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治療後進行療效評價是臨牀醫師決定病人是否繼續治療或研究者決定研究項目(如臨牀試驗)是否值得繼續進行的重要依據。雖然循證醫學強調終點(endpoint)指標的重要性,但替代終點(surrogate ednpoint)指標仍是腫瘤臨牀或研究中作出決策最常用的依據。通過終點/替代終點指標的檢測並予以臨牀驗證,逐步形成了目前我們大量使用的各種「標準」。這些標準的使用促進了臨牀試驗的發展,增強了學術交流。同時,這些標準本身也與時俱進,隨著自身和其他學科的發展不斷修訂,以適應和促進臨牀醫學的發展。

實體瘤治療療效評價標準的發展已有近40年的歷史,1979年,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確定了實體瘤雙徑測量的療效評價標準;1999年,RECIST 首次在美國的ASCO會議上被介紹,並於同年的JNCI(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INSTITUTE)雜誌上正式發表;2009年,RECIST修訂版首次公佈;2010年,RECIST修訂(mRECIST)建議:以存活腫瘤作為評估對象。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回顧一下這四個版本的實體瘤治療療效評價標準。

1979WHO標準:

1979年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確定了實體瘤雙徑測量的療效評價標準。

二維(雙徑)測量:以最大徑(A)及其最大垂直徑(B)的乘積代表腫瘤面積,以此變化來代表體積的變化。

WHO評價療效

註:WHO(1979)標準規定療效需在4周後確認。

CR(Complete response):完全緩解

PR(Partial response):部分緩解

SD(stable disease):疾病穩定

NC(No change):穩定(RECIST取消此項評價)

PD(Progressive disease):疾病進展

此後,WHO標準成為了自1979年後近20年間腫瘤界所遵循的療效評價標準。

1999RECIST標準誕生:

1985年,相關研究發現臨牀試驗療效評價的偏倚有5%-10%是因為WHO標準對有些病竈的定義模糊和腫瘤測量上的誤差造成的。在臨牀試驗中亦發現不同的研究組對於可測量病竈和可評價病竈的療效評價有不同的解釋,對於判斷為PD時應記錄的最小病竈大小及病竈數目也有不同的規定。這顯然會降低臨牀試驗結果的可比性,從而影響結論的可靠性。

為了簡化測量的步驟,提高準確性,1999年研究者們提出了以腫瘤最長徑的長度代替面積來代表腫瘤大小的一維測量方法(或稱單徑測量法)。

RECIST 標準對腫瘤病竈的定義:

靶/非靶病竈的概念:

一般情況下,所有可測量病竈均為靶病竈。例外情況:如在肺癌腦轉移的情況下,肺癌病竈和腦轉移竈都是可測量的,化療藥物能對肺的病竈起作用,腦轉移竈由於存在血腦屏障則可能無效因此,肺癌病竈屬於目標病變,腦病竈屬於非目標病變。

所有目標病竈長度的總和作為有效緩解的基線。

非目標病竈:所有除目標病竈以外的病竈或病變部位。

非目標病竈不需要進行測量,但在研究過程中需對這些病竈的存在/消失進行評價和記錄。

對於測量的要求:

● 用直尺或測量器進行測定,用國際單位記錄。

● 所有的基線評價應儘可能接近治療開始日期,最多不能超過4周 。

● 對於每一個選定的病竈,在基線和隨訪中的評價都採用同一種檢查手段。

●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建議由同一位醫師進行腫瘤的測量。

● 應測量腫瘤病竈的數目 :應代表所有累及器官,每個臟器最多2個,如果有幾個臟器同時受累,應選擇至少2個至多5個作為評價對象,總共不超過10個。

測量腫瘤大小的方法:

● CT或MRI:胸腹盆腔用£10mm,螺旋CT用5mm層面連續掃描。

● 胸X片:清晰明確病竈,周圍被肺組織包繞.

● 超聲檢查:一般不作為評價手段。但是如果有可以觸及的病變,或者表淺病變完全消失,超聲檢查可作為觸診(有標尺的彩照)的補充。

● 口服鋇劑X線攝片: 可用於消化道腫瘤病竈的測量。

● 內窺鏡和腹腔鏡:僅用於證實病理CR。

● 腫瘤標誌物:CR需全部恢復正常。

● 細胞學和病理組織學:可鑒別CR或PR,殘存病變的良惡性。

● PET-CT等 判定抗腫瘤效果的價值尚缺乏數據支持

特殊病竈的測量方法:

皮膚表淺病竈:只有可捫及的臨牀表淺病竈才能作為可測量病竈,如皮膚結節及淺表淋巴結。可以拍攝照片(建議拍彩色照)作為依據,為了正確測量和具有可比性,拍攝時應有標尺在旁示意病竈長徑.

不規則病竈:應測量病竈2個最遠點的距離,但這條線不應穿出病竈外.

融合病竈:測量融合病竈的最長徑,作為最長徑的總和記錄.

分裂病竈:分別測量,然後相加,作為一個病竈記錄,註明是分裂病竈.

RECIST評價療效

註:如僅一個靶病竈的最長徑增大≥20%,而記錄到的所有靶病竈的最長徑之和增大未達20%,則不應評價為「PD」。

WHO與RECIST療效評價標準比較

總體療效評價

評價依據:根據靶病竈、非靶病竈的變化情況和有無出現新病竈來判定。

2009年,RECIST修訂版首次公佈:

與RECIST 1.0版一樣,RECIST修訂版也運用基於腫瘤負荷的解剖成像技術進行療效評估。故被稱作1.1版,而不是2.0版。

RECIST 1.1版具有循證性,以文獻為基礎,採用了歐洲癌症治療研究組織(EORTC)實體瘤臨牀試驗資料庫中6500例患者、18000多處靶病竈的檢驗數據。

主要針對靶病竈的數目、療效確認的必要性及淋巴結的測量等方面作了更新。

RECIST 1.1版更新點介紹:

更新1——可測量靶病竈數目的

更新2——疾病進展定義

可測量病竈:

根據RECIST 1.1版,PD的定義為原靶病竈長徑總和增加20%及其絕對值增加5mm,出現新病變也視為PD。

不可測量病竈:

可以採用一種有用的模擬測試,以確定基於不可測量病竈的總腫瘤負荷增加量是否相當於符合PD標準的可測量病竈的增幅(腫瘤負荷增加73%等於可測量病竈長徑總和增加20%)。例如,胸膜滲出從少量增加到大量,癌性淋巴管炎從局部進展為瀰漫,或根據臨牀試驗方案足以要求改變治療方法。

更新3——新影像學技術價值

RECIST 1.1版指出,療效評價時若要在腫瘤解剖體積測量的基礎上增加功能評估尚待積累大量數據。功能評估可補充用於新病竈評價。

CT是目前RECIST中最常用的療效評估手段和重複性較好的解剖學成像技術,進行胸、腹、盆腔掃描時應遍及所有的感興趣解剖範圍。

氟脫氧葡萄糖正電子發射體層攝影(FDG-PET)等功能成像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仍無法完全代替解剖成像技術用於評估療效。儘管FDG-PET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臨牀分期和殘留病竈檢測,但將其加入腫瘤解剖體積測量評估療效尚缺乏數據支持。

更新4——有病理意義淋巴結療效評估

短徑<10 mm的淋巴結視為正常淋巴結而不給予記錄和隨訪。

短徑≥10 mm和<15 mm的淋巴結被視為有病理意義的不可測量非靶病竈。

CT掃描中短徑≥15 mm的淋巴結可作為有病理意義的可測量靶病竈,療效評估時靶病竈總數目可將其包括進去。

更新5——療效確認的必要性

對於以ORR為主要研究終點的臨牀研究,必須進行療效確認。

但以總生存(OS)為主要研究終點的隨機對照Ⅲ期臨牀研究不再需要療效確認。

RECIST療效標準的侷限性——不能反映靶向藥物導致的腫瘤壞死。

2010年mRECIST標準

RECIST標準以腫瘤最大直徑(包括存活腫瘤及壞死區域)判斷療效,而mRECIST標準以「存活腫瘤」作為評估對象(排除壞死腫瘤的幹擾)。

RECIST與mRECIST療效評價標準比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