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敬,活動於秦末漢初,史書記載,其為齊國盧人。一生之中,見諸於史的有四件事:

一是勸諫劉邦定都關中;

二是韓王信勾結匈奴反漢時,其勸諫劉邦不可攻打匈奴;

三是漢初匈奴屢犯,其進獻和親策略;

四是建言劉邦徙六國貴族後裔於關中。

史書並沒有對婁敬長篇大書,但僅存的文字足以說明他的見謀智慧。至於其晚年歸宿,一種說法認為他晚年功成身退,隱居於今濟南蓮台山中的婁敬洞。但這種說法,很難解釋婁敬墓的存在。另一種說法認為他老死於任上,同樣,這種說法也有很多疑點,比如說史書為什麼沒有記載徙六國貴族後裔之後的事情。這些問題因為婁敬墓沒有被打開而變得撲所迷離,如果某一天其墓打開了,應該會有更有力的證據證實其晚年歸宿。


婁敬根據史記《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的記載是西漢初期齊國盧人,建議劉邦遷都關中,穩定了西漢初期不穩定的局面,為漢朝繼承秦朝大一統制度建立基礎,同時限制了諸侯國的力量。被賜姓劉也稱劉敬封關內侯,奉春君,建信侯

。主要事蹟是諫言劉邦遷都,反對出擊匈奴和西漢初期與匈奴和親政策。對於穩定西漢初期的局面有重要作用。至於婁敬晚年生活在何處,資料比較少所以不太清楚。婁敬墓位於中國陝西永壽縣店頭鎮。班固的《

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第十三

》也有記載。


謝邀。婁敬是西漢初齊國盧人人,先是拜為郎中,號奉春君,後被封為關內候,號建信候。因建言有功,被賜以國姓劉。一生主要有勸帝遷都,主張和親,反對出戰和移民關中等建言。晚年的他功成不居,急流勇退,隱居於永壽縣境內店頭鎮之明月山。


婁敬,齊國盧人,其主要事蹟在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時期,因其力薦關中定都有功,劉邦賜其國姓「劉」,官拜郎中,號奉春君。漢高祖七年,力勸劉邦不要用兵匈奴,劉邦不聽,結果被圍,簽下城下之盟。劉邦當年認錯,封建信侯。後又建議遷六國後裔和強宗豪族於關中。其主要事蹟詳見《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