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血小板分离术捐血小板会导致缺钙?血液基金会顾问医师、台大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兼任主治医师林东灿说:不会,只会在抽血过程时出现暂时性血中游离钙下降。

「捐血小板容易缺钙」、「血小板分离术和骨质疏松有关」这些网路留言都是误解。分离术捐血时所使用的抗凝血剂含有柠檬酸钠,会与游离钙结合,但不会吸收骨头里的钙,而且,只要捐赠者肝功能正常,柠檬酸钠代谢快速,降低的钙含量透过食物摄取就可恢复。

血小板分离术是一种特殊的捐血方式,将捐血人的血液抽出,在密闭无菌的离心钵内,借由血液分离机分出血小板或血浆等血液成分,抽取所需成分后,再将红血球等其他成分送回捐血人体内。反复操作,可获取浓厚的血液成分,但捐血时间较长,所需时间约1.5小时至2小时。

分离术捐血过程中,为避免血液凝固,必须加入含适量柠檬酸钠的抗凝血剂,可能造成暂时性血中游离钙下降,使部分捐血人有嘴唇或指尖发麻现象,必要时可以吃钙片减少这些现象发生。其实,柠檬酸钠代谢快,这些现象在捐血后很快消失。民众不用担心抽出血小板会使血液成分失衡,抽出的血液成分在48小时内身体会自动重新补足。

为什么需要捐血小板?对于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或接受骨髓移植的病人而言,全血所含的血小板量不足,250至500 c.c全血内的血小板为1单位,而分离术相同分量包装的血小板则有12单位。而使用12包全血抢救患者,不仅血库马上告急,同时输入这么多不同人的血液容易影响患者免疫力,也增加污染风险。

分离术捐血限制大致与一般捐血相同,但第1次捐分离术血小板,不论男女,体重都需60公斤以上,且首次捐血人不可参加分离术捐血。主因是为了收集足够血小板,约250至300 c.c的血液会在体外,且需反复操作6到8个循环,一定要先适应捐全血250 c.c.或500 c.c.至少1次以上,且无身体不适者,才可接受分离术捐血。第2次以后开放55公斤以上者 ,但分离术捐血1年以24次为上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