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金鹰奖,最早创办于1983年,当时是《大众电视》杂志设立的「大众电视金鹰奖」,1997年更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由中国文联和中国视协举办,长期和「飞天奖」同为历史悠久的中国电视两大权威奖项。如果说「飞天奖」是由有关部门和专家评审的「政府奖」,那么「金鹰奖」就是由广大观众投票评选的「观众奖」。

从2000年起,金鹰奖升格为「金鹰电视艺术节」,主办单位增加了湖南广电总局,具体承办改为湖南卫视,每年固定在长沙举行。(2005年后精简奖项,又改成每隔2年一届)金鹰节同时也评选其他奖项,如最佳人气演员奖、最佳表演艺术奖等。

然而,原本一目了然的事,却因为金鹰节和金鹰奖的各大主办和承办单位的协调问题,相关奖项每届不断变更,因此让观众到媒体无不眼花缭乱,难以分辨清晰。而通常所谓的「金鹰视帝」「金鹰视后」,究竟如何拿奖才配得上,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连很多得奖的明星演员自己,也未必能分清。

这里且正本清源,仔细理清一下金鹰奖和金鹰节的沿革脉络。

1983年,第一届金鹰奖,优秀男女演员奖各设三人。(男:祝延平、郭旭新、陈宝国;女:肖雄、王馥荔、秦怡

1984年,第二届金鹰奖,优秀男女演员奖各设两人。(男:达式常,周里京;女:相虹,茅善玉)新设优秀男女配角奖各一人。

1985年,第三届金鹰奖开始采用了影视奖项最常见的设置,最佳主角奖,男女各一人,最佳配角奖,男女各一人。

所以,那时候如果有所谓「金鹰视帝」「金鹰视后」的说法,当然只能是最佳主角奖的得主。最佳配角奖获得者,当然也是金鹰奖的正式得主,但通常不能称为「视帝」「视后」。

  • 1985年:最佳男主奖:李志舆; 最佳女主奖:任梦;
  • 1986年:最佳男主奖:游本昌; 最佳女主奖:李维康;
  • 1987年:最佳男主奖:石兆琪; 最佳女主奖:朱琳;
  • 1988年:最佳男主奖:六小龄童;最佳女主奖:马兰;
  • 1989年:最佳男主奖:陈道明; 最佳女主奖:徐娅;
  • 1990年:最佳男主奖:严翔; 最佳女主奖:周洁;
  • 1991年:最佳男主奖:李雪健; 最佳女主奖:张凯丽;
  • 1992年 最佳男主奖:葛优; 最佳女主奖:李羚;
  • 1993年:最佳男主奖:刘威; 最佳女主奖:林芳兵;
  • 1994年:最佳男主奖:姜文; 最佳女主奖:王姬;
  • 1995年:最佳男主奖:鲍国安; 最佳女主奖:王馥荔;
  • 1996年:最佳男主奖:李保田; 最佳女主奖:李琳;

ps:1996年,金鹰男配奖的得主是《宰相刘罗锅》里的「和珅」王刚,同届金鹰女配奖的得主是《宰相刘罗锅》里的「刘夫人」邓婕,那以后王刚开启了他的几十部电视剧的「和大人」之旅,邓婕也和她先生张国立开拍了一部又一部的《康熙微服私访记》。

1997年,「大众电视金鹰奖」改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奖项扩容,「最佳主角奖」男女各设三人,「最佳配角奖」男女也各设三人。因此,这一届获得「金鹰最佳男主角奖」的王诗槐、尤勇、张丰毅,获得「金鹰最佳女主角奖」的王姬、王玉梅、陶慧敏,都可以算是这届的「金鹰视帝」「金鹰视后」。

1998年,金鹰奖又变相恢复了此前设置。「优秀主角奖」男女各设一人,「优秀配角奖」男女各设一人,获得「金鹰优秀男主角奖」张国立、「金鹰优秀女主角奖」李媛媛当然就是本届的「金鹰视帝」「金鹰视后」。

1999年,金鹰奖第二次改制,「优秀演员奖」男女各设三人,「优秀配角奖」男女各设三人,然后从「优秀演员奖」的获奖者中,通过观众投票,分别选出一位最佳男主角奖,得主是唐国强(《雍正王朝》),一位最佳女主角奖,得主是赵薇(《还珠格格》)。因此,严格地说,只有他们两人才是这一届的「金鹰视帝」「金鹰视后」。

其他几位同样获得「优秀演员奖」的演员(男:吴若甫、程建勋;女:常远、蒋雯丽),虽然当然也是正式的金鹰奖得主,但不能被称为「视帝」、「视后」。

2000年,金鹰奖升格为「金鹰电视艺术节。金鹰节的主办方,将「优秀演员奖」改为了「观众喜爱的主角奖」,男女各设三人,「优秀配角奖」改成了「观众喜爱的配角奖」,男女各设三人,

而「最佳男女主角奖」更名为「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奖」,并且改为从获奖的三主三配留名演员里,通过观众现场投票选出。

而且,「观众喜爱的主角奖」「观众喜爱的配角奖」,拿的都是银质奖杯,「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奖」拿的才是金质奖杯。

最后,已获得金鹰男主奖的陆毅(《永不瞑目》)、已获得金鹰女配奖的周迅(《大明宫词》),获得了金鹰节「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奖」这一金杯大奖,两人都是分别手捧一金一银两座奖杯,一起领奖合照,双双开走奖品:一辆当时价值32.8万元的奥迪车。他们作为这一届的「金鹰视帝」「金鹰视后」,也从来不存在争议。

2001年,第二届金鹰节,金鹰奖不再区别主角和配角,合并为统一的「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为行为方便,下文简称「金鹰观喜奖」】各五人,同时继续设置金鹰节「最受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做为压轴大奖,由观众在得奖的这十人中现场投票产生。最后是濮存昕(《《光荣之旅》)和曹颖(《大雪无痕》)得奖,奖品为价值6万元的纯金奖座。他们当然也是这一届的「金鹰视帝」「金鹰视后」。

2002年,第三届金鹰节,「金鹰观喜奖」又被缩减为男女各三人,而观众从「金鹰观喜奖」得主中投票产生的金鹰节最高大奖「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奖」,被主演《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孙海英、吕丽萍夫妇夺得。他们当然也是这一届的「金鹰视帝」「金鹰视后」。

2003年,第四届金鹰节,「金鹰观喜奖」又被重新扩编为男女各五人,为金质奖杯,金鹰节「最受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被改为「最具人气男/女演员奖」【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金鹰节人气奖」】,奖杯为水晶杯,

另外金鹰节新设置「最佳表演艺术男/女演员奖」,【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金鹰节艺术奖」】,奖杯同样为水晶杯,

而且,【金鹰节有史以来最关键的一处改动】:该届金鹰奖提名改为男女各十五人,无论最后的「金鹰观喜奖」,还是「金鹰节人气奖」,还是「金鹰节艺术奖」,都是从这三十人的提名名单中评选出。「金鹰节人气奖」仍旧是观众投票选出,「金鹰节艺术奖」则是评委会专家评选产生。

此后,每届的金鹰奖提名数额,历经修改参差不齐,但都秉承了这个原则:那就是新设置的「金鹰节人气奖」,理论上就不再是从「金鹰观喜奖」获奖者中评出的最高大奖了,而这三个奖项的得奖人选甚至可以完全不重合,

即使是没有得到「金鹰观喜奖」的提名者,也可能获得「金鹰节人气奖」或者 「金鹰节艺术奖」,这也就造成了持续至今的关于「金鹰视帝」「金鹰视后」的许多争议,众说纷纭。

当然,从金鹰节承办方的立场,从此前的最高大奖「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奖」改制而来的「金鹰节人气奖」,又是观众现场投票产生,依旧是在每届金鹰节最受关注的压轴大奖,由在场最高领导颁发,颁奖流程从来也是最长。

新设置的「金鹰节艺术奖」,则是评委会专家从那些获得金鹰奖提名的演员中评选产生,在颁奖典礼中途颁发,关注程度当然不如最后压轴的「金鹰节人气奖」。

也就是从这一届金鹰节开始,金鹰艺术节大致形成了如下的惯例:

1、同时获得金鹰奖「观众喜爱的演员奖」金杯、金鹰节「最具人气演员奖」水晶杯、金鹰节「最佳表演艺术奖」水晶杯的,三个奖杯大包揽,是毫无争议的金鹰视帝/视后。(2003年:李保田,2008年:蒋雯丽,2010年:孙红雷)

2、同时获得金鹰奖「观众喜爱的演员奖」金杯、金鹰节「最具人气演员奖」水晶杯的,被颁奖方和各大媒体通稿习惯性称为金鹰视帝/视后。(2003年:大宋佳,2004年:刘劲/孙俪 ,2006年:蒋勤勤, 2008年:王宝强/海清,2014年:张嘉译/孙俪 ,2016年:胡歌 ) 。

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位同时获得金鹰奖「观众喜爱的演员奖」金杯、金鹰节「最佳表演艺术演员奖」水晶杯的演员,一般不被称为金鹰视帝/视后。

然而,2012年出现了特例,该届金鹰视帝被宣布为同时获得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金杯和「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水晶杯的吴秀波,而不是同时获得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金杯和金鹰节「最具人气男演员奖」水晶杯的文章,具体缘由下文会明述。

3、如果获得「最具人气演员奖」水晶杯的得主,没有同时得到金鹰奖「观众喜爱的演员奖」金杯,(2006年:张国立,2012年:杨幂),则只是金鹰节的获奖者,并非金鹰奖的得主。

那么这种情况下,同时得到金鹰奖「观众喜爱的演员奖」金杯、金鹰节「最佳表演艺术演员奖」水晶杯的那位演员,才会被颁奖方和各大媒体通稿,认可为「金鹰视帝/视后」。(2006年:李幼斌,2012年:小宋佳)

4、只获得金鹰奖「观众喜爱的演员奖」金杯的,当然也是正式的金鹰奖得主,但通常不被称为金鹰视帝、视后。

2003年,这届金鹰节中,李保田老师( 《神医喜来乐》)同时获得了「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等三项大奖,当之无愧的该届视帝。ps:公布李保田得奖的,是颁奖嘉宾金庸先生。

大宋佳(《尘埃落定》)同时获得了「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最具人气女演员奖」两项大奖,为该届视后。

获得「最佳表演艺术女演员奖」的范志博(《女装甲团长》),没有同时得到「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因此只是金鹰节获奖者,不是金鹰奖得主。

2004年,刘劲(《延安颂》)和孙俪(《玉观音》)分别获得「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最具人气男/女演员奖」,是该届金鹰节最无争议的视帝/视后。

侯勇(《大染坊》)和王姬(《天下第一楼》)分别获得「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最佳表演艺术男/女演员奖」。

2006年,因为获得「最具人气男演员」的张国立(《五月槐花香》)没有得到「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金杯,所以获得「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和「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的李幼斌(《亮剑》),为该届视帝。

蒋勤勤(《乔家大院》)获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最具人气女演员奖」,为该届视后。刘佳(《任长霞》)获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和「最佳表演艺术女演员奖」。

2008年,蒋雯丽(《金婚》)获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最具人气女演员奖」+「最佳表演艺术女演员奖」,是李保田之后的第二个金鹰三大奖包揽者,为该届视后。

王宝强(《士兵突击》)获得「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为该届视帝。李幼斌老师(《闯关东》)蝉联了「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和「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

2010年,孙红雷(《潜伏》))同时获得了「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等三项大奖,该届金鹰视帝,是第三个金鹰三大奖包揽者。

海清(《媳妇的美好时代》)获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最具人气女演员奖」,为该届视后。闫妮(《北风那个吹》)获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和「最佳表演艺术女演员奖」。

2012年,最具争议性、争论至今的一届金鹰节出现了。

因为获得「最具人气女演员」的杨幂(《北京爱情故事》)没有得到「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金杯,所以获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和「最佳表演艺术女演员奖」的小宋佳(《悬崖》),为该届视后。

然而,这届的「金鹰视帝」,被颁奖方和各官方通稿宣布为同时获得「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金杯+「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水晶杯的吴秀波(《黎明之前》),而不是「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金杯+「最具人气男演员奖」水晶杯的文章(《雪豹》)。为何会如此破例?简单,当时的大新闻,是「文章反超钟汉良得到人气大奖」。

如果光比肯花钱投票的死忠粉丝,文章这种主流路线的演员,哪怕他人气最高时,也不可能比得过一直走偶像流量路线、塑造了很多「古装男神」的钟汉良。

然而已经发了一个「金鹰节人气奖」水晶杯给没得「金鹰观喜奖」金杯的杨幂,颁奖方似乎并不情愿再把另一个「金鹰节人气奖」水晶杯,发给另一个没得「金鹰观喜奖」金杯的港台演员。

所以文章最后票数又如何「反超」,大家心照不宣……因此,该届金鹰节,还专门发了特设的「观众喜爱的港澳台演员奖」给钟汉良做补偿。

这大概也是最后该届「金鹰视帝」被官方认证为吴秀波,而不是文章的原因之一。正好吴秀波拿的两个奖杯,也和该届视后小宋佳所获的奖项完全对应,几个人面子里子都有了,也算某种程度的「皆大欢喜」。

2014年,张嘉译(《营盘镇警事》)和孙俪(《辣妈正传》)分别获得「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最具人气男/女演员奖」,为该届金鹰节视帝/视后。

王洛勇(《焦裕禄》)、刘涛(《老有所依》)则分别获得「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最佳表演艺术男/女演员奖」。

2016年,奖项再次缩减,「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从此前的男女各四人,被缩减为男女各二人,

原本两个「最佳表演艺术男/女演员奖」被合并为单个的「最佳表演艺术演员奖」,并从水晶杯改为金杯,并在视协官网从金鹰节奖项,被认可为金鹰奖奖项,并颁发给德高望重的李雪健老师。(《嘿,老头!》《少帅》)

胡歌(《琅琊榜》)获得「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是众望所归的该届金鹰视帝。

刘涛(《芈月传》)获得「最具人气女演员奖」,但没有获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而「最佳表演艺术女演员奖」又被合并了,没有女演员获得了两项以上奖杯。

因此,颁奖方金鹰节官微在只认领了胡歌为该届视帝,金鹰视后则空缺。

因此:2000年,金鹰奖升格为金鹰节后,历届的金鹰视帝、金鹰视后名单(甲):

  • 2000年:陆毅 (观喜银杯+最佳金杯) 、周迅 (观喜银杯+最佳金杯)
  • 2001年:濮存昕(观喜金杯+纯金奖座) 、曹颖 (观喜金杯+纯金奖座)
  • 2002年:孙海英(最佳金杯) 、吕丽萍(最佳金杯)
  • 2003年:李保田(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艺术水晶杯)、大宋佳(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
  • 2004年:刘劲 (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 、孙俪 (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
  • 2006年:李幼斌(观喜金杯+艺术水晶杯) 、蒋勤勤(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
  • 2008年,王宝强(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 、蒋雯丽(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艺术水晶杯)
  • 2010年,孙红雷(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艺术水晶杯)、海清 (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
  • 2012年,吴秀波(观喜金杯+艺术水晶杯) 、小宋佳(观喜金杯+艺术水晶杯)
  • 2014年,张嘉译(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 、孙俪 (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
  • 2016年,胡歌 (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 、空缺

当然,因为金鹰节奖项屡经更易,常有变更,因此即使按照上述名单比照,还是有一些明显不合理之处。

比如李幼斌老师,在2006年和2008年,蝉联了「金鹰观喜奖」和「金鹰节艺术奖」这两个大奖,然而2006年,因为拿到「金鹰节人气奖」的张国立老师不是「金鹰观喜奖」得主,所以李幼斌老师就成为该届的金鹰视帝。

而2008年,王宝强同时获得了「金鹰观喜奖」和「金鹰节人气奖」,成为该届金鹰视帝,所以这一届李幼斌虽然和上届获奖完全相同,可是他就不是视帝了——这真的说得通么?

又比如刘涛,她在2014年是「金鹰观喜奖」和「金鹰节艺术奖」的得主,因为该届有同时获得「金鹰观喜奖」和「金鹰节人气奖」的孙俪,按往年惯例被认可为金鹰视后。所以刘涛因此就不是这届的视后了。

2016年,刘涛获得了「金鹰节人气奖」,但因为金鹰奖项缩编,「金鹰观喜奖」得主从往年的四人缩减到两人,因此刘涛没有拿到「金鹰观喜奖」,所以也不应该是这届的视后。

然而,刘涛作为继李保田、蒋雯丽、孙红雷之后第四个金鹰三大奖的大满贯包揽者,居然哪一届的「金鹰视后」都不算,这又说得通么?

所以,一种折衷的办法,就是将从2003年设置,持续七届,目前业已取消的「最佳表演艺术男/女演员奖」,(「金鹰节艺术奖」),分量视同「最具人气演员奖」(金鹰节人气奖)。

某演员只需在同一届获得了两个不同奖杯,金鹰观喜奖金杯+金鹰节人气/艺术奖水晶杯,便可视为该届的视帝、视后,为什么视帝、视后不能同时有两人呢?

这就是所谓的「金鹰双杯为视帝、视后」论,只需要区别于那几十个只有金鹰观喜奖单杯的得主就好。

因此,2000年,金鹰奖升格为金鹰节后,历届的金鹰视帝、金鹰视后名单(乙),更正如下:

  • 2000年:陆毅 (观喜银杯+最佳金杯) ;周迅 (观喜银杯+最佳金杯)
  • 2001年:濮存昕(观喜金杯+纯金奖座) ;曹颖 (观喜金杯+纯金奖座)
  • 2002年:孙海英(最佳金杯) ;吕丽萍 (最佳金杯)
  • 2003年:李保田(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艺术水晶杯) ;大宋佳 (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
  • 2004年:刘劲、侯勇(观喜金杯+人气/艺术水晶杯) ;孙俪、王姬 (观喜金杯+人气/艺术水晶杯)
  • 2006年:李幼斌(观喜金杯+艺术水晶杯) ;蒋勤勤、刘佳(观喜金杯+人气/艺术水晶杯)
  • 2008年,王宝强、李幼斌(观喜金杯+人气/艺术水晶杯) ;蒋雯丽 (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艺术水晶杯)
  • 2010年,孙红雷(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艺术水晶杯) ;海清、闫妮 (观喜金杯+人气/艺术水晶杯)
  • 2012年,吴秀波、文章 (观喜金杯+人气/艺术水晶杯) ;小宋佳 (观喜金杯+艺术水晶杯)
  • 2014年,张嘉译、王洛勇(观喜金杯+人气/艺术水晶杯) ;孙俪、刘涛 (观喜金杯+人气/艺术水晶杯)
  • 2016年,胡歌 (观喜金杯+人气水晶杯) ;空缺

这个更正的「金鹰视帝/视后」名单,综合权衡了人气水晶杯和艺术水晶杯的分量,也完全可以放诸历届金鹰节,做到自圆其说。

每届金鹰节获得了两项以上大奖的演员,也确有足够底气说自己是「视帝/视后」,至于只有那些单个奖杯得主,每届都可能有多人获得,定要说自己也是「视帝/视后」,就不免有夸大之嫌了。(比如微博认证中说自己是包括金鹰在内的「三料视后」的某女星,然而她只是单个「金鹰观喜奖」的得主,该届视后,更被金鹰官网明确注明为另一女星。)

如果喜欢此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狐言论史huyanls1012),后续更多精彩文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