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爆火的上海乞丐讓一句話傳播很廣:大師在流浪,小丑在大堂,這個「大師」的斤兩我們不去說,但娛樂圈的一些所謂大師們卻並不能擔起這個名頭。這幾天趙立新

事件傳的沸沸揚揚,有人說是這個藝術家早就應該翻車了,趙立新真的是藝術家麼?問過「藝術家」這三個字的意見嗎?

裝大尾巴狼的留洋「藝術家」

入行二十多年,觀眾真正認識趙立新是去年的《聲臨其境》。世人送他「人肉翻譯機「,1968年生人的趙立新在漫長且多樣的留學生涯中get了這個在《聲臨其境》的舞臺上驚艷全場的技能。

趙立新1988年蘇聯解體前夕獲得公派留學身份遠赴莫斯科學習戲劇。在那個年代,公派留學是一件無上光榮的的事情,趙立新作為第一批公費留學的人自然是優秀的。根據當時的規定,公派留學必然有回國服務年限。網上有消息說,在1995年通過婚姻入籍瑞典之前,趙立新一直都滯留莫斯科。成為瑞典人之後,這段婚姻在三年之後宣佈結束。有人對這樣的閃電般的操作有些別的猜測。

在那個時代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海外轉一圈,就渡了一層洋金回來,莫名的優越感無時無刻不在彰顯。趙立新是留洋回國了,國人照著「海歸精英」的標準給夠趙立新榮譽,雖然也沒見過有什麼作品出來,更別說有什麼經典代表了。這就是「藝術家」了?逗我呢?

郭德綱說:三個說相聲的站著罵街,活到最後的就是藝術家。趙立新的「藝術家」難道是照著這個標準評的?

出生於1968年的趙立新今年正好51歲,確實也到了老藝術家的年齡範疇了。實際上趙立新多年來一直靠配角過活,也就近幾年才開始接觸一些大製作,最終在《聲臨其境》節目裏露臉才真正出名。試想,如果真的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娛樂圈怎麼會讓這樣的明珠一直蒙塵呢?張鐵林與趙立新的經歷很像,同樣出國再歸國,張鐵林那種吹鬍子瞪眼永遠一種表情的水平都紅了,趙立新怎麼就不能紅呢?

彼時,從他問出故宮的問題,其真實水平可見一斑。

趙立新本人還主持過一檔探索歷史、揭祕真相的類走近科學節目《檔案》,也不知道那檔節目是怎麼主持下來的。就連三歲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藝術家」都不明白?自己讀書少就算了,還欺負我讀書少嗎?

披著「海歸精英」的皮囊裝大尾巴狼,「狐假虎威」呢?

低調的實力派說話了嗎?

當然,也不能說海歸回來的就一定不是藝術家,也不都是為了刷層洋漆就回國的,也還是有不少有真才實學的。王洛勇就是其中一位,第一個登上百老匯舞臺並且演出歌劇的中國人,王洛勇的登臺不同於趙立新式的在國外劇場掛名、實際卻是向偏遠地區送影下鄉。王洛勇是真正有著五年內完成了兩千多場演出、平均一週八場的戰績。

王洛勇與趙立新不同,王洛勇前期很是艱難,在國外從頭做起,他醉心於手藝的,勤學於本事。在他身上你是真正能看到他已經將自己和他所出演的歌劇內的人物融合到一起了,這樣的氣質不是裝出來的,是紮根在骨子裡的,舉手投足都那麼自然,這是真正的藝術家,把「藝術」當成家,自己去創作時就像回家一樣自然。

當以他擔任主演的海報鋪滿百老匯的時候,他並沒有任何優越感,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說:最難的時候,走在街上,看到國旗就委屈地掉眼淚,難受啊!除了演戲外,王洛勇幾乎沒有太多的消息,這纔是真正的藝術家。

中國人藝有下叫何冰的演員,與趙立新同年,與「藝術家」趙立新不同,相較於鍍洋金歸來的「海外貴族」,何冰就是一個泥腿子。雖然從藝多年卻一直沒有大火過,但拎出他的作品,部部都是經典,《浪漫的事》裏懦弱的小男人、《大宋提刑官》裏的一身正氣,《青春四十》裏的耿直性情……何冰是那種能將自己摔斷了揉碎了又無數次重組起來的演員。但我們從來沒認為何冰是藝術家,沒有華麗的、神祕的海外經歷,離我們太近了,這樣的何冰太平凡了。

當洗盡鉛華,繁華逝去,我認為何冰為成為真正的藝術家。何冰與趙立新不同,卻跟王洛勇很像。現實中,何冰除了作品,我們幾乎看不 見他有什麼新聞,別說負面,連報道都很少。在業務上二人奮鬥過程異曲同工,有自己的實力卻也謙卑有禮,知世故而不世故。

還記得趙立新在《聲臨其境》的舞臺上和在阿雅的採訪中不同於常人的高姿態,沒有藝術家的能力,卻一身藝術家的毛病。雷軍說:只要站在風口,豬都可以飛,趙立新恰好站在了那個風口,他卻硬說自己本來就會飛,還好,只有他自己信。

圖片均來自於網路,侵刪 (原創作者:痞子撓 娛樂磚家的後院 我們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