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說到波普藝術,

就不得不先講一講它的風流史歷史。


什麼是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起源於1950年代的英國,

最初在一幫知識分子與藝術家之間的談話中使用,

並在1956年,由英國藝術評論家

羅倫斯·艾偉(Laurence Alloway)所提出。

其中的波普pop,既取自流行popular一詞,

同時也是棒棒糖Lollipop的簡化口語,

強調一種輕鬆愉快的享樂和渴求慾唸的轉化。


波普藝術大師「們」

  • 理查德·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 波普之父,1922-2011

(不愧是大師,pop起來連自己也不放過)

理查德·漢密爾頓最著名的作品,

是1956年在英國的一次畫展上展出的

《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

雖然這幅拼貼畫題目十分冗長,

但它卻是英國第一幅波普藝術作品以及最典型的波普拼貼畫,

作品中因為濃縮了當時消費者文化特徵,

展覽期間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並使波普藝術的特質更大程度的體現了出來。

而波普風格也從此開始流行。

〔 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 〕

〔 我的瑪麗蓮 〕

〔 動蕩的倫敦 〕

  •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 波普領袖,1928-1987

談及Andy Warhol,

就一定要提到他的那句經典的話:

「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

在波普藝術的世界裡,

他就像是一個瘋子,

把那些取自大眾傳媒的圖像,

如湯罐、可樂瓶、鈔票、名人頭像等,

作為基本元素在畫上重複排立,

然後用幾乎千篇一律的繪畫圖式,

將色彩複製出了藝術。

〔 安迪沃霍爾著名的夢露圖和毛爺爺 〕

〔 為地下絲絨樂隊設計的「大香蕉」 〕

  •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 塗鴉大師,1958-1990

凱斯·哈林的塗鴉具有十分典型的波普風格,

甚至已經成為當今流行文化中的一部分。

他擅長於將任何事物變成他所鍾愛的線條,

並用充滿想像力的圖案樣式實現在他所有的周遭環境中。

普遍出現的粗輪的廓線,

以及抽象人物和動物的圖案充滿了整個構圖,

猶如某種複雜的花紋,

又彷彿是在訴說一個個故事。

不幸的是,他年僅31歲便因艾滋病於紐約病逝。

  •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圓點女王

這位「 波點怪婆婆 」的一生,

用傳奇來描述也不為過,

從小身患神經性視聽障礙,

大部分時間居住在療養院

卻用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來不斷證明自己 。

她以獨特前衛的藝術風格,

兼具東方特質的抽象表現手法創作出來的作品,

使人感受到一種耐人尋味的形式美。

而她也作為唯一一個日本女人,

被載入西方波普藝術史。

(密集恐懼症患者請謹慎瀏覽)


波普藝術與時尚

1

自從五十年代波普藝術誕生以來,

它一直與時尚界攜手並進。

英國時裝設計師瑪麗奎恩特(Mary Quant)

是促進波普時裝發展的第一人。

她率先開始為少女設計衣服,

並打破性的將迷你裙推上街頭,

同時設計出了色彩艷麗大膽的「小衣裝」,

這種穿著合體且反叛正統服裝的時裝,

一經推出,就得到許多青年人的青睞,

Mary Quant創造的這種風格,

更在當時被譽為「倫敦造型」。

2

到了六十年代,

迪奧接班人伊夫·聖·洛朗(Yves Saint Laurent)

將荷蘭畫家皮特·蒙德理安的作品

《紅、黃、藍構圖》進行二次創造,

運用波普幾何的藝術形式體現在裙裝上,

設計出蒙德里安裙(Mondrian),

一經展出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使蒙德里安裙成為了時尚史上的一件經典之作,

同時也成為現在許多拼接裙的鼻祖。

3

然後波普時裝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

花無百日紅,進入70年代之後,

設計師們逐漸對波普時裝沒有了往日的熱情。

直到1987年春夏,

Versace 推出了以安迪沃霍爾的作品

《瑪麗蓮·夢露》為圖案的服裝,

使波普時裝再次掀起一陣熱潮。

4

波普時裝反反覆復經歷著時尚圈裡的起落,

但卻永遠徘徊T型臺上。

到了今天,復古風潮襲來,

各大品牌又重新爭先演繹波普風格,

賦予自己的品牌特色

2014年春夏更是達到了一個極盛。

〔 Jil Sander 2014 - SS 〕

〔 Chanel 2014 - SS 〕

〔 Aquilano.Rimondi 2014 - SS 〕

〔 Kenzo 2014 - SS 〕

〔 Vivienne Westwood 2014 - SS 〕

〔 Céline 2014 - SS 〕

〔 Versace 2014 - SS 〕

〔 Prada 2014 - SS 〕

5

一向以風格戲謔著稱的莫斯奇諾(Moschino),

在2013年任命傑瑞米·斯科特(Jeremy Scott)為其創意總監後,

更是將波普風格玩到了極致,

Jeremy Scott似乎在用他的每件作品,

甚至於每個細節向你宣告,

「 我是波普世界的國王。」

他將大眾生活中最尋常的對象作為設計元素,

把垃圾袋、守衛帽子、麥當勞手袋、可口可樂、

爆米花、洗衣粉、速食店標誌等微不足道的東西

打造成了手袋的門面,衣服的印花,

充滿了戲謔的遊戲感與對於時尚的幽默諷刺。

正像他所說,

「 我生活在這個波普的世界裡,

我用波普藝術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 『My Market Day』 VOGUE Japan September 2014 〕

〔 Moschino , 2016 - FW 〕

〔 Moschino , 2017 - SS 〕


other

Ⅰ 安迪·沃霍爾&凱斯·哈林

Ⅱ 關於波普大師的紀錄片:

  • 《 安迪·沃霍爾生命中的一天 》 - B站 av4216398
  • 《 凱斯·哈林的世界 - B站 av3778551
  • 《 草間彌生之最愛 - B站 av3376841

Ⅲ UNIQLO 推出了與藝術家合作系列UT。

Ⅳ 凱斯·哈林在確診AIDS後說:

「 你絕對不能沮喪,因為只要一沮喪,就表示放棄了,你也就完了,和這致命的AIDS在一起生活後,我對生活就有新的態度,不是我對死亡這件事有新的看法,而是我對生命的看法一直都是這樣的珍惜,所以我更相信得盡己所能的,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充實美滿。」


Everything is beautiful,pop is everything.—— Andy Warhol


知乎排版有限,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ARTVICTIM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