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騰華表示,美國不再向中國貨品加徵新關稅是好事。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美決定重啟貿易磋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中美重啟談判可將四月暫停談判以來的負面影響減到最低,而美方承諾暫緩再向三千億美元中國貨加徵關稅,亦可消減企業的擔心。他認為美國不再向中國貨品加徵新關稅是好事,但實際結果仍然有待觀察。有商會認為,兩國宣佈暫停開徵新關稅,令不確定性減少,美國進口商將會把握時間向中國出口商增加定單,港商的憂慮可稍為紓緩。

  邱騰華昨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過去一年以來,關稅措施已對中美,以及在內地設廠,將產品輸美的港人造成經濟負擔,從而影響本港第一季經濟增長,以及貿易、零售及旅遊等表現。他指中美雙方能夠重啟貿易磋商是好事,亦可修復在四月底、雙方中止談判所帶來的裂痕,亦停止了這一兩個月來的負面情緒,「但是否真的能夠在磋商中得到圓滿的解決,仍然要看重啟會談後的進展和結果。」

  邱騰華強調,本港企業及投資者要做最壞打算及準備,相信業界會審慎觀察具體情況,當局會繼續推廣協助中小企的措施,讓更多受影響企業受惠。

  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吳宏斌歡迎中美重啟貿易談判,並暫停開徵新關稅,估計美國消費者開始感受到調高關稅的影響,令美方改變態度。他提到本港廠家定單在今年首五個月都下跌,直言若下半年能取得持平已屬萬幸。他希望中美兩國能盡快達成協議,但也指港商不會「望天打卦」,已做好分散風險的準備。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認為,中美重啟貿易談判屬意料之內,指美國上月將二千億美元中國貨品的關稅調高至百分之二十五後,不少當地商會和消費者都向特朗普政府反映受到影響。他相信隨着兩國宣佈暫停開徵新關稅、不確定性減少,美國進口商將會把握時間向中國出口商增加定單,港商的憂慮可稍為紓緩。他認為明年美國大選前不可能取消所有關稅,但稅率有機會將調低至百分之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