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杜布羅維茨聖母化身教堂

十七世紀時,義大利的建築家在羅曼式和文藝復興式建築的基礎上,混合些許拜占庭式的元素,再運用大量對稱立柱和華麗雕塑裝飾,巴洛克建築就此誕生。

這種建築藝術風格在十七世紀晚期傳入俄羅斯。從這時期開始,巴洛克風格結合本地傳統建築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建築樣式。俄羅斯早期的巴洛克風格受鄰近的波蘭和烏克蘭地區影響,俄羅斯人從波蘭和烏克蘭借鑒了不少建築元素,將它們和俄羅斯傳統融合重塑構成了俄羅斯的巴洛克風格。這種巴洛克建築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地區,因之這種建築風格又稱為「莫斯科巴洛克」(Moscovite Baroque);或者依據代表建築聖母代禱大教堂所在地菲利(Fili)的統治家族納雷希金家族(彼得大帝的母親即是該家族成員)稱之為「納雷希金巴洛克」(Naryshkin Baroque)。典型的莫斯科巴洛克建築是融合了俄羅斯傳統建築樣式「八角壘立方」(此處為筆者譯文,英文為Octagon on Cube)的集中式教堂,如菲利聖母代禱大教堂和波克羅夫卡聖母永眠教堂。

圖1:菲利聖母代禱大教堂
圖2:波克羅夫卡聖母永眠教堂

從西歐歸來的彼得大帝帶回了西歐的建築樣式。彼得大帝為了完全貫徹心目中的歐洲化,從西歐的荷蘭、北德意志、丹麥等新教地區邀請大量建築師修建他的新首都聖彼得堡。彼得大帝曾於荷蘭留學,他的品味也深受荷蘭影響。在他統治期間形成的糅合了莫斯科巴洛克式和荷蘭等新教地區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被稱之為「彼得巴洛克」(Petrine Baroque)。這種巴洛克風格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堡地區,深受荷蘭巴洛克的影響。聖彼得堡的彼得夏宮即是典型受荷蘭巴洛克影響的彼得巴洛克建築;但同期相近的彼得保羅大教堂卻有著高聳的鐘樓,這種建築尺度似乎表明彼得時代的巴洛克建築仍受到納雷希金巴洛克的影響。

圖3:彼得大帝夏宮
圖4:彼得保羅大教堂

彼得大帝死後,其女伊麗莎白繼位。俄羅斯的巴洛克建築藝術在她統治期間得到極大的發展。彼得大帝遺留下的俄羅斯帝國國力強盛,百業繁榮,這種景象也體現在伊麗莎白時期的巴洛克建築上。奢華的宮廷生活需要奢華的宮殿,伊麗莎白統治下的俄羅斯建築裝飾日趨精緻,越來越多的繁耨裝飾物出現在建築上,鎏金的拱頂也在此時出現。伊麗莎白時期的巴洛克建築比起彼得時代更多地受本土納雷希金巴洛克的影響,大量的拱頂和「八角壘立方」的建築樣式重新出現在了這一時期的巴洛克建築。而建築上遍布曲線的裝飾圖案又暗示來自法國洛可可建築的影響。花蕾狀拱頂也在這一時期誕生。伊麗莎白統治時期的建築風格被稱之為「伊麗莎白巴洛克」(Elizabethan Baroque)。這種風格在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不少地域都有出現,典型建築有如聖彼得堡的冬宮、莫斯科的聖克萊蒙教堂和烏克蘭基輔的聖安德魯教堂。

圖5:冬宮

圖6:聖克萊蒙教堂
圖7:聖安德魯教堂;注意其上的花蕾狀拱頂

伊麗莎白之後的葉卡捷琳娜女皇時代(中間有彼得三世短暫的統治),巴洛克已在帝國的核心領域逐漸退潮,取而代之的是從法國興起的新古典主義風格。但在帝國廣袤的邊緣地區,彼得引入的西歐風格遭到當地保守的農民和市民階級的抵制。巴洛克風格在這些地區的演變一直保留了俄羅斯的民族特點。

從十六世紀開始,俄羅斯就開始向東方擴張。作為彼時東西貿易的重鎮,大烏斯狄格(Veliky Ustyug)商人家族很快就富裕了起來。新富起來的商人們需要某些方式向他人彰顯它們的富裕,他們因而決定在大烏斯狄格修築華麗的巴洛克教堂;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維亞狄格和烏拉爾等彼時的貿易重鎮。一系列的建築學院因而沿線的貿易重鎮中建立起來。西伯利亞巴洛克建築(Siberian Baroque),便是在這些建築學院中的兩所——托波茨克建築學院和伊爾庫茨克建築學院中誕生。

大部分的西伯利亞巴洛克建築是西伯利亞地區在無柱式建築(Astylar)的基礎上混合東方元素髮展形成的。這種建築風格最大的特點是其不斷向內收縮的裝飾圖案,或稱之為「巴洛克高級樣式」(барочная переусложнённость форм)。這些大多建築還帶有東方樣式的裝飾圖案(如來自佛經的不少圖紋)。這種建築樣式大多集中在托木斯克、托波茨克、伊爾庫茨克等西伯利亞城市,是巴洛克藝術結合當地傳統和東方元素的產物。

圖8:伊爾庫茨克舉榮聖架教堂;可見其正門之上的窣堵坡紋樣和右上角的佛輪紋樣

除西伯利亞巴洛克建築以外,俄羅斯廣袤的領土也孕育了無數獨具特色的地方巴洛克藝術。奈何手頭缺乏相關資料,此處留待填補空白。


圖片來源:

題圖:VLerik82. Wikimedia. en.wikipedia.org/wiki/F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1:Ludvig14. Wikimedia. commons.wikimedia.org/w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2:Кадоль О. Wikimedia. commons.wikimedia.org/w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3:Florstein. Wikimedia. commons.wikimedia.org/w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4:Samoylyk O. Wikimedia. commons.wikimedia.org/w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5:GrechkinaNadejda. Wikimedia. commons.wikimedia.org/w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6:Ludvig14. Wikimedia. commons.wikimedia.org/w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7:Xsandriel. Wikimedia. commons.wikimedia.org/w [引用日期:2019-02-16]

圖8:Konsek M. Wikimedia. commons.wikimedia.org/w [引用日期:2019-02-16]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