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森美術館也在哆啦A夢展裏看到了村上隆的作品。

和大家來聊聊村上隆。

大部分人第一次知道村上隆的名字是因為他和lv合租出的包包

有迷彩款

櫻花包

小號Noe香檳袋

帕麗斯希爾頓

李湘

村上隆和LV的合作持續了12年。

很多lv當時的店面風格都被改成了村上隆式的繽紛可愛

但如果真的聊起村上隆的話,真的是愛死的愛死,恨死的很死。

大部分老一輩日本人很討厭村上隆,原因非常簡單,他們覺得村上隆的作品根本不是藝術。因為在日本的泡沫經濟時代,富豪們大批的從歐洲購買印象派油畫,所以在老一輩日本人的眼中那樣的作品纔算是真正的「藝術品」

村上隆

2010年時他的《太陽花》等系列作品在巴黎凡爾賽宮展出的時候也遭到法國人的激烈的公開抵制。

有趣的是,這雖然每次在各種美術館舉辦這種爭議性很強的展覽,各種人開始撕的時候,流量就來了,反而給主辦方帶來了更好的門票收益。

實際上,村上隆還是非常受年輕一輩人的欣賞的,不管是在哪個國家。

他的《727》以超過一億日元的高價賣出,成為日本國內作品拍賣價格最高的現代藝術家。

《727》村上隆

其實對於各種藝術圈裡的抗議與批評,村上隆毫不在乎。

初次接觸村上隆的作品,的確會給人以卡漫甚至動漫周邊的感覺,但恰恰就是這種看上去的「幼稚」和「超扁平」圖案呈現出的風格,代表了他獨特的藝術表現力。

「幼稚」就是村上隆創作的內核。

而由村上隆創造的超扁平風格也影響了一大批日本藝術家

上世紀90年代,村上隆提出日本社會就是「超扁平風格」,並強調將來的社會、風俗、文化、藝術都會變得極度平面。

村上隆,Another Dimension Brushing Against Your Hand, 2015

影響了青島千穗

奈良美智一大批日本藝術家

《NightWalker》

我去看村上隆展覽時,不但不限制拍照,還非常歡迎大家拍照,展覽口還提示觀眾:歡迎上傳到Twitter、Facebook、Instagram、微博、微信。

其實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來村上隆把藝術和商業、傳媒玩的有多6

王思聰買下村上隆新的「太陽花」

村上隆和匡威的合作款帆布鞋


我對村上隆無感,

但是對他商業上的成功絕對支持。

小紅莓主唱桃樂絲

聊村上隆之前,

小玉想先聊點別的。

最近被小紅莓主唱桃樂絲離世的消息刷屏,

雖然談不上有多熱愛她但是聽著那些空靈的聲音都成往昔便愈發覺得感傷。

很多這種天才級的藝術家,

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敏感神經質。

所以藝術家們瘋魔、自殺的頻率比很多普通人要高。

說回藝術圈,

很多作品非常優秀的藝術家生前卻極為潦倒,

比如梵高——

天才畫家那敏感的神經常常讓熱烈的情感失控,

反覆無常的情緒和混亂的交際狀態也導致了他的貴人離去。

作為非常看重穩定性和縱橫捭闔能力的商業圈,

誰會捧這樣桀驁不馴、不定時炸彈級的藝術家呢?

而這種顧慮在村上隆身上大概就完全不存在——

村上隆

和蔡依林合影的村上隆,很受明星們歡迎。

和周冬雨合影的村上隆,很受明星們歡迎。

看看這照相時歡脫的狀態,

就知道藝術家一定是在藝術圈和名利圈都遊刃有餘的。

作為一個今年已經56歲的藝術家,

村上隆應該早已經浸潤了這個世界對他所有好的和爭議的評價,

而且這個年齡也是與商業合作的成熟時期——

村上隆和各種商業品牌以及奢侈品的合作款

商業X藝術的強強聯合,

讓村上隆獲得了更廣泛的影響力,

而且這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要知道錢對於藝術家來說真的很重要呀!

再來說說村上隆作品的藝術性——

小玉和村上隆作品的合影

村上隆經典的太陽花系列

村上隆作品

如果形容村上隆繪畫的風格,

那兩個字就非常形象的可以概括:超幼稚、超扁平。

村上隆作品,「最深沉」的大概也就到羅漢系列的程度了……

這些作品是一種混合型的卡通圖式、略帶嫵媚完全不宏大、但鮮明又直接表達了電腦取代人腦的時代,

畫中就是些虛擬荒涎、自由散漫的青春,支離破碎、花枝招展的玩偶世界,

這種圖式摻雜卡通、電玩、市井、幻覺的精神異像與新奇景觀。

可以說,

村上隆的作品非常具有爭議,

但是不可否認的滿足新一代年輕人的審美觀。

年輕人不需要太過宏大和沉重的藝術傳統主題,

而是更喜歡在這樣簡單生動的形象中,

獲得內心輕鬆的釋放吧!

所以,

你喜歡這樣的村上隆嗎?


感謝閱讀,喜歡請盡情點贊留言,不喜歡千萬別勉強!

村上隆的作品當然極具爭議性,但我認為這方面的討論意義不大,任何藝術的流傳定性,其實都需要時間的洗禮來檢定。 大家想一想安廸沃荷(Andy Warhol)的例子,就不難明白社會對藝術家的實時反響,和日後的評價往往有一定的差異。 而村上隆的扁平風格,以及把動漫元素大量融入作品中的行徑,還是留待將來時間沉澱後的評價吧。

我認為在他身上,更值得欣賞及參考的,是對藝術市場的反思及洞悉。 正如他早已指出,日本本身就是一傀儡國家,對國際觀只會手足無措,而唯一可以打進國際視野的,就是次文化的成就。 而具體的例證,就是在八十年代泡沫經濟時期,日本人財大氣疏,於是不少人涉足藝術市場,但因自身毫無素養,於是被大批毫無操守的畫商操弄,他們當然發了大財,而藝術界的騙案無日無之,令藝術在日本背負了沉重的污名。

好了,我想起18年的日劇中,《信用詐欺師JP》同樣有涉及類近題材。 在第三集美術商篇,由石黑賢飾演的城之崎善三正是一無良的美術商,透過自身的專業知識,從而製造不同的話題,而背後正好操控畫作的價格高低,從而去謀取暴利。 當中正好說明瞭村上隆的批評及指控,即使時至今天,仍存在於日本社會之中。

下圖:石黑賢飾演的城之崎善三

此所以,我欣賞他一方面極力強調公眾要自強,也透過著作教導大家如何去欣賞作品,例如指出鑒賞的四大元素為構圖、壓力、脈絡及個性,而且利用其他人以及自己的作品加以解說,例如深入分析自己潑彩繪畫(splash painting) 的理念及構成源流,從而希望提升民眾的鑒賞力。

更為甚者,他更著力去批評傳統藝術觀念,認為貧窮纔是藝術真義的迷思。 他直指金錢對藝術創作絕不可少,因為不過作品都需要尖端的技術才能成就效果,且舉例指出宮崎駿早期的左翼思想也行不通,慢慢吉卜力正好體現要有大量資金纔可以成就藝術極品。

而且他直言自己的作品,有九成的客戶不是日本人,也鼓勵有志成為藝術家的人,若覺得日本的社會氛圍及藝術空間,令自己無從發揮,那就儘快去外國闖天下吧!也唯共如此,纔可以挑戰及檢證自己真正的實力。

此所以我最欣賞他的地方,絕對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對藝術生存環境的反思態度及精神。


他對金錢的迫切需求造就了他藝術的迫切成功,藝術就是錢??錢,他的超前理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