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

始於生,終於死!

生與死之間,

只有一線之隔,

只在一念之間,

只差一步之遙!

一輩子,三萬多天,

稍縱即逝,

過一天少一天,

活一天就離死近一天!

人一生下來,就開始走向死亡。

不管這個過程有多長,

但人的歸宿只有一個,

誰也逃脫不了墳墓的召喚。

勇敢者主宰命運;

懦弱者順從命運。

不要期待命運會無故青睞你,

你不堅強,命運不會把你當盤菜;

你若堅強,命運才會為你拐個彎。

命運就是這麼的不公,

命運就是這樣的怕強欺弱!

若想挺拔,請你堅強!

若想盛開,請你堅強!

人這一生,不要擔心死,害怕死。

害怕死,是因為我們渴望活。

活是一輩子的事,死卻是一閉眼的事。

活,就要活得頂天立地;

死,就是死得瀟瀟灑灑。

想乾的事,立即行動;

想要的愛,及時表達。

努力了,盡心了,

一生也就活得其所,活得有價值了。

活著,千萬不要扭扭捏捏,

拿不定主意,猶豫不決,

拖來拖去,一切就只能帶進墳墓裏去,

終其一生,也就碌碌無為,毫無作為!

這樣做人,又有啥意義!

生與死之間,看似遙遠,

實則只在一呼一吸之間。

走過昨天,活在今天,期待明天,

活著,絕不能等,把一切都寄託在明天!

因為,也許就死在了今天晚上,明天再也不會再來!

混日子,熬日子,就會活得窩窩囊囊;

一定要學會享受日子,

努力把日子過精彩。

當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

纔可以心中無憾!

才會讓這一生沒有白過!


佛法的修學,我們第一個目標當然是了脫生死,超越輪迴,這是一個大問題,正是佛在《法華經》上所講的『一大事因緣』。世尊在許多大乘經論上告訴我們,無論是理論或是方法,無不是以此為終極之目的。  可是佛法傳到現在,依中國歷史之記載,已經三千年了,外國人的記載也超過二千五百年了,法傳了這麼久,總免不了有流弊發生。現在是大乘經上常講的『末法時代』,五個五百年,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二千五百年之後,這個時代眾生之根性,與古時候當然不相同,因此有許許多多的經論法門,不是不好,而是我們現代人修學,實在說呢,作不到啊。  依照大乘經的理論原則,無論修學那個法門,顯教也好,密教也好,禪宗也好,教下也好,都需要斷見思煩惱,纔能夠了脫生死。什麼叫『見思煩惱』?簡單的說,『見』就是指對於宇宙人生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這叫『見煩惱』。『思』是指錯誤的思想、錯誤的想法,見思包括的範圍太多、太多了。  佛在經論上將無量的見思煩惱歸納為十大類,這是為說法方便起見。這十大類的任何一頻,說實實在在的話,現代人都斷不了,一類都斷不了,何況十大類呢?若是斷不了煩惱,這一生的修學就不能成就啊!這不是某一個人的毛病,而是現代人的通病。  我們從倓虛大師的《唸佛論》裏可以看到,他老人家曾經非常感慨的說出,他一生當中所見到的、所聽到的,參禪有得禪定的,但是已經很少、很少了;而參禪開悟的,不但一生沒見過,聽也沒聽說過,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  參禪要是不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不算成就;得禪定,定的功夫有淺深,功夫淺的生初禪、二禪;功夫深的生三禪、四禪;四禪天和四空天都沒有離開天道,何況是得禪定的人已經是鳳毛麟角了。這就是說明末法時期眾生,本身煩惱習氣很重,再加上環境的外緣不善,什麼叫『不善』?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的誘惑,內有煩惱,外有誘惑,你怎麼能成就?  何況修學中,古大德所謂的『不老實』,這句話份量很重、很重,意思很深很廣,我們聽了沒在意,笑笑而已,沒當一回事情,而不曉得這句話正是說中了我們的要害。  為什麼不老實?不外乎二個原因,要是依佛經來說是善根淺薄,沒有福報,要是以我們現代話來講呢:  第一:我們對於經義未能真正瞭解。  第二:我們在世做人,苦頭尚未喫夠。  所以修學就不老實了,這是誤了我們一生的大事。  那要怎樣才能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如何修學,我們這一生才真正有成就?這是每位同修心目中所希求的。我們既然有這個願望,這願心是不是真的懇切呢?如果真有這個認識,真有一個懇切的願心,那麼此人就是佛經上所講的『覺悟的人』,他真的覺悟了。  如果我們還醉生夢死,過一天算一天,以這樣的心態學佛,依舊是在無明迷惑之中,並沒有覺悟,他修學功夫怎會得力?  這些年來,我們在講習當中,諸位從錄影帶裏聽到,還有一些已經寫成文字的,大家也都有看到,我們從那裡入門呢?一定要從『三福。六和』,『六和』並不是專指出家人的道場,如果『六和』是專指出家人的道場,那在家人怎能成就呢?  我們必須要曉得,『六和』不分在家、出家,所以佛法是平等法,特別是凈宗的法門,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能令九法界的一切眾生平等成佛,所以在末法時期要想成就,只有這一門了。  唸佛往生的人,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預知時至,沒有病苦,我們確實親眼看見,也時有所聞,這法門叫『易行道』。修學這法門的基礎還是『三福。六和』,這『三福。六和』,我想我們同修人人都能道得,都會說啊,做到了沒有呢?沒有做到,就沒用處。  前幾個星期,我在洛杉磯講演,有一位同修來告訴我,他說他持經,我問他持什麼經,他說他持《無量壽經》已經三千遍了,我就告訴他,你不是持經,他說那是什麼?他每天都有讀誦,我說你是讀經,你讀了三千遍,你沒有持;他說什麼叫『持』呢?『持』是做到,佛在經上講的那些話,你做到沒?你沒有做到就叫『讀經』,連『念經』都沒有,『念』是什麼?你心上真有,你是有口無心,對不對?他說對。有口無心是讀經,尚談不上是『念經』,你能夠說『持』嗎?  我舉一句話,經上講的,『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你做到沒有?他還算老實,搖搖頭說:『我沒做到』,沒有做到,你就是沒有『持』。大乘經論上,佛告訴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受持』擺在第一,佛所講的理論你懂了,方法你明白了,你能夠把理論、方法在生活當中完全做到了,那才叫『受持L。所以『受持』和『讀經』是兩樁事情,不能一概而論。  我教初學,開始要把經念三千遍,目的何在?教你把經典上的教訓牢牢記住,必須在生活當中,在處事接物待人當中去做到,這叫『受持』,那就有感應了。假如你沒有照做,你來告訴我,你也有感應,我相不相信?我相信,我為什麼相信?你的感應不是佛菩薩,你的感應是妖魔鬼怪。確實有感應,妖魔鬼怪加持你,幫助你增長貪嗔癡,幫助你造作惡業,幫助你趕快墮阿鼻地獄。  世尊在《楞嚴經》末後說我們學佛人有五十種陰魔,魔會加持,魔的力量、威神,我們也不能夠小看他。你的心正、行正,就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心邪、行邪,就與妖魔鬼怪感應道交。  社會很複雜,六道里的情形比我們現在更要複雜,一個人在這個時代,要想了生死出三界,的確不容易,但是也不能把它看得太難,把它看得太難,那也錯誤了。它的確有門徑,有道路,這就一定要遵循佛陀的教誨,依教奉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