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春運”日 跑友需求不斷“加碼”

4月15日, 2018北京國際長跑節·北京半程馬拉松在天安門廣場正式起跑。組委會供圖

進入4月,宜人的氣候讓馬拉松賽事迎來熱潮——43場馬拉松,超26萬人一起奔跑,一張密密麻麻標滿4月15日當天路跑賽事名稱的中國地圖在朋友圈裏刷屏,加上親朋好友從各地賽道上曬出的照片,讓今天被跑友稱爲“中國馬拉松‘春運’日”。

據中國田徑協會在今年初發布的《2017中國馬拉松年度工作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各地共舉辦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800人以上規模)1100場;參賽人次近500萬,較2016年增加78%。

用“如火如荼”形容中國馬拉松的熱度恰如其分,但據記者瞭解,“比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的聲音仍在跑友中佔據主流。

2018北京國際長跑節·北京半程馬拉松是今天馬拉松“春運”地圖上的醒目賽事,這項歷史悠久的路跑賽事於今天上午7時在天安門廣場正式起跑,共有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兩萬餘名跑者參與其中。

早上5點多,52歲的張女士就已經在終點奧林匹克公園景觀大道等待參賽者,她所在區域爲有20個、共計300平方米的冰池區,旁邊是1000平方米的補給和拉伸區,300名提供拉伸放鬆服務的運動防護師也已枕戈待旦。

喜愛跑步但沒有能力完成半馬賽事的張女士,首次以志願者身份參與比賽,搭建好簡易的冰池、往水裏放置冰塊、發放腳套、引導完成賽後拉伸的參賽者進行冰敷,這些看似“沒有很高技術含量”的活兒,卻讓這位日常待在辦公室的公務員充滿新鮮感。但她更希望出現在跑道上,“雖然現在路跑賽事很多,但我們這樣初級跑者的選擇性還比較少,多一些家門口的5公里、10公里賽事,我們就不會只能以志願者身份參與其中。”

熟悉的賽道,氣候、成本也不高,這是胡盈盈選擇在家門口參賽的原因,更重要是她希望帶着3歲半的寶寶體驗跑步的快樂,讓父母對運動的熱情能從小就對孩子產生影響,“希望每年都能帶着孩子參加親子跑”。雖然,她很少選擇去外地參賽,但和愛人旅行時,兩人的跑鞋一定會收進行囊,“跑步是相對比較便捷的運動方式,我們會通過跑步去感受一座城市。”因此,就賽事而言,她更看中辦賽的專業性和科學性,“跑友可以順暢完賽,且通過參賽積累賽前科普、賽後恢復等知識,結合比賽實際提升自己科學跑步的能力。”

“在今天男子組的爭奪中,李春暉以1小時06分02秒的成績奪冠,成績亮眼。”在北京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主任邵曉軍看來,很多資深跑者真正在意的不是賽事的補給、裝備、獎品,而是能否在科學參賽的同時又能在賽道上突破自己、創造好成績。

從1956年舉辦的“北京市勝利杯環城賽跑”到如今升級爲半馬,邵曉軍表示,這項由北京市體育局和中國田徑協會主辦、北京市競賽管理中心承辦的賽事,不設獎金、不邀請高水平外籍選手,爲的是給廣大羣衆提供一個專業科學的賽道,而其高質量的賽事運營和服務贏也獲得了“2017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的稱號。

品牌效應,正是資深跑者賈振喜挑選馬拉松賽事的關鍵。跑齡超過20年的他,在2009年首次參加了北京馬拉松,一路見證了馬拉松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全民狂歡,也見證了路跑賽事逐步規範,“原來有的比賽,領存衣包得兩個半小時,幾乎有發生踩踏的危險,現在感受比較順暢,而賽後的拉伸、冰敷等服務,也是近幾年大家互相借鑑的結果,已經很常見了。”

全馬跑者賈振喜首選武漢馬拉松,可惜他再次沒能中籤。儘管,國內馬拉松的辦賽水平已總體提升,但賈振喜也表示,知名賽事仍對跑者有更大吸引力,“可惜中籤難的問題非常突出。”

在有3年馬拉松跑齡的葉新樂看來,隨着賽事更加規範且形成差異化,跑友意識逐漸轉變,參賽者在知名賽事上“扎堆兒”的現象也許會有改善,“就像原來很多比賽把央視直播和名字裏的‘國際’看作標配一樣,但這對跑者的選擇並無指導意義,跑者選擇參加哪一場比賽,主要是根據賽事的口碑和其他跑者的經驗分析,一票難求的現象明顯,只能說明賽事數量是很多,但優質賽事仍很少。”

隨着跑友意識不斷成熟、年齡不斷年輕化,“優質賽事”又將面臨新的定義。今天是葉新樂第二次參加武漢馬拉松,他注意到,和3年前首次參賽時相比,後半程走的人少了、完賽後神色坦然的人多了,“原來大家訓練比較業餘,現在不少人都有系統備戰。”相應的,賽道上搶補給、到黃鶴樓忽然停下拍照等現象也逐漸消失,“現在大家去拿水都會打個手勢或者提前移到旁邊,很少有人急停急進,影響後面的人。”這種跑步禮儀進步,勢必對賽事的專業性提出更高要求。

同時,葉新樂發現,這次的參賽手冊上寫入了志願者的名字,“大部分都是當地大學生”,而賽道上,不僅出現了很多年輕跑者,還出現了大學生記者的身影,“證明馬拉松已經開始走進了校園,如果未來年輕人成爲參賽的重要羣體,那什麼樣的比賽才能吸引他們,又將成爲新的挑戰。”

本報北京4月15日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