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王思慧╱台北报导】

因为海象不佳,造成约5000名民众滞留澎湖,逢甲大学运输管理学系副教授李克聪认为,政府应该要有风险预防机制,提前告知或公布航运资讯,让民众能自行应变,才不会造成船只停航的窘境。交通部航港局表示,研拟开发APP,提供民众即时掌握船班是否正常运行资讯。

李克聪表示,尽管海空协调有机制,但航空公司运量也有限,相较之下,船的运量比较多,认为政府单位要检讨,像这种连续假期,除了气象预报更准确外,应该也要提供民众风险资讯,例如交通停航的百分比、正常飞行百分比等,对民众来讲比较有用,才可以做应变,才不会去得了澎湖却回不来。

若不幸船只停航,应变机制也要检讨,像是何时能复航、航班候补位数等,让民众更清楚要等多久,以利后续安排。

李克聪说,像这次到早上才知道停航,的确会让许多人措手不及;与其要气象局强调预测天候结果的严重程度,还不如让民众知道天候带给交通的风险与相关资讯,建议交通部要有平台整合,资讯透明化。

航港局主秘刘德财表示,气象局网站的「蓝色公路」,每3小时就预报一次,昨天原本海象稳定,但后来风浪愈来愈大,才紧急宣布停驶;海象本来就很难预测,不确定性高,最后能不能开要由船长做最终决定,在航班安全上,航商要负最大责任。

在风浪基准上,除较大的台华轮,7到8级风转10级风就会停驶,其他小船超过7级风就不开,各家航商、船长还会看国际的气象报告,跟气象局的预报一起参考后,才会做最后决定。

刘德财说,航港局初步研拟是否要开发航运APP,加上气象局资讯、船商的资料等,让民众更即时了解船班是否正常运行,后续如何整合会再有进一步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