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昨天),黑龍江省教育廳向各市(行署)教育局印發了《黑龍江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準一年級適齡兒童全部免試登記入學,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

  嚴查社會培訓機構

  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爲

  《通知》要求,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報當地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各地要完善義務教育入學聯控聯保工作機制、行政督促復學機制和控輟保學動態監測機制,實行控輟保學約談、通報、督導檢查結果公示、限期整改和責任追究等機制。

  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 “讀經班”、 “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爲。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校額”學校

  探索多校劃片、電腦隨機派位

  小學入學一般採取登記入學,片區內戶籍符合條件的準一年級適齡兒童應全部免試登記入學。

  對在校生超過2000人的“大校額”學校及熱點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各地要探索通過多校劃片、電腦隨機派位、“兩個一致”等辦法控制起始年級班級和招生數,逐步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大校額。

  小學、初中起始年級按照不超過國家規定班額標準招生,嚴格控制存在大班額、大校額學校的招生計劃,合理分流學生,嚴禁因爲控制班額而產生虛假班額,推動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工作取得更大進展。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

  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招生

  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規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堅決防止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衝擊。民辦學校應在覈定的招生計劃與範圍內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

  規範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所有學校(含民辦高中)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招生範圍、招生計劃、招生時間、招生方式進行統一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

  “國際部”錄取分數

  應達到同批次學校錄取要求

  各地要深入推進中考改革,突出素質教育導向,提高命題質量,積極探索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扭轉唯分數的考試招生評價導向。

  嚴格規範公辦普通高中“國際部”(或“境外課程班”)招生行爲,實行計劃單列,錄取分數應達到同批次學校錄取要求,學生就讀期間不得轉入普通班級。

  簡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不得隨意提高入學門檻。進一步落實和完善隨遷子女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政策措施。隨遷子女回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讀的,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應依法予以統籌安排。轉入學校應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管理信息系統中轉接學生學籍,轉入、轉出學校和雙方學校學籍主管部門應當分別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學生學籍轉接。

  “十項嚴禁”規範招生行爲

  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招生結束後,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

  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爲目的的各類考試,或採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

  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

  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

  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

  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爲招生依據;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

  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教育行政部門也不得對學校中高考情況進行排名,以及向學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績數據;

  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爲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記者 周雪莉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聯繫作者

  如有侵權請與小編聯繫

  責任編輯:張宗 審覈:曹曉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