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統計,全球有超過3億名抑鬱症患者,到2030年,抑鬱症將在全球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在中國,3.2%的人患有抑鬱症,且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但目前我國抑鬱症的識別率僅有30%,就醫率不到10%。

  頭痛、胃痛等不適也許是抑鬱惹的禍

  談及抑鬱,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揮之不去、難以抑制的悲傷。然而,抑鬱非常善於僞裝,難以識別。許多軀體症狀(如頭痛、胃痛、心悸等)常先於抑鬱症狀發生,掩蓋了原有疾病。很多患有抑鬱症的患者因爲這類軀體症狀就診,卻未認識到抑鬱纔是這一切的罪惡之源。臨牀醫生也不易及時做出診斷,造成抑鬱症的識別率低,患者也常錯失最佳的診斷和治療時機。

  據統計,半數以上的抑鬱症病人會出現軀體症狀,軀體症狀是抑鬱症的有效診斷指標。10%~15%的抑鬱症患者最終可能死於自殺。既往研究還顯示,相比於不存在自殺意念的抑鬱症患者,存在自殺意念的患者表現出更頻繁和更嚴重的軀體症狀。

  然而,迄今爲止,尚未有研究系統探究與抑鬱症的臨牀診斷和治療相關的軀體症狀。有鑑於此,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的研究人員納入了中國大陸16家精神病院和16家綜合醫院的3516名抑鬱症患者,分析了他們軀體症狀的臨牀特徵。研究結果發表於《綜合精神病學》雜誌上。

  抑鬱症患者別排斥用藥

  研究發現,中國抑鬱症患者五大最常見的軀體症狀爲失眠(64.6%)、難以言說的軀體不適(46.9%)、體重減輕(38.5%)、食慾不振(37.6%)、循環系統疾病(31.3%),其次爲頭痛(31.3%)、性慾減退(31.0%)、胃腸道系統疾病(29.6%)和呼吸系統疾病(29.6%)。此外,與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不易描述的不適、食慾不振和失眠率較高。

  抑鬱症患者常常伴隨着糟糕的睡眠。對那些精神症狀尚未發作的患者來說,睡眠問題往往總是比抑鬱症提前到來。抑鬱症患者最具有特徵性的睡眠障礙是早醒,醒後再難入眠,上午情緒和精力尤其差,而在下午或傍晚可逐漸好轉,即所謂“晝重夕輕”現象。林黛玉所題的《更香》詩中有四句:“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正是對抑鬱症憂思難眠的生動描述。

  中國雖然是抑鬱症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但還是有很多人對抑鬱症一知半解。他們錯誤地認爲,抑鬱症是心病,“心病還需心藥醫”,從而排斥藥物治療——“別想太多,別太矯情,看開點就好了”“壓力太大,自己調節一下就能好”……其實,抑鬱是大腦裏的某些化學物質發生了變化。患了抑鬱症,應當去尋求醫學幫助,抗抑鬱藥能緩解抑鬱心境及軀體症狀,有效率約60%~80%。(範宏博整理)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 編輯 || 範宏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