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正与李宗仁谒陵。民国37年5月21日,就任正副总统次日,蒋中正和李宗仁到中山陵谒陵,向国父孙中山表达完成行宪的任务。(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民国37年5月30日,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副总统举行就职典礼后,蒋、李二人前往南京中山陵致敬,以展示实现孙中山宪政理想的决心。然而,蒋中正与李宗仁的权力运作很快就出了问题,选举的负面效应悉数暴露。事实上,从民国36年底到民国37年中,国民政府最重要的党政领导人将精力集中在筹办选举上,在战局危急的时候,军事将领由前线赶回南京投票,为了似乎只是各拥其主,相互抨击、宴客送礼,派系之间的恶斗结下了难以化解的心结,为解放军各个击破铺下了政治轨道。

南京总统府正式办公。民国37年5月20日。行宪国大会议后,中华民国法统确立,南京总统府正式开始办公。这栋建筑为原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天王府,经改建为南京政府的总统府。就职大典当天,总统府内新添朱红大柱,天蓝栏杆,宫灯盏盏,灿烂光明。(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更有甚者,第一号人物蒋中正和第二号人物李宗仁之间相互制肘,分裂立刻从上而下,党政军体系陷于半瘫痪的状态,领导阶层的威信丧失,干部无所适从。尽管国大随后通过法律,赋予蒋中正更大的权力,但它解决不了心理层次的问题,国民政府实际上已变成一部四分五裂的政治机器。民国37年7月,中共部队首次攻下大城市济南,开始实行其战略总攻势,这年底到38年初,「三大战役」完成,中共占领东北和华北,军事上取得了绝对优势。

蒋中正夫妇的闲谈。民国37年5月底。蒋中正总统偕夫人宋美龄在官邸中闲谈一景。(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尽管对这次总统选举,中共方面不仅大加抵制,同时还冷嘲热讽,更在国民党的内部斗争中坐收渔翁之利,但在内战走向高峰的阶段,蒋中正总裁仍然坚持行宪,对国民党内部团结是否绝对有利?各方史家均有不同的见解。不过,这已经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人第一次的普选,尤其在战火席卷全国的前夕,行宪的难度和决心实超过外界想像。在国大和正副总统选举的同时,中共则加速内部「清理阶级队伍」,扫除各种异议杂音,打造强大的战争机器,并赢得内战最后的胜利。但历史的评价则需要长时间的检验,在中共建政后陷入长期政治运动,人民一穷二白的惨境中,与中华民国在台湾实行宪政,并循序渐进实现民主化达至人民生活富足与权力更替民主,两者相比,千秋功过,不言而喻。

中华民国总统官印。民国37年5月底。总统之官印,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之后,此总统官印仍然继续使用。(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以总统府的名义下令。民国37年5月底。就任总统之后的蒋中正在总统府办公,并签署命令。(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CC派的挫折。民国37年5月底。就职大典之后,负责国民党中央组织工作的陈立夫透过「中央电台」发表评论。陈立夫与乃兄陈果夫长年主持党务工作,在党内深具实力,被称为CC派,其主要主张为追求改革,并协助蒋中正化解党内外的阻力,由于长期掌控组织系统,在许多选举中运作组织,与国民党其他派系结怨颇深。副总统选举时,陈立夫奉命全力动员支持孙科,选举结果被视为党务系统的一大重挫。(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吴铁成未完成的任务。民国37年5月底。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成在中央电台作关于行宪国大会议的报告。吴铁成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孙过世后,吴铁成坚定地支持蒋中正,1930年代曾任上海市长,对上海黄金发展时期有重要的贡献,他擅长协调折冲的工作,然而在副总统选举中,亦未能化解党内不满人士的集结。(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赋闲中的「东方隆美尔」。民国37年5月底。孙立人将军在南京国防部的办公室内。抗战期间,孙立人在缅甸战役中重击日军,为盟军解危,被誉为「东方的隆美尔」。抗战胜利后,孙立人被任命为东北绥靖副司令兼新一军军长,率美式装备的精锐部队,成功击溃了林彪部队,肃清东北的南部,后因与黄埔系将领不合,遭排斥,被调回南京国防部,代理陆总司令兼陆军训练司令,在派系严重的内斗下,孙立人在战况危急中被迫赋闲在家。(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宋美龄宴请女国代。民国37年5月。宋美龄女士款待来京开会的女性国代代表,笑谈间,宾主尽欢。(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维吾尔女国代。民国37年5月。一位维吾尔族的女国代,将维族的帽子戴在宋美龄女士的头上,引来四周的笑声。(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女国代合影。民国37年5月。头戴维吾尔族帽子的宋美龄与一部份女国代合影。(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大帽子玉照。民国37年5月。在款待女国代的派对上,宋美龄女士戴著洋式的大帽子,显示中国第一夫人的别样风情,尽管拥有总统夫人的正式荣衔,不过国内舆论对于宋家及其姻婚孔家以权贵背景广泛涉入金融与商业经营,抨击日益猛烈。(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全国经济的困境。民国37年5月。上海市警察局就如何打击奸商投机屯积发国难财的恶行,积极研商对策。自民国35年中内战全面爆发以来,因征兵征粮,各地生产均受影响,造成基本物资价格飞涨,人民苦不堪言,不法商人趁机屯积物品,哄抬价格,尤其腐化官僚运用特权,助纣为虐,更是雪上加霜。民国35年湖南爆发骇人饥荒,至民国36年中全国各地均出现「反内战,反饥饿」的学生示威,使得抗战胜利后威望曾达至高锋的国民政府失去人心。(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经济警察搜索商家。民国37年5月。上海市「经济警察」根据举报进入商家检查是否有屯积货物的事实。民国36年政府全年预算中,军费占了52%,财政赤字达二十七万八百余亿元,民国37年的赤字又暴增20倍。政府除了不断向国内外举债之外,只能大量印发钞票,这又造成物价飞涨和币值的暴跌。以上海米价为例,1月每市担为150万元,至8月已达6500万元,上涨43倍之多,财政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上海经济警察。民国37年5月。上海市的「经济警察」进入商家进行检查。(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经济总崩溃的前夕。民国37年6月。为了发动群众举报不法屯积行为,上海市政府成立「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图为该总队的成立大会,尽管上海市长吴国桢加紧追查不法商人,随后蒋经国在上海更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打老虎」,不过政治动员并无法改变经济规律。真正的问题仍在于生产太少,耗费太大,腐化的官员又趁火打劫。民国37年8月,政府又宣布发行20亿金圆券,并强制兑换黄金及其他通货。由于政府并无足够的准备金。对豪门巨富也无强制的能力,同时为了支付军费,金圆券最后竟发行到六十七万九千四百多亿,是原预定计划的三万多倍,等于是滥印钞票,老百姓必须载整捆的金圆券去买一碗饭,经济彻底崩溃了。(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美食餐厅与窗外的庶民。民国37年4月。国民大会开会期间,国大代表们接受政府自助餐款待的情景,餐厅高雅,桌上尽是美食佳肴,比起窗外一般百姓因战火流离失所的惨况,有著天壤之别。这次开会总共花了八千零四十亿,折合此时金价两万两。这还不包括副总统竞选期间,李宗仁、孙科分别包下南京安乐酒家、龙门酒家,只要是带国大徽章的人,从早到晚进入酒家,一律免费招待,即使程潜、于右任、莫德惠、徐溥霖等人虽受限于本身财力,却仍不免要摆席宴客。(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乞童背后的共军砲火。民国37年4月。一名流浪的女童向一名女性国大讨钱。此时华北乡村受战火波及,难民大量涌入京沪杭地区,贫穷、战争、政府腐化形成恶性循环。(图/由徐宗懋图文馆提供)

 

★★★图文版权所有,须经《优传媒》同意才能使用。

作者简介

徐宗懋图文馆负责人徐宗懋先生从事记者二十年,近年极力耕耘世界近代历史影像,推动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研究工作。过去曾在前线采访过以巴冲突、美国轰炸利比亚、萨尔瓦多内战、尼加拉瓜内战等。目前是新世语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出版品以徐宗懋图文馆(台湾)、秦风老照片馆(中国大陆)为品牌。收藏珍贵历史事件老照片,推广老照片为近代历史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倡议新的历史影像革命,坚持借由历史原件的搜集,呈现给读者最高画质的视觉知识飨宴,并透过对历史的敬畏,与品质的追求,加上对工作无限的热爱,以坚定的步伐,在历史图像的出版上,走出一条精彩的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