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下午看了《十二夜》,覺得蠻難過的 :(

紀錄片中很清楚地敘述了這些被捉進收容所的狗兒命運,有些是被清潔隊員發現的、有些是被主人棄養收容單位到府接收的。

看這種令人傷心的片子時也會在心中說服自己:「反正我們也天天在宰殺小豬小牛小羊小雞、特別幫狗說話好像不太公平」,或是「世界上受苦受難的人也很多,也許這本是生命的常態吧!」

我沒養過毛寵物、也不知道牠們懂多少人類間的眼神動作,但是看著牠們的雙眼,我知道那是條小生命。

看完我覺得政府應該訂立更加嚴格的法規、規範飼主,寵物不像一般的商品(其實我覺得應該不準開寵物店,大家都用領養的方式收養寵物;畢竟也沒在賣小孩,但也許此舉會引起很大的反彈)怎麼可以這樣隨便買買隨便養養再隨便丟丟啊?養小孩也不可以棄養啊...

其實收容所也很無奈吧,每天面對這麼多無辜的雙眼,心有餘力而不足,要麻痺自己的感覺每週每週地幫狗狗施打安樂死藥劑... 收容所一定經費也不足,沒辦法幫狗兒爭取到更好的環境,政府也不大可能增加預算,臺灣現在越來越窮,民眾一定會說人都喫不飽還幫狗加薪,或是覺得根本也沒必要。

我在德國的時候是有跟我說很難養寵物,因為要申請什麼什麼的,可能寵物來源也管的很嚴格,她自己的貓是人家生出來的小貓給她的。我也聽過有德國人家專程從臺灣領養狗狗去德國。我當時看完十二夜有想過:如果臺灣的動物環境無法改善,也可以專辦臺德寵物引渡agency哩,感覺可以幫很多家庭找到新成員。

問題如果不被重視就很難解決。因為臺灣很小,用民意影響政府是很有效果的,尤其現在要換新政府新國會;當一個問題被眾人所重視,這個問題就會變的重要、並且亟需被解決。自己先前不是很關心小動物也不是很在意,但是看完《十二夜》後變的很難忽視這些小狗們的生命權益,儘管沒有具體行動,我會開始注意相關的消息,或是跟身邊的人分享資訊。

我知道「以結紮取代撲殺」的口號,並且鼓勵民眾幫狗植入晶片;我不管這個世界上還多少人在挨餓或是遭受戰爭,但臺灣是個和平的島嶼國家,我覺得臺灣的問題都是可解決且可有效率的解決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的一本書叫《白牙》,講一隻狼與狗的混血小狼狗的故事,命運多舛、受過無數的虐待和棄養,最後終於遇到愛牠的主人,故事結束。希望有一天台灣的小動物們都能受到人道的待遇,不要再被丟棄、被關在擁擠堆滿狗糞的小隔間裡、癡癡地等待離開的那天,並且無法對自己的生命出聲默默的被執行死刑。

相關文章