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天”,不過今年的4月對民進黨來說並不美好。民進黨中執會確定延長初選時間,被猜測是蔡英文“以拖待變”。但是蔡賴兩人個性都很強,前“行政院長”賴清德被稱爲“獨派金孫”,蔡英文是“大小姐”,民進黨內部裂痕恐日趨嚴重。

  以拖待變等待民調翻轉

  民進黨原定初選協調到12日,13日和14日進行電視政見會,15日至17日進行初選民調,最晚24日公告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提名人選,如今確定要打“延長賽”。據臺灣《聯合報》11日報道,民進黨10日宣佈協調小組決議內容稱,爲促進黨內團結,在不停止初選機制、不改變原有流程的原則下,延長協調時間至5月22日“立委”初選作業完成後進行。

  聯合新聞網稱,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爭取連任,卻面臨黨內同志且還是昔日任命的“行政院長”的挑戰,蔡英文相當難堪,因此搬出了“初選必敗論”“牽動國政論”以及“合作大局論”。如今挺英人馬推動延後初選,目的就是要以時間換取空間,以拖待變等待蔡英文民調翻轉,擊敗目前民調領先的賴清德;至於將時間延後至“立委”提名完成後,恐怕也有壓制黨內人士選邊站的用意。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稱,民進黨延後初選,信用已經破產,這也代表蔡英文豁出去了,非要拼到她當候選人不可,“只要權力關係沒變,蔡英文在初選永遠佔上風”。

  賴清德稱“參選到底”

  民進黨的決定引發賴清德和“獨派”的不滿。賴清德通過臉書表示“深感遺憾”,這已是中執會第二次修正、第三次公告,此舉是對民進黨的嚴重傷害,他聲稱“不畏橫逆、不改初衷、參選到底”。針對日前有消息稱“若蔡英文無法代表民進黨出征2020,可能改用無黨籍參選”,賴清德意有所指地稱,“如果蔡英文贏,我全力支持,自然而然不會有脫黨競選的問題”。蔡英文隨後在臉書迴應稱,這是一場“捍衛執政價值的選擇”,而不是“自我否定執政”的選擇,初選目標不是誰的輸贏,而是打贏“大選”、繼續執政。

  支持賴清德的“獨派”大佬吳澧培痛批,民進黨難道一定要延到蔡英文出線不可?如果不行再來徵召?“那乾脆宣佈戒嚴,這樣就永遠沒人跟她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了”。“臺灣社社長”張葉森稱,這對賴是不公平的。陳水扁11日用“歹戲拖棚”(指難看的戲碼不斷拖延時間而遲遲無法落幕)形容民進黨的決定,稱原本百米的比賽跑了一半,中途改爲要跑400米,但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英系人馬則辯解稱,外界或許會認爲是蔡英文在“以拖待變”,但誰說延長一定對她有利?執政的包袱還是她在扛,且從現在延到5月下旬仍有很多變數,不能以此論斷對誰有利或對誰不利。“立委”許智傑則表示不贊成延後,但木已成舟,如何走完民主程序、跟基層交代是下階段比較重要的事,“延後初選,總比直接徵召要好”。

  “一個玩英,一個耍賴”

  民進黨從草根起家,所謂“程序正義”一向是不可挑戰的“神主牌”之一,因此延長初選讓島內相當震驚。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稱,民進黨連初選都搞得如此醜陋,如果真讓蔡英文代表出線,明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前是否也會想盡理由拖延作亂?新北市議員唐慧琳稱,“口口聲聲說不怯戰,不怯戰就照初選制度走下去啊……這個叫作既要做什麼,又要貞節牌坊”。據中時電子報11日報道,臺北市議員羅智強認爲蔡英文“耍賴”,接着一網民妙回8個字“一個玩英,一個耍賴”,另一網民補上橫批“罪有英德”,成爲一副絕妙對聯。

  聯合新聞網認爲,所謂的延長賽只會讓民進黨繼續撕裂,蔡、賴及民進黨三方皆輸。可以預料接下來蔡英文的攻勢會越來越凌厲,而堅持參選到底的賴清德也將日趨強硬,“初選還沒正式開始,兩邊已殺紅眼,接下來恐怕更刀刀見骨”。《中國時報》稱,延期似乎對賴清德不利,他必須要設法保持聲量與熱度。但對蔡英文來說,延長初選也不見得加分,因爲身爲執政者,拖得越長,若有哪個“地雷”爆發,也可能扣分。《聯合報》11日直言,蔡英文看似主導選舉節奏,但其實已非“臺灣老大”,“她初選時把黨國和自己畫上等號,是否會在大選尾聲再把自己綁上臺灣與人民,重演‘爲大局而延選、停選’的恐嚇牌局,耍賴到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