多人。這次有了不少補償!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只有供水效益,受益人主要是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老百姓。

三峽工程有防洪,發電,航運,供水效益。防洪受益人主要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人。

發電效益主要受益人為南方電網,華中電網,華東電網及川渝電網區域老百姓。

航運則主要是長江沿岸老百姓及相關企業。

供水效益則主要是長江中下游老百姓。

因此,三峽工程的受益人多。


南水東引北調工程,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現只是完成了第一期,第二期是由三峽送水到丹江口水庫。受益是整個工程所至片區,從陝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一線都嚴重缺水,那怕是河南也是缺水的,現從兩河口開挖一百公里隧道穿越秦嶺山脈供水西安,解西北用水之困。


這個問題沒有可比性,南水北調以輸送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和工業用水為主,主要緩解沿線城市用水壓力,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沿線城市的水文環境

三峽工程以蓄水發電為主,緩解中東部廣大地區的用電壓力,減少了長江的抗洪壓力,降低了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洪水的威脅

都是造福人類的工程,不能以受益人數多寡來評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