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板書很管用。雖然也容易遭遇喫書啃書的行為。總的來說好一些。還有一種情況。書籍內容沒有吸引小寶寶,與其看書不如喫來的愉快。所以選擇孩子喜歡的內容也很重要。


寶寶愛撕書,表明寶寶大腦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會撕書的寶寶也會翻書,這需要雙手協調完成,同時大腦會發出信號,寶寶對於撕紙撕書時的那種用力的感覺非常喜歡,所以會高興地一遍又一遍撕來撕去,樂此不疲.。這也是寶寶的動手能力和視覺能力協調地發展的表現。當寶寶動手能力和視覺能力發育到新階段的時候,TA對於書本或者可以用手把玩的東西非常感興趣,而且一旦成功完成撕書撕紙的動作,寶寶會非常有成就感,這就是為什麼爸媽叫停,寶寶根本不理會,反而越來越高興地原因。

很多媽媽說,鼓勵寶寶撕紙,那得多心疼錢啊,而且好好的書本,撕完了就成廢紙了,不划算。這根本不是難題,給寶寶撕舊雜誌,舊報紙,各種包裝紙,反正都是廢紙,何不用寶寶撕書的過程中,也是早讀啟蒙的最佳時期,媽媽可以在寶寶撕書的階段,買一些撕不爛的布書或者紙書,給寶寶講故事,成功渡過撕書期。來廢物利用呢。不過,撕完要及時給寶寶洗手,還有注意撕的過程中,不要讓寶寶把紙喫進嘴裡。


對於頑皮的孩子動用點武力讓他記住也不是不可以的


根據研究發現,寶寶在出生到3歲的時候,是發展觸覺、大腦前庭運動覺和感覺發育的黃金時期,而6個月以上的寶寶,手眼動作逐漸協調、已懂得用手抓取物品,且可將拇指與其他四指相對。

那為什麼寶寶會喜歡撕紙呢?其實多數的寶寶多想透過自己手腳的能力來接觸世界,滿足自己對新世界好奇心,因此,當寶寶發現可以透過手來改變紙張的型態且可發出聲音,自然地覺得好奇心被滿足而感到欣喜。

咋們專家還建議,父母不應該制止孩子撕紙,反而應該準備更多不同材質、硬度的紙張,不但可增加觸覺敏感度,還可讓孩子練習手指的協調能力與手指關節的靈活度,甚至等到寶寶大一點時,還可引導寶寶撕出不同形狀,有助於開發想像力。

專家進一步解釋,寶寶撕紙是極為精細的動作,反映了寶寶的能力發展表現。不只是撕紙,象是雙手可互相傳遞物品、單手抓握玩具、食指與拇指可捏起小東西等,都是寶寶精細動作的進步,反映了寶寶大腦功能正在進步。

但是在給予寶寶鍛煉及玩樂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健康。專家認為,家長應避免給孩子含有油墨印刷的紙張,因油墨中含有鉛,若是寶寶喫手時,不小心吞下肚,對腦部發育有負面影響。

家長應在適當的空間與條件下,允許寶寶去接觸安全的物品,才能讓寶寶快樂又自由的發展。


如果是小寶寶,就找些無用的乾淨的書讓他隨意翻隨便撕好了,也可以引進兩本撕不爛扯不爛的布書。翻書和撕書是可以鍛煉精細運動。

2周歲以下可以盡量選購紙板書類。

一般2周歲以上都能聽懂話了,多講幾次,告訴他原因。


你可以找一堆不用的紙,規定寶寶要把這些全部撕完,當寶寶撕累了,就不會太想撕書了。


貌似小孩子都會有這種行為 我記得我上小學時候就愛撕書 後來自然就好了 也許是發育期好奇心吧 不用擔心順其自然


給他找一個替代品,讓你感覺不像書那麼神聖的,又能讓他過癮的,又好打理的東西。

或者誘導他學著做一些手工類


我們這邊也有寶寶愛撕紙,建議呢,如果寶寶是大寶寶,可以和寶寶交流交流,找一下寶寶想這麼做的原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