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陽已斜 芳華不再

家裡有一張父親和母親的彩色照片,那個時候還沒有一次成像的彩色照片,顏色是後來加上去的。父親和母親還很年輕,帶著那個年紀特有的青澀與朝氣。父親帶著軍帽,穿著一身蔥綠的軍裝,平添了幾分英武之氣。母親梳著兩條大辮子,打著淡淡的腮紅,帶著幾分羞澀,平行雙的大眼睛裡是迷茫的眼神。照片帶著些舊日子裡的浪漫氣息。

少時,對那個年代很是嚮往。《激情燃燒的歲月》、《幸福像花兒一樣》、《血色浪漫》曾是我最愛看的電視劇。那個穿著軍裝,激情四射的歲月相信也是很多人少年時期的夢想。

書的封面上蔥綠的顏色、一隻綠軍鞋和一隻芭蕾舞鞋加之書名《芳華》,一切都向我預警,這是那個曾經嚮往的時代裏發生的美麗故事。

如花般的年齡,初陽般的青春。盛放的青春裏釋放著肆無忌憚的人性。那光芒太盛,讓人炫目。劉峯與小曼在這炫目的光芒裏無所適從,不幸被刺中,造成了一生不能抹去的傷痕,漸漸隱去了本就黯淡的青春之光。被世界遺棄,也遺棄了這世界。

劉峯是個善良的、有雷鋒特質的山東漢子。他盡情的享受著助人的快樂,拿這當做人生一大樂事。人們對他的善良從新鮮好奇到習以為常。而善良也為他帶來了種種實惠,入黨、當標兵、巡迴演講、拿各種獎品……與之相匹配,人們開始覺得他的善良是理所當然。並將他釘死在了道德高尚的十字架上,不得食人間煙火。一旦動了凡心,他那高大的雕塑之身便瞬間崩塌、碎裂,還要人人啐之、罵之、踹之,恨不得將他踩成一團爛泥。世界的殘忍背叛讓這個樸實的漢子看清了世事看透了人心,就此寒了心也死了心。青春在最該萌動的時候卻結了冰。

何小曼,一出場便是一個悲劇人物。一出場就是一個被世界遺棄的角色。她的悲劇是家庭直接造成的,社會做了推手。

被打成右派的父親不堪其辱和妻子的冷落自殺那一天,小曼的世界便崩塌了。從此在母親的世界裡,她就是一個多餘的「拖油瓶」。極度缺愛的小曼懦弱、陰鬱、敏感,就像一隻被撿回家的流浪狗。她對這世界的態度是小心翼翼、討好取悅。甚至用裝病來換取母親短暫的關注與溫暖。在小小的心靈,扭曲與憤怒卻深深紮下了根。

她拼了命的離開那個讓她恥辱、絕望、憎恨的家。卻不料,從一個泥潭墮入另一個。

家庭給她帶來的自卑、逃避、隱瞞,惡鬼一樣跟著她,讓她在離家之後受到一羣年輕的靈魂的排擠、嫌棄、背叛甚至侮辱。她將自己拋棄在了世界之外,隱藏在一片黑暗之中。

而在這令人絕望的黑暗之淵,有人帶給她一線光明,那就是劉峯。雖然他自己本就是一道黯淡的光,卻也給了她這世界久違的善意與溫暖。燃起了她心頭愛的火苗。

兩個被世界背叛的傷心人,演繹的是一場背對背的愛情。這註定是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

一場愛情的萌動幾乎要了劉峯的命,也剝奪了了他曾擁有的一切優待。從此生命中給愛情留下的只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憂傷的黑洞。死了心的他在戰爭中負傷,一心求死卻死裡逃生成了一個殘廢的退伍軍人。從此在生活的洪流中奮力拚搏,撞的頭破血流,卻毫無建樹。卻從未拋棄善良的本能。是的,在他身上善良是本能。他慷慨的接受別人的麻煩,卻在自己重病後選擇躲開大家靜靜死去,不麻煩任何人。

小曼在經歷了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後,終於忍受不住生活的忽冷忽熱,大病了一場。從此就只剩下對劉峯的一腔熱情。一次愛戀終身相隨。然而她最終都未曾得到過他的愛情。林丁丁之後,他已無法再愛。她得到的永遠是一個若即若離不越雷池半步的堅守。但她默默陪著他走過了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以朋友的身份。替當年背叛了他的一羣人做了一點點補償。

也許該怪那個時代,看似浪漫卻也殘酷無比的時代。殘酷的年代裡人性也是殘酷的。「牆倒眾人推」、「說別人壞話」、看笑話的行為似乎風行一時,大家把這當做一種風尚,好像不屁顛屁顛跟上就會被社會唾棄。劉峯和何小曼就成為這風尚的犧牲品。激情燃燒的年代,人性也是亢奮而激烈,帶著些歇斯底里的變態。激情燃燒的歲月裏並不是所有事都讓人覺得激情四射。這是一段殘酷歲月裏的殘酷青春。

在劉峯和小曼的曲折故事枝蔓上,串著的是當年那一羣風華正茂的文工團演員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看起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給每個人帶去了不同的人生起伏。待歲月遲暮,才發現唯一相同的是,初陽已斜,芳華不再。

早就聽過嚴歌苓的大名,但閱讀她的作品還是第一次。喜歡她犀利而深刻的語言,沒有一絲矯揉造作。特殊的時代及價值觀對人性的扭曲和壓榨;脆弱的心靈面對傷害、背叛時的掙扎與痛苦;看透一切時的表面平靜和一心求死都刻畫得入木三分。酣暢淋漓的閱讀之中不時跌入對人性複雜多面的思考與尋解。


原著沒看,只是看了由原著改編的電影。不少人糾結於影片對那一時代反映的是否真實,其實這在審視作品社會價值取向上屬偏了題。先說歷史的真偽度,凡六十年代以上過來人都清楚明白,電影展現的那一特殊時代對人性的遏制和壓抑在現實中其實是過猶不及,電影所反映揭示的不過皮毛而已。尤其是八九零後的年輕人應該補上這堂課,不應忘記歷史。反過來說,因為個人處在不同的社會和生活圈內,絕大多數人不能以自己的感官體驗去做影片故事真偽的評判標準。這部影片昭示的是,因為我們有過去特殊時代的經歷,所以我們要通過回顧來總結為何有特殊時代,如何避免這樣扭曲的特殊性再次發生,讓對公平公正和對人性的尊重,成為社會的主導;讓法治社會建設和制度建設,成為對公平公正和公民權利的切實保障。


沒看。當過兵,野戰部隊。我們那個年代的軍營戰友之間比較友好,時代整個大環境決定現實的生活,看評論的有些介紹,那些事在部隊沒有聽說過。個人觀點:不能站在現在的思維角度評論過去,畢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