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的賈迎春,是金陵十二釵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女子,生性懦弱,賈璉的小廝興兒這樣評價迎春:二姑娘的渾名是『二木頭』,戳一針也不知噯喲一聲。由此可知,迎春有多懦弱。

賈迎春為什麼會這麼懦弱呢?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了她這樣的性格?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迎春的成長環境太糟糕。迎春是賈赦親生女兒,但她的母親身份不高,後媽邢夫人曾說迎春「你是大老爺跟前人養的,這裡探丫頭也是二老爺跟前人養的,出身一樣。」

由此可知,迎春的母親跟趙姨娘一樣,也是姨娘,是妾,但她的母親應該死的比較早,父親賈赦又是個不好好做官,只知道摟著小老婆喝花酒的老色鬼,因此迎春雖然是賈府二小姐,但實際上是個沒有父母疼愛的可憐女孩。

從小沒有得到過父母親的疼愛與呵護,唯一在賈府有權勢的哥哥賈璉,嫂子王熙鳳,卻也不怎麼關心她,邢夫人說「璉二爺鳳奶奶,兩口子遮天蓋日,百事周到,竟通共這一個妹子,全不在意。」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的迎春,養成了懦弱的性格,就很正常了。她之所以懦弱,是因為自卑,因為無所適從,因為從未得到過任何人的愛。

有人該說了,探春也是庶出,她怎麼不懦弱,反而有大才幹呢?趙姨娘雖然愚蠢,但怎麼說她也是探春的親媽,而且賈政為人自然好過其兄長,在這樣父母健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探春,跟迎春自然會有區別。

其實迎春跟惜春的秉性更像,惜春也是母親不在,父親不管不問,哥嫂更不關心,所以她養成了孤僻的本性。

其次是王夫人無形中對迎春的影響。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周瑞家的就說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璉二奶奶管家了。」王夫人把管家之權交給鳳姐,她自己幹什麼去了?吃齋念佛。

王夫人的吃齋念佛,也許跟賈珠的忽然去世有關,或者跟寶玉的出生有關,又或者受了馬道婆這些在貴族走動的三姑六婆的勸導,總之,劉姥姥進榮國府時,王夫人已經五年不管事了。

我們知道,迎春沒事就拿《太上感應篇》來讀,這是一篇勸人向善的文章,迎春這種行為,極有可能是受王夫人的影響,因為迎春從小也是跟在王夫人這邊生活的。

她看到嬸子常常不管事,一個人吃齋念佛,自己慢慢也受了影響,不修今生修來世,漸漸地開始不再過問身邊的俗事,無論是老婆子拿了她的累絲金鳳,還是媳婦們在她跟前毫無規矩……她統統不管。

這種性格一旦養成,就很難迴轉,身邊的人看到迎春諸事不管,什麼都不在乎,自然慢慢地都騎到頭上來了,而她也因此越來越懦弱。

迎春懦弱的性格養成,主要還是跟她的成長環境有關,我們看,她的母親是姨娘,且早死,她是庶出的身份,有個後媽邢夫人,不僅不管她的事,有了事還都推到她身上,父親是個老色鬼,夫妻兩個賈母都不待見,而她自小又跟著賈母、王夫人這邊生活。

大房那邊的家,對她來說,毫無溫暖可言,哥哥嫂子也在叔叔身子這邊生活,但不管她的事情,她在才情上又不及釵黛,探春等人,賈母自然不會關注太多,依舊得不到太多溫暖,只是三春中的一個陪襯。

這樣兩邊都得不到溫暖和愛的女孩,要麼變得特別自卑,以至懦弱,受人欺負;要麼變得異常孤僻,與身邊人劃清界限,前者就成了迎春,後者就成了惜春。總之,她們都是心智不夠健全的孩子。

作者:夕四少,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紅樓故事。


賈迎春是賈府的二小姐,為榮國府大老爺賈赦之妾所生,與其他姐妹一同在賈母跟前生活,自從元春進宮後就是賈家最年長的姑娘,長得「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也算姿容秀麗,個性上"溫柔沉默,觀之可親」,應當算是標準淑女,外加親和力強的人了。

迎春的父親雖然襲了官職,但是並不好好做官,一大把年紀了,還左一個右一個收了小老婆在房裡,沒日沒夜喝酒,而且還用巧取豪奪的方式,來奪取石獃子的家傳寶物。迎春的哥哥是與其同父異母的賈璉,賈璉一方面管家,另一方面又極度好色,再加上兩個人從小也不在一起生活,迎春又不會積極主動往賈璉這裡靠,這種天然的血緣關係也變得越來越淡漠了。迎春親生的母親早就死了,的名義上的母親是邢夫人,這邢夫人自己眼界不高、貪財勢利,迎春又沒給她帶來半點好處,她更看不起這個丈夫早先已死的妾生的女兒,也談不上半點關心。

所以迎春的身世是十分讓人感傷的,和林黛玉一樣,唯一依靠的也就只有老太太的疼愛了。與精明強勢的探春相比,同為庶出的迎春每每出場顯得十今缺乏存在感,彷彿是個隱形人,做人退讓,不露鋒芒,戳一針也不知噯喲一聲。雖說賈母認為女孩子讀書也不過是識幾個字,不當睜眼瞎罷了!但《紅樓夢》里的眾多女兒,大部分詩詞才藝是非常高的,這樣反襯得迎春詩詞功底有限,詩作得也不大好!在賈府被大家冠上「二木頭」的諢名。

曹雪芹對紅樓夢人物的評價,在回目當中已很顯然。比如說香菱是呆,說紫鵑是慧,說黛玉是痴,說探春是敏等等,有一回說到迎春,就說「懦小姐不問累金鳳」。故事是講迎春的乳母偷偷拿了迎春的攢珠累絲金鳳,去換賭本賭錢被發現後,迎春乳母之媳玉柱兒來找迎春求情,被迎春婉約回絕,她便信口雌黃說迎春要了他們家好些東西。迎春的丫鬟綉橘聽了怒不可遏,迎春卻予以制止說:「罷,罷!不能拿了金鳳來,你不必拉三扯四的亂嚷。我也不要那鳳了。就是太太問時,我只說丟了,也妨礙不著你什麼,你出去歇歇兒去罷。何苦呢?」明明是奶媽犯錯,卻仗著迎春好脾氣反咬一口,而迎春明明占理,卻甘願吃虧、息事寧人。這種妥協退讓任人欺負的態度,自然該算作「懦」吧!

我們在對這個姑娘批評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她內心的感受,有沒有挖掘她到底是怎樣的人?同時,如果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位姑娘,我們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還是要幫她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來!

不少人看了《紅樓夢》,都覺得迎春容貌雖然漂亮,但在眾多的美女當中也顯不出來有什麼特別之處!何況每每作詩或大家聚會,她都是個不愛說話、隨大流,也做不出什麼好詩的人!可是這個姑娘還有兩樣特點是書里明明寫著的,一呢就是下棋,二是她的不爭和無為的思想。

書中寫到迎春喜歡下棋,她出嫁了,便再不聞棋秤之聲,她的大丫鬟也叫做司棋。迎春的棋藝如何沒有明寫,但是從探春善於書法,惜春善於作畫,元春琴彈得也不錯來看,迎春的棋固然下得也不會差的。

只是下棋在古代成為文人雅士的偏好,很少組織相關的比賽,是一項非群體性活動,只局限於兩個人,而且下棋者必得靜思,真正的高手必然是不善言談,但胸中自有丘壑(參見國手聶衛平),即使是觀棋者也不得言語,是為真君子。同時能看懂棋路、棋道也是需要相當水平的,這門技藝可並不像書法和繪畫一樣,即使不懂,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品評一下。這樣分析,迎春的這門技藝,也就不具有普適性,不足為外人道也,只能作為她閑時的娛樂而已。她沒有在眾人當中脫穎而出,也是因為她缺乏展現自己才能的舞台,別人不知道罷了。

不可否認,迎春的個性與她的出身、她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但同時我們也可以做一種猜想,也許迎春本身就是一個不爭的人,有些人的個性就是相對和善的。迎春的思想、迎春的言語,我們一方面可以做她懦弱的解讀,另一方面,如果從老莊的思想來看的話,她說的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呢?

司棋因為和表弟潘又安的私情被發現,因此被逐出大觀園,在臨走前,司棋也曾向迎春求救,並責怪她心狠不為她求情,迎春含淚說:「我知道你幹了什麼大不是,我還十分說情留下,豈不連我也完了。你瞧入畫也是幾年的人,怎麼說去就去了。自然不止你兩個,想這園裡凡大的都要去呢。依我說,將來終有一散,不如你各人去罷。」 這說明迎春其實還是堅持原則的,並不因為與司棋感情深而徇私妄法,同時,她說的道理也不錯,大家終究要散的,也沒有必要一定要捆綁在一起。隨緣和看破的心態,讓人不由想起了莊子在妻子死去以後並不悲傷,而是鼓盆而歌。

迎春的乳母,因為聚賭被賈母發現,邢夫人過來批評迎春時,迎春低頭弄衣帶,半晌答道:「我說他兩次,他不聽,也叫我沒法兒。況因他是媽媽,只有他說我的,沒有我說他的。」這話聽起來,單從人性角度而言,是一個多麼知禮、守禮,多麼能夠為他人著想的,又特別講究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女孩子說出來的話呀!

還是迎春的奶媽犯事,她的兒媳婦來吵鬧,迎春不管她們,自己拿了一本《太上感應篇》來看。這本書,就是晉代的葛洪託名道家始祖太上老君的名字所做的,意思就是在勸善懲惡,宣揚因果報應。你以為迎春就是隨便找一本書來掩飾自己壓服不了眾人的無奈嗎?其實倒不如說,迎春的價值觀就不是這樣的!她覺得這些人很無聊,根本不屑於為這些人調停,也不屑於聽她們的爭論(參見原文「似有不聞之狀),她自己還是相信善惡有報的。

即使探春和平兒想為她撐腰,迎春也只說:「他們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討情,我也不去苛責就是了。至於私自拿去的東西,送來我收下;不送來,我也不要了。太太們要來問,可以隱瞞遮飾的過去,是他的造化;要瞞不住,我也沒法兒……」迎春的這番話,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她並不會因為沒有累金鳳,就會怪別人,只不過是看這些人的緣分和造化如何了。黛玉說「虎狼屯於階陛尚談因果」、王熙鳳說「二姑娘不中用」,這樣的評價都是從管理下人、管理家族事務的角度出發的,如果是僅僅作為個體的價值追求,並不在乎俗常事務,而在於心靈的修鍊和自我提升,那麼這樣的思想,又有什麼不可以呢?這便叫做「世外高人」。

可惜呀!迎春具有這樣精湛的獨門技藝,具有這樣超凡脫俗的思想,但是她自己無法選擇所處的環境,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最後被自己的親生父親,以5000兩銀子的價格,作為抵債資產,賣給了中山狼孫紹祖,僅僅一年多的功夫,金玉般的美人就被孫紹祖折磨死了。

現代社會給每個人的發展都提供了舞台和機遇。作為父母,要善於挖掘孩子的潛質,了解孩子的特長,積極為他營造展示才華、做長長板的機會!有道是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許在眾多標準化評價指標中,這個人一無是處,但是,在某些方面是有特長的。

試想一下,如果在《紅樓夢》當中,有著一個下棋比賽的機會,或者是讓迎春能夠在元春省親時,展示一下技藝,也許迎春的自信心會大大提升,也許她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會有所改變,也許她的命運也會有所不同。

再設想一下,迎春的個性本來就比較恬然超脫,在現代的職業選擇上,可能就不適合做管理者,也不適合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專做一種技能型工作,也許她的優勢就會很充分地得以發揮了,這就是職業發展規劃所研究的範疇了。

  

 

  

  


賈迎春是賈赦的女兒,是賈府存在感最低的一個小姐。關於賈迎春,很多讀者對其好受就是兩個字「懦弱」,因為懦弱,賈迎春的項圈被奶媽偷走當錢也無動於衷,丫頭們看不過讓她拿出小姐的款來她也聽而不聞,也因為懦弱,賈迎春最後嫁與中山狼孫紹祖後,一味忍氣吞聲任其欺辱,早早香消玉殞。

那麼,堂堂一個名門望族的小姐,為何如此懦弱?我想有幾個緣故:

首先,迎春所處的生存環境。

雖然是榮國府大老爺的女兒,但迎春生母早逝,賈赦這個父親毫無一點責任心,一味的跟小老婆喝酒,行事全然不被人尊重。莫說迎春,便是賈璉這個兒子賈赦都視若無睹,不理會賈璉的前途,比賈政對兩個兒子的讀書之事敦敦教導,簡直是個假父親。

全書下來,未見賈赦與迎春有過交集,更別說對這個閨女噓寒問暖,有的只是為了五千兩銀子把女兒推進了火坑,嫁給了中山狼。這種缺乏親情,缺乏父母之愛的環境下,使迎春漸漸變成一個膽怯的、自閉的姑娘。

其次,迎春的才情樣貌不夠出色

關於迎春的樣貌,黛玉進府時有過描寫,我們可以知道迎春是個稍微有點豐滿的姑娘,皮膚很好。但是這種樣貌在探春旁邊已被蓋過,更別說後來黛玉、寶釵、王熙鳳等人了。而在才情方面,迎春除了下棋,其他實在能力有限,好比元春出了一首燈謎,眾人一看都猜到了,只有迎春和賈環沒有猜中。賈環當時年幼尚可理解,可是迎春是比探春黛玉等人都大的,所以迎春的靈性一般。

身邊的人個個比自己優秀,詩社中大放異彩,即便自己能下棋,又有幾人肯與自己決戰高下?所以迎春是寂寞的,自卑的。

當然,性格很多程度上都是天生的。從迎春的身形微胖來看,她是喜靜不喜動的,如此便缺乏與人溝通的機會,越發令自己沉悶,自卑到懦弱便在所難免了。


謝邀。

這種女孩兒屬於大多數。

不要看頭條里提到,男女關係.婆媳關係或者像迎春這種女孩「不敢反抗禮教世俗」的時候,一大堆女孩兒在嚷嚷著「換成我如何長短」的。

算了吧!真換成你,你還不如她呢!別拿自己想當然的幻想去為自己撐腰了!

賈迎春本是妾生。妾在封建社會大家族中地位很低,也意味著她的母親出身便是寒微。

何況,母親早亡,且父親也不是個在家族中當家的。在重男輕女,重視門第關係背景的大家族裡面,她原本就沒什麼重要的!

她是小姐,是主子,下人們是不敢太造次。這是尊卑有別的規矩,而非有人真實心實意要幫她,對她好。即使有那麼一兩個丫鬟是忠心耿耿,又能改變什麼?丫鬟啊!在大家族的背景下,丫鬟不過和縱馬碾過的石塊差不多罷了,所不同的是丫鬟屬於私人的能打能罵能賣了!

她又是姐姐,從小被套了一個給弟弟妹妹做榜樣的鎖。

這種情況下,她不安安靜靜少惹是非,她能做什麼?她敢做什麼?

司棋求她,不是她不想留,是她無能為力。

司棋只是因為什麼離開?只是箱子里搜了幾件東西的事情?

賈迎春老實但是不傻啊!

何況,讓她去求誰?她能去求誰?怎麼求?即便求了讓司棋留下,以後得罪人,也因為「品行不端」要被質疑,她怎麼再嫁?

何況,她是主子,為丫鬟求情?又置她的身份地位如何?

至於她婚後為什麼不幸?那是賈府破敗,她在夫家眼裡,無非是多花錢買回來的丫鬟罷了。丫鬟是和路過碾過的石子,沒有多少地位區別的!自然被打被罵被凌辱。

為她不幸嘆息,卻沒人能改變什麼。把頭條一干大小姐們送去紅樓夢裡面,怕是都活不過第一集啊!


《紅樓夢》中的迎春是一個典型的懦弱小姐形象。

一出場,作者就給她做了評判「觀之溫柔可親」。而在下人的眼裡她是「二木頭」戳一針也不知喛呦一聲。首飾攢珠累絲金鳳被奶娘拿走了也不敢要,丫鬟婆子在房裡鬧成一鍋粥也不敢拿出主子的氣勢壓一壓,反而看起《太上感應篇》!性格可謂懦弱到極點!出嫁後,在婆家受到丈夫的百般欺凌,也只是忍氣吞聲,哭哭啼啼,最後命喪黃泉!

迎春懦弱的性格形成的原因可以說是多方面的!

迎春的母親是賈赦的妾,在郉夫人看來比趙姨娘強十倍。而她所謂的強自然是恪守三從四德,循規蹈矩了。從遺傳和教育角度來說,迎春註定是被封建思想束縛了的。

迎春之母死後,其監護人自然是郉夫人了。而郉夫人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文中介紹得很清楚:她稟性愚弱,只知奉承賈赦,家中一應大小事務,俱由賈赦擺布。出入銀錢,一經她手,便剋扣異常,婪取財貨。兒女奴僕,一人不靠,一言不聽,故甚不得人心。像這樣的後媽怎麼可能真心實意教導迎春?每與迎春聊天不是苛責訓斥,就是牢騷滿腹,藉機發泄自己對家裡人的不滿!

迎春的父親賈赦又是一個只知道自己吃喝玩樂的主兒,對兒子賈璉尚且除了打就是罵,何況女兒了!估計平時連面都懶得見吧!最後還把女兒「賣」入孫家,生生把小命送了!

我們再來看看與迎春朝夕相處的丫鬟婆子們。別的且不說,單是奶媽一家就是典型的欺主,拿了迎春的首飾抵押賭博,還威脅迎春。迎春卻一聲不敢吭,還說「她是媽媽,只有她說我的,沒有我說她的」。可謂懦弱至極,同時也可以看出從小就被奶媽欺負慣了!

至於她的親哥哥親嫂子嫂子賈璉和王熙鳳,對她更是「有若無」。用郉夫人的話來說就是「總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對兒赫赫揚揚,璉二爺,鳳奶奶,兩口子遮天蓋日,百事周到,竟通共這一個妹子,全不在意。但凡是我身上掉下來的,又有一話說,——只好憑他們罷了。況且你又不是我養的,你雖不是同他一娘所生,到底是同出一父,也該彼此瞻顧些,也免別人笑話。」聽聽吧,多麼冷酷的繼母,多麼無情的兄嫂!

綜上所述,迎春的懦弱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造就的。


【賈迎春】《紅樓夢》四春之一,《金陵十二釵》正冊排行第六。

賈迎春是賈赦之女,姨娘所生,賈府的二小姐,中山狼孫紹祖的妻子。

她是《紅樓夢》中一個最老實無能、懦弱怕事的貴族小姐,因此,被別人送諢名「二木頭」。

她文化一般,頭腦簡單,做詩猜謎語不極所有的姐妹們,在為人處世上,也只是一味的退讓,周圍的任何人都敢欺侮她。

她對周圍與自己身邊所發生的矛盾和糾紛,都採取閉眼瞎,權當自己沒有聽見,沒有看見,所以也就一概不聞不問,免得給自己添麻煩。

她的攢珠累絲金鳳首飾被別人拿去賭錢,她也不敢追究討要,別人替她撐腰作主,設法要幫助她要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別生事″。

事情鬧起來了,她不敢管,卻拿起一本《太上感應篇》自己在一邊看起來。

在抄檢大觀園時,自己的大丫頭司棋被逐,她雖然感到「這個在自己身邊幾年的丫頭之情難捨難割」,並且掉下了眼淚,但司棋求她去說情,她卻默默的「連一句話也沒有」。

她從小就死了娘,父親賈赦和邢夫人對她平時的一舉一動一點也不去關心和問津,所以對她更是毫不憐惜,賈府衰敗時,賈赦竟然把她當作了債務抵押品,嫁給了被稱為荒淫殘暴、趨炎附勢的中山狼孫紹祖。

可憐,這個賈府的貴族二小姐,被這個中山狼作踐得「一載赴黃梁」。

在大觀園的女兒國中,賈迎春是成為封建社會包辦婚姻的犧牲品的一個典型代表。作者曹雪芹通過賈迎春的不幸人生結局,揭露和控訴了封建社會婚姻制度的罪惡。

【小編:一片紅,歡迎關注我。借悟空問答平台,與你探討、分享《紅樓夢》的故事。】


關於迎春問什麼懦弱,我說說我的看法。

人們都說,性格決定命運,那性格又是怎麼形成的呢?我覺得先天性格是遺傳。探春和迎春都是庶出,在出身上他倆是沒有區別的。甚至在別人看來,迎春的母親比趙姨娘好太多。邢夫人曾數落過迎春「從前來看,你兩個的娘,你娘比如今的趙姨娘好十倍,你也應該比他好才是,」可見迎春母親的好處。可在我看來,也就是迎春娘的好處奠定了迎春性格的雛形。

在那個時代什麼是好女人?是三從四德,是泯滅個性,是忍讓寬容。而迎春母親就是這樣的。反觀探春的母親趙姨娘,那就是渾不吝那!不甘屈居人下,勇往直前,處處刷存在感。給錢少了她鬧,兒子受欺負了她鬧,時時在為自己爭取。這就是探春性格遺傳的來源。潑辣,果敢。

所以出生時就已經決定了性格,就像樹木長出了主幹,後天環境就是不段的給樹造型。很不幸,能把迎春往好處定型的他的母親又早早的走了,而賈母也沒有給予她很好的關愛,所以在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下,自身素質的制約下(她不如釵黛探聰明),再加上天生的平和的性格,使她越來越懦弱,自卑,還有不和時宜的寬容。

性格又決定了命運。這樣一個女孩子連自己的下人都管束不了,更何況凶如餓狼的孫紹祖,等待他的只有被吞噬的命運了。


與幾個方面有關:首先是其母,雖其母亡。但由母度其女,邢夫人對探春曾說過,當日你母何止勝趙姨娘十倍,只有你勝探春的份,探春不及你。事實探春掐尖。勝趙姨娘十倍的迎春母首先必知禮,有德,遵三從四德的女性,禮讓,寬容,不計較,行事大方,言語有度,舉止有措,利落,幹練,不欺負人但也當仁不讓。與趙姨娘完全相反的性格,天上地下之差。倒像是探春的性格。教育女兒難免知禮,只是早逝,完不成對女兒教養。樹立人生應對能力。越隨母親,越不可能做非禮之事。

沒有母愛,也缺失父愛。文中沒有一處賈赦有對女兒關愛之處。只忙於他自己的事。且做事不讓人佩服。女兒難免遭嫌。嫌烏及屋。喪失父母愛的孤僻,雖有父猶如孤兒。

賈璉王熙鳳也不照顧,父兄作為親人沒有一點關心,缺少主心骨,不自信,自卑,沒有撐腰的,硬實不起來。

賈母照顧有限,賈母對賈赦的不喜,對她的喜歡也有限。去大觀園幾個姑娘的屋,從未去迎春那裡。任何愛抵不上父母之愛。沒有父母關愛的孩子像棵草,無人問津。啥事無人管,好事輪不到,壞事怕擔承。自顧不暇。心裡早已軟弱下去,體現在外在上,不惹事,怕事。做好無人贊,做壞有人尋。邢夫人因為她奶媽出事找她訓她。從小到大那也不是一遭了。

看《太上感應篇》以求解脫內心的煩惱與無力。


謝邀回答問題。關於二小姐迎春性格上的懦弱,微渺先生的回答很令人佩服,不但對《紅樓夢》琢磨的很細緻,而且見解獨到,也令我有些汗顏。

本不想妄發議淪,怎奈邀答之情難卻,就簡單說上幾句吧。

俗話說:「百人百性。"看來此話不假。迎春身為賈府的二小姐,與探春同為庶出,在性格上卻截然相反,探春做事精明又是直言快語,而迎春整天少言寡語,遇事又不吭不哈的,生怕得罪了誰。確實性格上顯得有些「木",讓我理解是有些「木納"。就連賈府中的下人、小廝們也背地裡叫她「二木頭"。

一個人的性格養成與生長環境有直接關係,與探春同樣的出身和環境,為什麼兩人的性格的差異如此之大呢?

首先從迎春接受啟蒙教育的原點去找,既是她的那個乳母,也是偷東西賭錢的那位。當偷竅事發後,王夫人詢問迎春:為什麼不管好下人時,迎春低頭半天不語,無奈了才說:她是媽媽,從小只有她說我的份兒,哪能有我說她的道理……

這句話可是關鍵喲。由此可見此奶媽為人做事行為刻薄,從小對迎春申斥有加,因此使迎春幼小的心靈蒙上了陰影,處處要小心毅毅,唯恐受到乳母的訓斥。令人可悲的是被一個不合格的乳母帶大,從小使她的心靈受到了傷害,久而久之也促成了迎春性格上的懦弱。

也許其它原因還有很多,以上只是我的一點兒拙見,如有不妥,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感謝您的閱讀。


迎春是賈赦的妾室所生的女兒,庶出且本身不受父親待見,這是主要原因。但是同為庶出的探春,卻和她完全不一樣。都是在賈母身邊長大了,性格卻造就了這兩個女孩子截然不同的命運。

抄檢大觀園那一次,探春敢動手打人,敢護著自己身邊的的丫鬟;迎春卻悶聲不說話,見她睡了,根本都懶得通知她,直接就進丫鬟的房間里了。這就是最大的區別。迎春被稱為「二木頭」,不是沒有緣由的。生性膽小怕事,遇到問題只管退縮,不想著去解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