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網上都在熱議#童模被媽媽踢踹事件#,事件主角是不足 3 歲的童模妞妞,事發地在杭州的#童模基地#。

  相關視頻過於慘烈,就不放了,如果你想了解事件全貌,可以自行搜索以上話題標籤。

  衆所周知,兒童在未成年之前,父母是其法定監護人,因此有些父母爲了賺錢,會讓自家小孩很小就開始工作,童模就是很多人的選擇。

  隨着社交媒體興起,網紅大軍裏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兒童。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你已經結婚生子,會讓自家小孩那麼小就出道做網紅或者模特嗎?

  當你還在猶豫思考的時候,已經有兩歲網紅上線了,比如去年小火了一把的 Instagram 時尚博主 Hollie Lawlor。

  Hollie Lawlor

  去年 3 月,當時只有兩歲多的 Hollie 小火了一把,不是因爲她粉絲多,而是她在一段視頻中說出了身上衣服的品牌名而引發的巨大爭議,一些網友因她的可愛純真被感動,另一些網友則認爲她已經淪爲她媽的賺錢工具。

  Hollie 的 Instagram 賬號由她媽媽打理,2016 年 3 月剛開通賬號時,她還不會走路,她媽當時一口氣發出 31 張照片,接下來慢慢更新。她的賬號更新頻率不固定,隔一天或者隔一週,每張照片的造型都不一樣,穿搭的服裝基本是 Next、H&M、Primark、River Island 等平價品牌。

  Hollie Lawlor

  按照常識判斷,兩歲的小孩正處在心智發育早期,家長有目的性地灌輸一些超過年齡的知識和信息,有可能適得其反。即便她能正確說出品牌,但不一定能理解,那充其量只是停留在她腦海裏的一段記憶,長期反覆訓練這一單一技能,不利於小孩心智的全面發展。如果過程中有家長逼迫小孩的行爲,那更不值得提倡。

  說到這裏,不免讓人想起過去時不時出現的一些新聞,兩三歲的小孩認識各種車標、各國鈔票、各種品牌 LOGO,然後被媒體冠以神童稱號廣泛報道。

  其實,任何一個小孩的日常舉動,都是建立在與自己父母互動的基礎之上,目的是獲得父母的關注,繼而得到身心的幸福感。於是小孩會作出各種能引起父母關注的舉動,而這恰好會被一些投機的父母所利用。

  再看回 Hollie,假如她媽出於某種目的,教育自己兩歲的女兒,時尚是她的人生終極目標,顯然對小女孩是不公平的,她的生命中還有更奢侈更重要的事。

  實際上,Hollie 她媽後來開了一家服裝公司,出售 Hollie 在網上照片中穿過的衣服。

  Hollie 慶祝三歲生日

  說到這個份上,一切都變得不可愛了。

  隨着像 Hollie 這樣的小孩越來越紅,爲了得到更多的商業回報,他們的父母就會將自己的不安全感、私人喜好和商業目的投射到孩子身上,給不了小孩一個自然、有機的個性成長環境,小孩的未來多少讓人擔心。

  更加讓人悲觀的事實已經發生了,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想把自己的小孩培養成網紅,而忽略掉更加重要的事情:小孩的身心健康、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正常關係。

  父母和小孩的正確相處邏輯,應該是讓小孩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探索周圍世界,讓他們慢慢形成自我概念和獨立精神。

  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些,或者無暇顧及,因爲伴隨着社交媒體全面興起之後,全球進入了名人社會。尤其名人的小孩,他們從出生開始就暴露在全地球人的眼前,只要他們開通社交媒體賬號,就會獲得空前的關注,以及源源不斷的商業回報。

  比如生活和工作在洛杉磯的造型師 Luisa Fernanda Espinosa,她的 Instagram 賬號發的很多照片都是她兒子,其中不乏服飾品牌的有償贊助。

  Luisa Fernanda Espinosa 和兒子

  很多人都熟悉的前足球巨星貝克漢姆,他的三個兒子都不再辛辛苦苦踢球了,他們在 Instagram 粉絲足夠他們過上一線網紅的體面生活,以及未來他們進入任何行業的敲門磚,比如做偶像練習生、做模特等等。

  再比如宇宙第一網紅金姐 Kim Kardashian 與侃爺 Kanye West 的大女兒 North West,出生於 2013 年 6 月,目前還不足 6 歲,她的 Instagram 賬號有 52 萬+ 粉絲。前不久,她登上了 WWD Beauty Inc 雜誌封面,雜誌稱她小小年紀將對未來的時尚美妝產業產生巨大影響。

  WWD Beauty Inc 雜誌封面

  隨着越來越多名人的小孩開始上網,留給素人網紅的機會就變少了,如果拼專業、拼顏值,名人小孩有更多的天然優勢。

  即便是前幾年就很火的網紅小孩,如今都在想方設法求新求變。

  比如幾年前靠模仿名人穿衣造型走紅的 Ryker,他的兩個弟弟 Grey 和 Wyatt 也先後走上了網紅之路。

  Ryker和弟弟 Grey

  Ryker三兄弟

  如今 Ryker 一家人都成了網紅,時尚、母嬰、旅行等各種推廣業務都有涉及。

  Ryker 一家合影

  如此全家出動做網紅的模式,簡直就是娛樂界明星家庭的翻版,但是相比明星,他們更加親民。而且對比一些強行曬小孩的家長,全家出動更讓人產生心理認同。

  心理認同也讓一些特殊家庭在社交媒體上備受關注,比如來自紐約的Mia和伴侶 Nico,以及兩個女兒 Vada 和 Nova,一家人在 Instagram 擁有 4.2萬粉絲。

  Mia 一家

  這家大女兒 Vada 的街拍照片讓人印象深刻。

  左右滑動

  有粉絲,就意味着有商業回報。

  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的 Stauffer 家族,Instagram 賬號有 400 萬粉絲,已經先後與沃爾瑪、樂高、蘋果、亞馬遜等無數知名品牌合作過。

  從 2014 年以來,Stauffer 家族賬號主要分享一家幾個小孩的日常生活,其中 Mila 和 Emma 雙胞胎姐妹的視頻,在全球各地廣爲流傳。

  因爲業務量太多,小孩們的媽媽 Katie 索性在去年 9 月辭去了全職工作,一心一意打理自己的社交媒體生意。

  Stauffer 家族的雙胞胎女兒 Mila 和 Emma

  據說百萬粉絲的 Instagram 賬號每年可以獲得超過 50 萬美元的收入,除了直接的廣告合作,他們還會收到各種品牌贈送的禮物,比如地毯、沙發、桌椅、電視機等。

  說到這裏,你是不是已經蠢蠢欲動想把自己小孩捧成網紅了?沒有小孩也恨不得馬上生一個?甚至有人驚呼,網紅年紀越來越小,這樣下去難道要孃胎出道?

  其實,如果是理性的旁觀者,看到各路網紅小孩,應該都在關注小孩和父母共處的美好時光,他們的穿着打扮倒是其次,即便關注那部分,討論重點更多會放在家長身上,因爲小孩子的任何造型,都是家長弄出來的。

  實際上,因爲電視、網絡等傳播手段的影響,如今的小孩們從 3、4 歲開始就開始用成人的一套價值觀來武裝自己。除了身高、體重、口音,他們的說話方式和穿衣打扮,和成年人沒有多大差別。

  像今年 8 歲的日本網紅 Coco Hamamatsu,她被無數媒體稱之爲時尚神童,而她所表現出來的造型天賦,完全是成人造型的縮小版。

  去年,她就受邀爲美國版 ELLE 雜誌三月刊拍攝了時尚大片。

  很多時尚品牌活動現場,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Coco 以 KOL 身份亮相 Gucci 東京青山店,與渡邊直美合影

  小孩們在理應享有好奇心和天真的年齡,卻被成年人通過塑造兒童的方式,剝奪了本該屬於他們擁有的好奇心和天真。好還是不好呢?隨着小孩慢慢長大,他們自己會考慮要不要做網紅,以及怎樣做網紅。

  比如前文提到的洛杉磯造型師 Luisa Fernanda Espinosa,去年她有 60 多萬粉絲,隨着兒子長大不再呆萌可愛,她已經有大半年沒發佈新照片,粉絲也回落到現在的 57.6 萬,而且她兒子自己的 Instagram 賬號被設置成了私密狀態。

  Luisa Fernanda Espinosa 兒子小時候的呆萌照

  話說回來,身在如今技術手段如此強大的時代,每個人成名的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自拍、直播、vlog……只要用心,總會被人關注到。任何小孩想做網紅,隨時都可以出道,畢竟網紅低幼化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父母們是否已經爲小孩規劃好了未來?是否問過寶貝做網紅是不是真的快樂?

  希望那些想把自家寶貝兒打造成網紅的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小可愛、小寶貝兒當作洋娃娃對待,而是讓他們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探索周圍世界,當他們與周圍人相處的過程中領悟到了樂趣,體會到愛和安全,就會形成自我概念和獨立精神,那時候再出道也不晚。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