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多家媒體披露了由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下簡稱《175號文》)。

在遠望看來,《175號文》貌似一顆深水炸彈,實則……且看下文分析。

1 P2P能活,頭部制勝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清退中小型和問題P2P平臺。

有些投資人有疑問,「P2P還能不能繼續投,會不會全部清退了」。不少投資人也因此徹底退出P2P,轉向銀行理財、基金和保險等。

這次的175號文明確了,P2P可以長期存在,但只有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才能生存,而剩下的機構將會被清退。

什麼叫做嚴格合規,文中沒有說明,但我們可以分開來看。

個人認為,合規指的是正常運營的平臺。嚴格的含義就豐富了。

前一段時間,遠望把一些平臺扒開來看,大家都說,沒必要,要提倡行業正能量,要這麼看很多平臺都沒法投。

隨著《175號文》被正式公開,各位應該恍然大悟,為什麼遠望要以那麼嚴苛地標準去分析平臺。

2 關於平臺的分類

《175號文》對平臺的分類比較到位,具體參考下圖。

(《175號文》對平颱風險的分類)

總體來看,與之前坊間的傳聞基本一致——

已出現問題,不管有無立案的平臺必然清退;

殭屍類(新業務量為0)、小平臺基本會被清退;

出現較高風險的大平臺爭取無風險退出;

正常大平臺,繼續整改,部分引導轉型為網貸小貸公司、助貸機構。

3 關於小平臺的退出

(1)小平臺沒出現問題,是不是一定要退?一定!

現在行業裏還是有很多正常運營且有成交量的小平臺。這些平臺肯定會接到有關方面的通知,要求限期退出。

如果不願主動退出,將會通過檢查找問題。如果發現問題,就交往公安等部門進行處置。

大家要學會中國式的文件研究。在小平臺指引裏,用的措辭是最嚴厲的:「堅決推動市場出清」。可以想像,這種檢查必然會很嚴格。

退一萬步講,即使沒有找到任何問題,在雙降等一系列要求下,小平臺盈利能力會非常弱甚至虧損。

何況這份文件已曝光,小平臺自知備案遙遙無期。對於平臺老闆來講,已經沒有任何做下去的意義。

所以,對於小平臺來說,只有退出這一條路。

(2)體量多大會被認定為小平臺?

從之前各地的清退工作來看,待收在2億以下100%是小平臺。而從這份文件的嚴厲程度上來講,小平臺的範圍肯定不止這個數。

具體數目遠望也不敢隨意猜測,原因見下文。

為保險起見,個人建議投資待收20億以上的平臺。

(3)有些投資人還在小平臺的車上,擔心平臺清退過程中發生較大的損失。

個人認為,不要太擔心。這些小平臺既然能活下來,基本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有些小平臺背景強硬。這裡說的不僅僅是開鑫貸這類眾所周知的強勢小平臺。還有一些小平臺依附一些地方金融集團、持牌金融機構,若要退出壓力不大。

還有一些小平臺,網貸只是它眾多業務的一小部分。它可能還做導流、保理、保險、催收和文化公司等等。所以,在有一定的現金流和辦公場所保障下,實現無風險退出是有較大可能的。

4 關於高風險平臺退出

(1)什麼樣的平臺算高風險平臺?

這次監管給了行業一個明確的定義。

存在自融、假標,或者資金流向不明的;項目逾期金額佔比超過10%的負面輿情和信訪較多;拒絕、怠於配合整治要求的;合規檢查發現存在「一票否決」事項的。

之前遠望分析過不少頭部上市平臺的財報。各位可以發現,頭部平臺的逾期率上限基本也就在10%左右

所以,《175號文》把高風險平臺的界限設定在10%,是有一定道理的。

當然,由於頭部平臺保障措施充足,有逾期但能實現代償。而高風險平臺逾期後就無力迴天了。

以下為互金協會披露的金額逾期率超10%的平臺。

(逾期率超10%的平臺)

還有一些長期債轉不出來或展期的平臺,基本可歸為「負面輿情和信訪較多」,被清退的可能性也很大。

5 對yu情的監控

這一塊看似針對媒體,實則和很多投資人有關。由於比較敏感,我們一帶而過。

(1)已立案平臺

針對一些已經立案的平臺,自媒體,尤其是由出借人建立的自媒體,會比較關注案情。

這方面的yu情,會被重點監控。

(2)高風險平臺

針對一些高風險平臺,一些原生態自媒體會發表一些不當言論。

《175號文》也要求做好監測,避免這些媒體發布不實言論,引發公眾恐慌情緒。

總而言之,各位謹言慎行,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基礎上,合法合規合理地維護自身的權益。

6 結 語

雖然今天被《175號文》刷屏了,不少投資人也產生了恐慌。但遠望的心中未起一絲波瀾。

第一,這份文件實際造成的衝擊力並不大。

該文件簽發日期顯示為2018年12月19日。也就是說,該文件早在1個月前就已付諸實施。

所以文件本身不會在未來改變什麼,而是在解釋過去一個月份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

第二,這份文件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比如監管部門的管理思路,未來P2P行業的走勢等。

第三,未知的事物纔是最可怕的。

這份文件因為某種神祕力量而泄露,讓我們知道了監管的底牌。

既然如此,那就可以繼續安心布倉頭部;不用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心驚膽戰地布倉小平臺或輿情複雜的平臺了。

免責聲明:本文援引的數據均來自公開信息,但無法確保其真實性;如發現數據引用錯誤,可在文末留言;涉及平臺的信息均有出處,如有錯漏可點擊菜單欄聯繫溝通,謝絕不溝通即發律師函的無恥行為。文章觀點皆為交流探討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因投資產生任何損失,與本號無關。

作者:遠望君;歡迎關注 公眾號:互金遠望號(Fintechywh)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