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於Fate/apocrypha(以下簡稱FA)的話題,在一個季度前動畫完結之時就已經差不多完全冷清了——即便是尚在連載的時候,話題的討論也一直是半熱不熱的樣子。而對這部作品的評論,卻大多是吐槽與批判了。

那段時候的本人還算是一個只看問答而並不發表意見的知乎小透明(雖然現在也就是抖抖機靈沒正經回答),所以其實有些與主流相悖的想法是並沒有及時與尚有討論熱情的知友們一起交流的——雖言之「交流」,卻恐怕討論一深往往就成了爭吵,而生性懶散的本人卻又是實在不喜這種情況的。至於為什麼現在又想寫這篇文章,契機大概是今天私人FM把FA的ED推送了我,突有感觸吧。

總之種種原因,一些關於FA的想法時隔數月才正式地說出來,感覺上可能還是會有些怪怪的吧……

不過在正文之前,有一些廢話還是要說清楚的:我無意去評價其他朋友對FA的看法到底如何,無論是表揚,批判,甚至是謾罵,我都持不評價態度;也非旨在強行改變朋友們對FA的觀點,如果有人願意認同我的觀點,我表示十分榮幸,但如果無法苟同,還請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只是在個人地,主觀地,非專業性地表達自己對Fate/apocrypha這部作品的想法,最後,我希望這種尊重能是相互的。

一、關於FA的主題

儘管有很多朋友會詬病FA整體的劇情邏輯比較混亂,人物的行為常常存在這不合理,但就我個人的理解來看,FA是有一個貫穿全劇(或者說全小說)的主題的,而這個主題實際便在動畫的第一集就已經藉由齊格之口說了出來:

「這不是屬於從者的故事,也不是屬於聖人的故事,不是屬於御主的故事,這是人類實現願望的故事。」

沒有錯,FA的主題就是「實現願望」。

因而,如果以這個為落腳點來再次審視文中(或言劇中)各位角色的所作所為,起碼就不會顯得太過突兀了。本身從聖杯戰爭的這一個形式來看,便是御主與從者以實現自己的願望為內在驅動力而進行並完成,所以,以「實現願望」為主題雖然有些流於表面但也算合情合理。

那麼有了「實現願望」作為內驅力的各位角色們,只要其行為的意圖與之相關,在邏輯上就都是能說得通的了。至於「願望」本身的問題,相比之下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就比如也許有人會認為齊格飛送心臟這一段太過於機械降神,但我會認為齊格飛本身的願望就是「幫助別人實現願望」,而他作為從者被召喚的這一形式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幫助別人實現願望」(畢竟從者的任務就是幫助御主獲得聖杯的,這也是為什麼一開始的齊格飛會對其御主坦言「我沒有願望」)。所以此刻東出沒有解釋的只有為何「幫助齊格的動力」大過了「幫助御主的動力」了。也許是齊格飛本人的善良性格所致,也許是他認為幫助齊格也不會妨礙幫助御主,具體我不能下定論,因為這的確在我看來是東出沒有給出較好解釋的地方。

其餘的從者也各有各的願望,在劇情中有的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實現了,有的沒有,這個在下文會簡要分析。

二、關於齊格

儘管我並不能舉出詳細的數據,但從以個人能力能看到的評論或劇情反饋來看,有關主角齊格的問題似乎往往是最有爭議的。其中主要的爭議不外乎齊格的「主角光環」和他與貞德「莫名其妙」的感情線,在這裡我只是隨便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不得不說一句,用一個出身為0也沒有人氣基礎的人造人做主角,是件非常非常非常(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喫力不討好的事,一來因為很容易寫崩(想想看那些突然換主角的系列遊戲的對新主角的評價吧……),二來就算寫得再好,上限也不會比FSN中的士郎高,尤其FA實際上是有羣像劇的趨勢的,這更會讓花在齊格身上的筆墨不會多到能完全完善人物形象,所以齊格形象即不完善也沒有前設鋪墊,有些為了推進劇情而在他身上的情節自然而然就成了「主角光環開掛」了。這的確是個大問題,卻也是在篇幅不變的情況下難以避免(當然如果作者筆力強到短篇幅也可以完善人物那就當我沒說,不過顯然東出暫時是不能的)。

那麼,在FA裏以齊格做主角是否是個錯誤呢?其他朋友的想法我不敢評價,但至少我個人認為,不但不是錯誤,反而是合適人選。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還是得回到FA的主題——實現願望上來。

「實現願望」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它的潛臺詞實際是「人類實現願望」,那麼此刻便出現了一個隱性前提——人類擁有願望,人類才實現願望。這個「願望」其實定義廣泛,小到本能和私慾,大到拯救世界和人類,本質上是沒有差別的(當然關於這點很多哲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大家自行判斷,我只是表達自己認同的說法)。

而回過頭來看主角齊格的身份,那就很讓人玩味了。他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人類,而是一個「人造人」。

這裡就牽扯到一個問題——人造人是人類嗎?顯然要用隻言片語去解答這個問題是不可能的,或者說這個問題至今沒有定論。從這個問題延伸到現實社會,便是有關人工智慧討論了,這裡有興趣的朋友如果想進一步瞭解關於人工智慧倫理方面的問題,可以聽一聽徐英瑾老師的公開課,相信能有所啟發(咦,怎麼感覺歪樓了)。

咳,言歸正傳。上文說的內容,其實只是想告訴讀者們人造人也並非一個單一的概念,是難以一概而論的。具體到劇情裡面來說便大體分為兩類:

一種是像齊格與那個人造人妹子一樣有自我意識,或許有感情,可能會被命令束縛的人造人。

一種是單純作為魔力轉化資源泡在培養罐裏的沒有意識或者有意識但無法表達的人造人。

那麼現在的問題便是,這兩種人造人是否都算是「(能)實現願望的人類」呢?

以我的觀點看來,第一種是可以算的,而第二種人造人或許有潛力,但如果不是像齊格那樣打破禁錮(無論靠自身還是外力),潛力是無法轉換為實際的。

畢竟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需要相互交流才能得以「人類」的形式存在,如果自己的意願無法抒發,那麼也就無從談及實現。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齊格從在機緣巧合之下打破培養罐,到向阿福求助,再到對齊格飛說出「想活下去」,到在和老爺爺的交談中明白自己要做的事,再到與貞德的互生情愫(這一段就很不明顯到莫名其妙了,不過作為齊貞黨我表示接受),一直到他因為貞德之死而怒懟天草以及最後的化龍帶走聖杯,整個心路歷程都體現著他作為一個真正的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覺醒」,而他所有的願望也經歷了這樣的變化:

生存本能(活下去)——責任(回去幫助貞德)——愛與情感(一怒為貞德)——自我升華(化龍帶走聖杯)

願望需求的層次是不是看起來越來越高級呢?作為一個成長性的過程,我認為以齊格的經歷來說他作為主角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唯一的問題在於,作者對這些心路歷程的描寫不足或者被分支劇情喧賓奪主(在動畫上則是表現不到位),才使讀者(觀眾)們產生「齊格除了主角光環一無是處」的想法。這個錯不在齊格,也不完全是作者的鍋,只能說在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萬事沒有兩全法罷了。

至於齊貞CP的問題,因為CP粉的複雜性,這裡帶過不提。但在此借用之前看過的一個觀點「齊貞戀是東出模仿士劍戀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結果」。至於評價是否到位,還請自行判斷。

三、簡單說說其他角色

相信很多朋友關注FA並不是因為劇情而是因為其中很多討人喜歡的角色的。而作為有羣像劇趨勢的FA,的確也花了很多筆墨在非主角角色上。說句老實話,我本人最開始追FA,60%是奔著莫崽去的,剩下的,20%是因為齊貞糖,20%是因為塔喵腳後跟馬老師和小太陽,真正去思考劇情反而是之後的事情了。

那麼下面就挑選幾個我比較有印象的角色簡單聊聊吧:

1、莫德雷德

也就是可愛的莫崽了。拋開設定什麼的不談,她的形象也是一眼看上去很討喜的,尤其是其直爽的性格以及與御主有愛的互動都可以說圈粉不少了。

劇情中的莫德雷德一開始便說出自己的願望是「有一次挑戰石中劍的機會」,從後面可以看出這個願望實際上對是阿爾託莉雅說她「沒有王的氣量」的反應,小孩子心性的莫德雷德很直接地就會認為「既然你認為我沒有王的氣量,那我就拔出石中劍證明給你看」,換言之便是她也希望成為王。

而到了劇情末尾,我們才瞭解到莫德雷德其實已經看清楚了王位的本質其實是個「詛咒」,她真正想要的是父王能擺脫這個「詛咒」,所以才希望成為王,將「詛咒」轉移到自己身上。然而命運總是無常的,最終王還是那個鐵面無私的王,叛逆的騎士依舊背著叛逆之名,不列顛的滅亡無法改變,只餘下放不下執唸的王在卡姆蘭一次又一次伸手抓向名為「聖杯」的所謂希望,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也許在另一個王不被王位束縛的世界,父子兩人會真正的相親相愛吧、

2、阿喀琉斯

阿喀琉斯最大的特點,在於他對情義的重視。

無論是在《伊利亞特》中還是在FA中,他的很多行為都是由情感而發的,而不是為了什麼所謂「大義」,再加之本身高大英俊又技藝高超,還是半神之子,可以說是一個處處是閃光點的人物。

那麼這樣的一個人,他的願望又是什麼呢?答案是——成為英雄。

或許在旁人看來,他的這種訴求是顯得有些費解的,難道阿喀琉斯不是英雄麼?的確,以外在的眼光看來,阿喀琉斯完完全全稱得上是一個英雄,既有無雙的本領,又有光輝的功績。但從他本人看來,卻依舊有著一份「成為英雄」的執念。

這種執念從哪而來的呢?或許是喀戎老師對他的影響吧。作為半神之子的阿喀琉斯天賦異稟,對技藝的學習是輕鬆無比的。然而喀戎作為諸多英雄的老師,卻告訴了阿喀琉斯真正的英雄並不在於實力而在於心,也許從那時起,他的心裡就種下了矛盾的種子了吧。

要成為英雄,便是要做」正確「的事,便是要在必要時擯棄掉自己的情感,阿喀琉斯往往在情感和」成為英雄之路「上苦惱著,在成為英靈之後也未曾解脫。這也是為什麼他雖然早已發現自己真正的御主被天草做了手腳卻也只是抱怨而未有什麼行動,因為他也知道」英雄「是不能背叛的。

然而,與喀戎的對決最終使他明白了成為英雄和情感並不矛盾——只要問心無愧則矣。所以他此後送世界盾、與阿塔蘭忒同死,成為了他放下或者說達成執唸的標誌了吧。

我無意分辨阿喀琉斯做的是對是錯,但凡事都分對錯的話,是否會活得太累呢?

3、迦爾納

現實中很魔幻又無奈的一個現象,便是善良之人往往更容易被傷害。我想,迦爾納的故事也能反映這個吧。

作為「施捨之英雄」,他或許是整個FA裏最能冠之「英雄」一稱號的人吧。實力強大,性格溫和謙遜,對御主忠誠,對敵人尊重,幾乎是真正的「完人」。

然而即便是「完人」,也在種種情況下被一再削弱,最終被打敗,被殺死。善良之人,終是難以善終。

但其實仔細想想,我們作為看客,又有什麼資格為他打抱不平呢?即便是受到種種所謂算計也好陰謀也好的打擊,迦爾納依舊是那個迦爾納,即便是最終被齊格殺死,他也沒有怨恨,而是欣慰地說出「你贏了,去做你要做的事吧」,對阿福的半途殺出,也只是認為其做了從者該做的罷了。

一如生前因為種種陰謀而被阿周那殺死一般,他始終以隨遇而安的態度對待著自己和他人。

也許,迦爾納這樣的人永遠不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但至少我能做的,是給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了。

4、天草四郎時貞

其實,我並不是很想多談關於天草的事情。

並非我對他有厭惡之情,相反他是個很有魅力的人,意志堅定,理想遠大,卻也不迂腐。懂得變通。

但他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傲慢。

不是說他的性格或態度倨傲,目中無人,而是他對人類的看法,悲觀而自以為是。

或許人類真的已經是無可救藥,或許人類本質的確醜惡不堪,但人依舊還是人,沒有誰在本質上超越誰。

天草也沒有。儘管他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儘管他認為自己已經超脫了常人的情感,但他依舊是人。

既是人,便沒資格擅自為全人類做決定,不論這個決定後果會有多光明或是多黑暗。

因而天草自然是偉大的,他的偉大脫胎於這份傲慢,而這份傲慢也讓他滅亡。

剩下的角色,也並非沒有我比較喜歡的,但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那麼深的體悟,若是以後有機會,再慢慢聊吧。

結語

原諒我用這麼古板的文體去抒發自己的想法,一個史學生生活不易,還請不用在意。

其實寫了這麼多,倒也不是想要證明什麼,FA到底是個什麼層次的作品相信大家心裡都是有桿秤的。

但對一部作品的看法,終究是來源於自己內心的,有時候跟那些刻板的所謂「標準」或是「理論」是沒有關係的。就算是一部三流的作品,如果能觸動自己的心絃,又何嘗不能是屬於自己的「佳作」呢?

也許有時候人會為了輸出自己的觀點,往往忘記了評價作品對自己的真正意義吧。誠然,提出一個大家贊同的觀點是很不錯的,但在眾人之口下,能否守住自己的本心呢?或許很難,但我希望每一個願意分享自己看法的朋友都盡量保持自我。

有人可能會說這些解讀是不是過度了,對此,我的看法是「如果是自我評價的需要,那就沒什麼過度不過度的」。我始終認為,一個作品的意義不在於作者想告訴你什麼,而在於你看完之後能想到什麼——這纔是閱讀書籍或者是觀看影視作品甚至聽音樂的樂趣。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再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